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玉
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任何一所學校,任何一個教師群體中,教師的個體水平都存在著客觀的差異。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們不僅要充分了解教師的特點,尊重教師差異,而且要針對教師個體的專長,進行合理的定位,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特長,人盡其才。本文主要從學校管理的角度,談一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辦法。
一、關注教師職業境界
教師職業境界的提升對于學校的管理工作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一方面,應多關注教師的具體工作。學校應該定期開設公開課,并認真聽教師的教學過程,選取典型案例,進行必要的評價和修改。也可以選擇每年或者每學期為一個周期,進行教師教學的年度總結。學校有效的介入,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關注,這種關注,不僅能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還能誘發學生的進取心。另一方面,應多滿足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對教師僅僅給予工作上的關注是不夠的,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給予相應的支持和幫助。如經常組織教師外出進修,提高教學能力;幫助教師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教學工作的研究中去;對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新想法和新做法,要給予鼓勵和支持,當好領導者的角色……學校的“支持和呵護”是提升教師職業境界的重要因素。
此外,除了學校對教師的關懷和支持之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對教師職業境界的提升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的關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樣,學生的尊重和感恩,也能促進教師的教學。因此,學校應通過不同的形式,組織一些能夠激發教師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活動,激發教師“做一個好老師”,從而促進學生專業上的成長。
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除了情感上的投入之外,還應制定相關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來督促教師認真地做好工作,這既具有強制性,又對教師起到了引導性的作用。
教師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其一,教師可以在每年或每學期內完成一個和自己的教學專業和工作相關的課題研究;
其二,教師可以以一個課時或者一周為周期,定期撰寫教學反思,對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和效果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和展望;
其三,教師可以至少每學期開展一次大型的公開課,教師自己提供教學設計并邀請相關科目的其他教師和自己研討教學方法,給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再進行公開試教,領導聽課,最后進行集體評議,并加以修改和完善。
三、提高教師成就意識
要想提高教師的成就意識,學校就必須要給教師搭建一個與其他教師交流、展示自己教學、研究成果的平臺,讓他們通過個人的收獲和體驗來提升自身的職業成就意識。
如,我們學校就開設了“教壇新秀”的主題論壇,在論壇上,教師一方面可以圍繞自己日常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統一的探討、思考和研究,尋求解決的辦法;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在論壇上開展一些課題研究成果或是個人教學風格的展示,用以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和借鑒;另外,還可以將一些成功的教學案例或是名師講堂發放在論壇中,供教師們學習和借鑒。在這個論壇中,教師們各抒己見,提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在互動交流中,不斷增強教師的自信心和教學水平,提高成就意識。
總之,在小學學校的管理過程中,不存在“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有“微乎其微”的小事,然而教育雖無大事,但卻處處都是楷模?!皳P人之長,念人之功”,在學校管理之中,只有想教師所想,急教師所急,從生活和工作的細微處著手,將關愛人、尊重人、幫助人的精神滲透到教學管理的各個層面上來,才能使我們的學校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