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
摘 要:裝船通知是指出口商根據相關國際貿易慣例、合同或是信用證的要求在出口貨物安全裝船后發給進口商的載明出口貨物詳細裝運情況的通知文件。出口商能否正確發送裝船通知直接關乎到進口商能否及時做好付款、接貨準備以及在必要時購買保險等工作,也關乎到其自身能否在貨物安全裝船后及時把風險轉移給進口商并安全收匯等事宜。所以如何正確理解裝船通知的重要作用及要式性要求,正確繕制、發送裝船通知,保證出口貨物風險能及時轉移給進口商并安全收匯值得研究。
關鍵詞:裝船通知;裝運通知;SHIPMENT ADVICE;貿易術語;出口商
裝船通知是外貿出口業務中的一份基本文件,出口商能否正確發送裝船通知直接關乎到進口商能否及時做好付款、接貨準備以及在必要時購買保險等工作,也關乎到其自身能否在貨物安全裝船后及時把風險轉移給進口商并安全收匯等事宜。然而外貿實踐工作中因出口商漏發或是錯發裝船通知被國外進口商索賠或是開證行拒付的案例時有發生,不僅影響其在進口商心目中的專業形象,也給其帶來財務上的損失及安全收匯風險。本文將通過兩則典型案例具體分析裝船的重要作用及要式性要求,同時闡述如何正確繕制并發送裝船通知,以期幫助出口商正確理解并應用裝船通知,保證出口貨物風險能及時轉移給進口商并安全收匯。
一、案例介紹
(一)重慶信五貿易有限公司因未發裝船通知賠償國外進口商案
重慶信五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五公司”)2017年10月15以CFR BUSAN從上海港出口一批罐頭到韓國,貨物體積為20立方米,裝一20英尺集裝箱(有效容積28立方米左右)。由于操作人員工作疏忽,在出口貨物裝船后沒有發送裝船通知給進口商。10月22日,進口商收到貨物后發現由于裝箱時是可前部裝滿而不是可底部裝滿,在集裝箱尾部有空間導致高層的貨物跌落,部分產品發生破損,同時提供了由當地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出具的貨物破損檢驗報告,要求信五公司賠償破損貨物及檢驗費總計3500美元。信五公司辯稱貨物已經安全裝船并且由船公司簽發了清潔已裝船提單,根據《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相關規定,風險已經轉移給了進口商,貨物損壞或滅失應該由進口商自行承擔。但是韓國進口商指出,由于信五公司未發送裝船通知而導致其未能及時購買保險,所以風險不能因貨物已經安全裝船而轉移給進口商,貨物破損給進口商帶來的損失應由出口商也就是信五公司負責賠償。信五公司向相關外貿專家咨詢確認后,了解到CFR貿易術語下如果出口商在貨物裝船后未能發送裝船通知而導致進口商漏保,貨物損壞或滅失的風險就不能因貨物被安全裝船而轉移給進口商,而是仍然要由出口商承擔,所以進口商的索賠是合理的。考慮到后期更多的合作,信五公司最終賠償了韓國進口商3500美元,以彌補其損失。
(二)重慶斯耐特磨料有限公司未按信用證規定發送裝船通知被議付行拒絕議付案
重慶斯耐特磨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耐特公司”)2018年1月以FOB重慶出口一批鋼絲刷到美國,以信用證方式結算。信用證中規定:SHIPMENT ADVICE INDICATING THE NAME OF THE CARRYING VESSEL,ETD AND ETA,NUMBER OF PACKAGES, SHIPPING MARKS,AMOUNT,LETTER OF CREDIT NUMBER MUST BE SENT TO APPLICANT BY FAX WITHIN 2 WORKING DAYS,COPIES OF TRANSMITTED SHIPMENT ADVICE ACCOMPANIED BY FAX TRANSMISSION REPORT MUST ACCOMPANY THE DOCUMENTS.(表明船名、預計裝船日期、預計到達日期、包裝數量、嘜頭、金額、信用證號的裝船通知必須由受益人傳真給開證人,裝船通知傳真副本以及發送傳真的電訊報告必須隨附議付單據提交。)1月23日裝船完畢,1月25日16點斯耐特公司攜帶全套單據到議付行辦理議付,議付行在審單時發現沒有傳真發送報告(代替的是發送裝船通知的已發送郵件打印件),因此拒絕為斯耐特公司辦理議付。后經了解,由于斯耐特公司沒有傳真機,就選擇用電子郵件發送裝船通知給開證申請人(進口商)。了解到原因后議付行工作人員對斯耐特公司不顧信用證具體規定,用電子郵件代替傳真發送裝船通知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告知這樣不符合信用證規定,將有可能被開證行拒付,并現場用銀行的傳真機按照信用證要求,發送了裝船通知并打印了傳真發送報告后對斯耐特公司提交的結匯單據辦理了議付。
