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蘭
一、問題的提出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布魯納提出:“我們教某人學習一門學科,決不是要將結果記在心中,而是幫助他參加到形成知識的過程中去。”電腦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與各個學科都有聯系。因此,教學生學電腦,培養的是其駕馭電腦的能力,而不應是一種或幾種具體的操作。
在教學過程啟用“自主嘗試”教學法,可以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動手嘗試、去探索,在體驗成功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理論思考
1.概念界定
嘗試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這種嘗試教學活動具有三個特點:(1)通過學生嘗試活動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標,嘗試目標非常明確;(2)學生嘗試活動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它是一種有指導的嘗試;(3)嘗試形式主要是解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所提出的嘗試問題,學生解決嘗試問題的過程也是一種探索活動、一種創新活動。
2.研究目標
基于數字化環境,自主嘗試教學充分關注教學過程的本質,注重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中立足學生本位,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為教學的出發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按照網絡上布置的任務進行自主嘗試,通過探索去“發現”新知,并建立相應的結構,通過網絡提交作業,并接受同伴的評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形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范式結構
數字化環境下信息技術課堂中自主嘗試教學范式的基本結構如下圖:
[數字化環境] [教 師] [學習程序] [學 生] [創設情境] [出示嘗試] [指導自學] [協調促進] [精講釋疑] [課堂作業] [引導總結] [創景設疑] [研讀任務] [自主探究] [小組討論] [共性問題] [研討交流] [總結延伸] [激發興趣] [嘗試練習] [自學步驟] [相互促進] [教師講解] [整體回顧] [二次嘗試]
該范式具體細分為七個教學環節,其中第三至第六個環節為核心環節,它可以根據重要問題的數量和解決辦法選擇再循環,第四個環節則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是否采用小組協作學習。
四、操作程序
1.創景設疑,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的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融合在一起,形成圖文并茂、音像結合的多媒體情境。這種情境能引起學生的多感觀參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愿望,而不是被動接受信息,使學生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構建者。
2.出示嘗試,任務驅動
在該教學范式下,教師出示的嘗試題目可以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所學習的新內容,以及要實現的各項操作,既是學習新知的切入點,又是檢驗知識掌握度的標準。出示嘗試題目,可以事先由老師設計好存放于學習資源教學網頁,讓學生自己自行打開進行思考,不斷地進行嘗試,從而達到知識掌握的目的。
3.自主探究,文件幫助
在嘗試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文件幫助完成教學。由于學生操作水平的差異性較大,對于自主探究過程中遇到的阻礙,教師事先做好幫助文件,如,書本、操作步驟的提示,或是操作的演示視頻,讓學生自由地選擇,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引導學生掌握解決策略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4.小組協作,相互促進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類具體的細節問題,而教師的指導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小組協作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補充。一方面,可以讓兩兩相近的二至三人組成固定的學習小組,發揮物理空間距離短的優勢,相互幫助;另一方面,可以發揮網絡通信技術的優勢,協作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解決問題的質量。教師則提供良好的協作學習環境,并適時參與交流,及時進行學習調控和指導。
5.共性問題,精講釋疑
教師根據學生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講解時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內容要精,要有針對性,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教師設計的問題開展。(2)方式要精,要有啟發性。要克服滿堂灌、滿堂問,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3)訓練要精,講評時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難點上,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二次嘗試,體驗成功
在大多數學生基本完成教學任務時,從學生的制作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學生自己介紹、演示,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發表意見、看法,實現相互交流、學習的目的。以這種方式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給學生以成功的機會,使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7.總結延伸,整體回顧
這一環節是學生對整個操作過程的再一次回顧。通過設置各個任務,進行先導后學、先練后講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的狀態,思維也非常活躍,在小組的討論和老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一次又一次地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自信。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也會更加積極地去嘗試和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
數字化環境下信息技術課堂中自主嘗試教學范式的實際應用,促使學生自主嘗試,在嘗試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的自主嘗試為主線展開。同時,在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每個小組、每個學生中間,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實施嘗試教學法,這不僅是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學生發展的需要。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