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皎麗
摘 要:默會知識是由波蘭尼提出來的,存在他的名著《個體知識》中。如今的社會,人們還是以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因此,學校的教育仍然按著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大多數教師追求學生的顯性知識,忽略學生內部的發展和內部知識的積累。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是一種難以把握和表達的知識。但教師不能因為這樣,就對它不重視。教師應該將默會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默會知識;實踐
“默會知識”是波蘭尼在其著作《個體知識》中提出來的。“默會知識”又被稱為內隱的知識,它是與顯性知識相對立的,它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不能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發表自己的建議,只有自己領悟知識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默會知識的本質是一種內在的知識。包括理解力、判斷力和創造力等等。它其實是對顯性知識的一種擴充,它更能顯示出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如今,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大多數語文教師都是以顯性知識的教育為主,難以把握對默會知識的運用。這樣一來,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加強學生的內在把控力——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從而增進學生對默會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學校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評價學生的方式以成績為主
社會上,許多人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這個學生。許多工作的標準也與成績掛鉤等諸如此類的現象。這種社會就導致了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從觀念上灌輸了成績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標準。這樣學生從潛意識中形成了考試的分數更重要的意識,從而只注重自己的顯性知識的提高。
2.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知識的實用性
現在學校的教師只注重成績的提高,這樣一來,語文教師就只注重學生書本知識的培養,讓學生會考試。他們常常忽略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忽視知識的實踐性。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默會知識
1.教師應該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語文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它是沒有標準的。只要你的想法是符合道德觀的,都是合理的。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啟發學生開闊自己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
2.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教師在語文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提出問題,創設問題的情境,然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情境中來,從而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而且學生對這些答案的印象更深刻。而不應該自己告訴學生答案,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語文就是一種美的科目。它含有語言美、意象美以及感情美。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語文中發現美,運用美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而提高自己內在的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許多教育研究者也越來越關心它的運用。將默會知識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地、自覺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尚文,王詩客.語文課是語文實踐活動課[J].課程·教材·教法,2009(04).
[2]劉威.質性語文教學評價淺析[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