二、案例分析
(一)未能正確理解裝船通知的重要作用
在上文中關于裝船通知問題的2個代表性案例中,信五公司因未發送裝船通知而在出口貨物實際發生貨損時被韓國進口商索賠,斯耐特公司因未按照信用證規定方式發送裝船通知并提供傳真報告而被議付行拒絕辦理議付,其根本原因在于出口商未能正確理解裝船通知的重要作用及要式性要求。
裝船通知(Shipping Advice或Advice of Shipment),也叫裝運通知(非水上運輸方式下,如空運、汽運下稱為裝運通知更為恰當),指出口商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合同或是信用證的要求在貨物裝船后發給進口商的載明貨物詳細裝運情況的通知文件,進口商可以據此辦理付款、接貨準備事宜,必要時還可以據此購買國際運輸貨物保險。《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下的11種貿易術語中,在賣方義務中A7款中都規定要“通知進口商”,這里的通知在某種意義上說的就是裝船通知,也就是說只要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或是信用證中表明使用的貿易術語受《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約束,不管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是信用證中對裝船通知是否有明確要求,出口商在貨物裝船后都應該及時發送裝船通知給進口商以便進口商辦理付款、接貨以及必要的時候購買保險事宜。在重慶信五貿易有限公司因未發裝船通知賠償國外進口商案中,由于信五公司沒有及時發出裝船通知導致韓國進口商漏買國際運輸貨物保險,未能將正在進行國際運輸貨物的風險降低到可控范圍之內,信五公司最初辯稱的“貨物已經安全裝船并取得清潔提單,風險轉移給進口商”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所以韓國進口商在貨物實際發生破損時要求信五公司負責賠償是合理的。
(二)未能正確認識裝船通知的要式性要求
裝船通知作為外貿出口業務中的一份基本文件,尤其是信用證結算方式下,在內容、格式及發送方式上都有一定的要式性。出口商不僅要按照相關國際貿易慣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是信用證的具體內容及格式要求繕制裝船通知,還必須按照規定方式傳遞或是發送裝船通知。在重慶斯耐特磨料有限公司未按信用證規定發送裝船通知被議付行拒絕議付案中,議付行最初拒絕為斯耐特公司辦理議付的根本原因在于斯耐特公司沒有按照信用證規定的傳真方式發送裝船通知并提交傳真發送報告。斯耐特公司錯誤地以為只要及時發送裝船通知郵件即可,卻違反了裝船通知的要式性規定。正如議付行所說,萬幸的是斯耐特公司取得裝運單據較早,也及時到議付行辦理議付,使錯誤及時被議付行發現并有效更正,如果再晚一天,斯耐特公司用電子郵件代替傳真發送裝船通知,不能提供傳真發送報告的錯誤將無法彌補,因為信用證規定裝船后2個工作日內發送裝船通知,到26 號就已經超過2個工作日了。不管是發送方式不對還是發送時間超時,開證行都將可能以單證不符為由拒付,給出口貨物安全收匯帶來風險。
三、幾點啟示
(一)充分認識裝船通知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裝船通知不僅可以供進口商做好支付貨款及接貨準備工作,在FOB、CFR、FCA、CPT貿易術語下進口商還要據此購買國際運輸貨物保險以轉移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下貨物損壞或是滅失的風險。在以上4種貿易術語中,CFR和CPT貿易術語下的裝船通知相對而言更為重要,因為FOB、FCA貿易術語下由進口商自行指定國際貨運代理安排貨物運輸,可以在安排運輸的同時就要求國際貨運代理在裝船完畢時直接幫其購買國際運輸貨物保險;而在CFR及CPT貿易術語下,出口貨物運輸完全由出口商安排,如果出口商不發裝船通知給進口商的話,進口商就無法知道準確的貨物裝運相關信息,也無法辦理國際運輸貨物保險。同時,裝船通知還會影響到出口商能否正常收匯,尤其是在以FOB、CFR兩種典型的象征性交貨貿易術語成交并以信用證結算的條件下,如果出口商不能按照要求繕制并發送裝船通知,就有很大可能最終被開證行以單證不符為由拒付,將銀行信用降級為商業信用,給出口商正常收匯帶來隱患;即使是電匯結算方式下,如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對裝船通知有明確要求,而出口商未能按照要求提供裝船通知,進口商也可以拒付還未支付的款項并在發生貨損時要求出口商進行賠償,因為即使是電匯結算,以FOB、CFR成交的合同也同樣屬于象征性交貨,或是稱之為單據買賣,出口商憑單交貨,進口商憑單付款,如果出口商提交的單據不全(沒有裝船通知)進口商就有理由拒付。
