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璐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很多生物現象都是通過無數實驗才得以解釋,很多的生物理論都是通過實驗的觀察和總結而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教學地位和作用。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實施,高中生物的新課改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舊沒有將最好的理念和教材發揮到極致。
一、生物實驗教學中的不良現狀及其成因分析
1.教學功利性強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都將高考當作生物教學的指揮棒,教師為了高考而教,學生為了高考而學。也正是由于師生對于高考應試的功利心理,導致無論是教師的實驗教學,還是學生的動手實驗,都只是一味追求對于實驗器材名稱、實驗步驟、現象要點和結論的機械記憶,將原本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生物實驗變成僵硬、死板的條條框框。
2.教學創造性弱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材應運而生,為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條件和機會。實驗方面,也有很多實驗被設計成為師生或者學生自主設計和探究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唯教材是從”,雖然課堂秩序井然,但是學生思維得不到啟發,不僅學生學習得不到快樂,而且教師教學也很灰心。
3.客觀條件制約
很多學校由于客觀經濟條件的制約,嚴重缺乏甚至于沒有實驗器材和材料,使實驗開設遇到了很大的障礙。
二、新課改下開展有效生物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
1.提高師生思想認識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目的,它不僅僅只是為了應對考試。在生物實驗過程中,學生小組合作,分工明確,取長補短,親身體驗實驗的過程,享受結果的失敗之苦、成功之樂,不僅對于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進取精神。因此,師生對于生物實驗教學目的和作用的理解,絕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
2.完善實驗教學設施
隨著基礎教育的發展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一方面,學校應盡量爭取教育部門的重視,獲得經費上的支持,購入實驗設備和藥材;另一方面,教師應克服困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有效利用現有實驗設備,做好實驗教學工作。
3.優化實驗教學模式。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克服客觀條件的制約,演示實驗常被用到,雖然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基礎知識,但是學生沒有親身動手實踐,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也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科學素質的培養。因此,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地進行中學生的實驗開發,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學生探究性實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