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勇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下,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發展水平而制定的。在教學中,一節充滿活力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培養其各方面的能力,較好地落實目標,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來給幼兒創設充滿活力的教學活動。
一、直觀更直接
面對年齡比較小的幼兒來說,直觀的教學活動更能讓幼兒接受所學的新知識,比如,在教學“玩冰”這一課時,如果讓幼兒就是憑想象直接談對冰的感受,幼兒無法準確地描繪出來,那我就提前給幼兒準備了許多冰。幼兒通過直接的觸摸、肉眼的觀察,最直觀地感受到了冰的涼和滑,再讓幼兒說感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眼見為實總是通過感官獲取各種信息來感知世界的存在的,所以說視覺、觸覺在學習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直觀的看與摸的過程中,能極大地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在教師的有效點撥下,幼兒能迫切地想參與到活動中。
二、玩中有學,學中有教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抓住孩子們的這一天性,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就要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多種多樣的游戲或比賽,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通過小朋友們互相幫忙、小團體的互相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讓玩不再是單純的玩,學不再是簡單的學。
三、因材施教,情景教學
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小,年齡相差幾個月也會顯示出不同的個性,再因家庭環境的不同、父母性格的不同,更是展現給大家各種脾氣、各種性格的幼兒,那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因不同性格而施展不同的教法,在教學中可以創設不同情景,如講音樂課,我要給幼兒準備不同的樂器,在體育課中我可以讓幼兒扮成各種小動物來參與。幼兒在不同的情境中自然反應也不同。活潑的幼兒會更積極,靦腆的幼兒會更活潑,只要幼兒的思想被調動起來,有了好奇心與參與的想法,充滿活力的課堂不就產生了嗎!
四、相信幼兒,給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自信地參與教學活動
一節充滿活力的教學活動還需要教師給予幼兒充分的信任,讓幼兒自信滿滿地參與教學活動,比如教學《美麗的蝴蝶》這一課,意在讓幼兒觀察美麗的蝴蝶時,知道對稱這個概念,幼兒仔細地觀察后可能會說出:“蝴蝶的翅膀長得一樣……”就是說不出對稱這個概念,那教師就不能因為幼兒說不出而著急,相信每一位幼兒,讓每一位幼兒都說一說觀察的結果,如果真的沒有孩子說出來,那教師也可以直接告訴幼兒,加重語氣地闡述出這個概念,幼兒在自己觀察不出來,突然從老師處獲取到該知識,那印象也是很深刻的,甚至老師可以放心地讓幼兒去折一折蝴蝶的圖片,去感受蝴蝶的兩個翅膀重合在一起,放手讓幼兒去探索,不能怕幼兒找不到結果而不放手讓幼兒去做。幼兒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能會偏離教師的提前構思,但教師也不要擔心,讓幼兒大膽地去做、去想的過程本身就給予了幼兒信任,幼兒擁有了自信,自然就會大膽地參與教學活動,勇于參與也是一種活力。
五、教師自身能力要有一定的高度才能給幼兒一個充滿活力的空間
教師在日常備課中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才能讓幼兒在課堂中有一個開闊的智慧空間,把教學當作藝術,不斷提升自我就是在豐富幼兒的精神大餐。
總之,只有充滿活力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幼兒稚嫩的思緒得到自由的飛翔,才能讓幼兒真正獲取知識,自愿地獲得,快樂地獲得,從啟蒙開始自信滿滿,人生才有美麗的開始。
參考文獻:
邵小佩.幼兒園支架式教學模式探討[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