(二)正確繕制裝船通知
裝船通知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應該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是信用證上使用的語言繕制,通常為英文。單據名稱為SHIPPING ADVICE或是SHIPMENT ADVICE或是ADVICE OF SHIPMENT,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要嚴格與信用證中的稱呼保持一致。具體包括以下內容:合同號或訂單號碼(S/C NO. OR PO NO.)、信用證號碼(L/C NO.)發票號(INVOICE NO.)、發票金額(INVOICE VALUE)、貨物品名(COMMMODITY NAME)、數量(GUANTITY)、包裝件數(PACKGES NUMBER)、嘜頭(SHIPPING MARKS)、船名(VESSEL NAME)、航次(VOYAGE NO.)、提單號(B/L NO.)、預計離港時間(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預計到港時間(ESTIMAED TIME OF ARRIVAL)等。如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是信用證中有其他要求顯示的內容依次顯示即可。正常來說裝船通知無需蓋章,如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是信用證中要求蓋章,加蓋與商業發票上相同的中英文方形長條章即可。
(三)在規定的時間內發出裝船通知
一般來說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是信用證中對裝船通知發出時間的規定有2種:即WITHIN 3 WORKING DAYS AFTER SHIPMENT(裝船后2個工作日內),或者是WITHIN 72 HOURS AFTER SHIPMENT(裝船后72小時內)。如果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最長時間不應該超過裝船后5個工作日或是120小時。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盡管合同或是信用證中規定裝船后3個工作日或是72小時內,甚至允許在更長的時間內發出裝船通知,但是從外貿實踐來看,裝船通知最好在裝船完成當天發出,尤其是在近洋運輸中。如果是周六或是周日起航的船,裝船通知應提前到本周五發出,避免從本周五到下周一中間的空檔期貨物出險而貨物還未投保的問題發生。實際上正在進行國際運輸的貨物隨時可能發生風險,僅2108年3月馬士基就有2艘集裝箱船著火,沒有人知道船舶著火發生在裝運港或是船舶離港的時候,所以裝船通知應以盡早發出為宜。
(四)以規定的方式發送裝船通知
通常來說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不會對裝船通知的發送方式做出明確規定,出口商可以選擇通過傳真或是電子郵件發送裝船通知給國外進口商。但是信用證中一般會規定以傳真的方式發出,因為傳真發送后能夠打印傳真報告以證明裝船通知在規定的時間內發給了規定的傳真號碼。考慮到現在國內部分出口商已經放棄使用傳真,可以在信用證中規定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裝船通知,并提供已發送郵件的打印件代替傳真發送報告,就是重慶斯耐特磨料有限公司未按信用證規定發送裝船通知被議付行拒絕議付案中的最初做法。需要強調的是如果信用證有明確規定裝船通知的發送方式,必須按照信用證的規定方式發送并提供要求的證明文件,否則就會面臨開證行拒付的可能。
參考文獻:
[1]張素芳.從兩則案例看CFR術語下賣方的通知義務[J].對外經貿實務,2000年第03期.
[2]戴飛.CFR貿易術語下賣方的通知義務[J].對外經貿實務,2003年11期.
[3]錢華生.FOB貿易術語下賣方裝運通知對進口商保險的影響[J].對外經貿實務,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