張繪紅
研究表明,就個人的內因而言,一個人的成功20%依賴于智力因素,其余的80%則依賴于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就是情商因素。
理論研究和日常實踐都證明,個人潛能的發揮和運用受情商的影響很大,高情商者比低情商者更容易發揮潛能和取得事業的成功。據此認為,情商開發是搞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運用情感教育來教導學生。
一、讓學生產生“興趣”情感
多數教育家認為:情感是開發一個人智力的催化劑。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生產生“興趣”情感。任何一種興趣都是對這種事物有所認識,或參與了某種活動,體驗到情緒上的愉悅后產生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主要驅動力是興趣,那么怎么引發學生的興趣呢?我總結了幾點:
1.教學過程中穿插學生感興趣的例子
如講解怎樣成功時,舉時下非常受關注的馬云成功的例子,學生樂聽、樂學。
2.運用形體語言
教育工作者通過自己的身體動作,言語聲調等吸引學生的注意。
3.運用多媒體教學
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課件等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
4.給學生自己表現的機會
5.開展小型競賽
6.在實踐中學習知識
比如讓學生親自養一盆植物,通過照料植物寫觀察日記,體驗種植的艱辛。
二、讓學生學會關愛
教學成功與否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真摯深情的愛生之情。沒有它,情感教育只是一句空話。對學生,教師不能懷有厭惡的情感。尤其是對后進生,更應該積極引導、鼓勵,使其向好的方向轉化,要經常鼓勵學生“你是好樣的”“我相信你會成功的”。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情感升騰與沖動,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教師對本身職業的熱愛,對工作的無私奉獻精神,能有效地改善師生關系,使其形成“愛生—尊師”的有效循環。
三、民主與尊重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班干部實行競選,會讓學生意識到,原來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競爭,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班干部的去留。教師要懂得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保全學生的自尊心。
“尊人者,人自尊?!币胱寗e人尊重自己,就要首先去尊重別人,尊重能換來尊重,關愛能換來關愛。
情感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誨人不倦,深入了解,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奉獻我們的愛心。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