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前一段時間,網絡流傳萊溫斯基的演講《羞辱的代價》,1998年,這位24歲的白宮實習生與總統克林頓發生的桃色事件轟動全世界。準確來說,這件事并沒有實質性地影響克林頓的仕途與婚姻,希拉里更憑忍辱負重的原配角色獲得了很多的支持。惟有萊溫斯基,失去了所有的尊嚴和名譽。17年的時間,她打過很多工,全都慘淡收場,今年,她站出來,公開譴責網絡欺凌,她說:“很多人都看到我,但很少有人了解我。人們很容易忘記一個女人是多維度的,其實她也有靈魂,也曾是完好無缺的。”
滿滿正能量的演講讓很多人熱淚盈眶,但讓我們拋開情緒,誠實面對,有一個問題是必須回答的。那就是,為什么是現在,是現在她站出來,現在有人請她演講?現在她獲得關注?答案異常簡單,因為今年,希拉里宣布再次參加美國總統的競選,人們將投向她的目光反射到萊溫斯基的身上,才有了讓萊溫斯基訴說衷腸的機會。
希拉里與萊溫斯基,這個傳統的小三與原配的故事,在現代社會居然出現了這樣的牽扯。她們當然不是一榮俱榮一毀俱毀的同盟軍,她們是彼此人生中的那抹不堪的蚊子血。不喜歡,卻不能回避。誰在擴展,血跡就會擴展。得隴望蜀,互相牽絆。如今是希拉里提升了萊溫斯基的行情,誰又說得準,若干年后,成功的萊溫斯基就不會引發下一代人對希拉里的關注?
最近迷上英國歷史劇《狼廳》,常常深更半夜泡在網上查找英國都鐸王朝的歷史,當然重點關注擁有6位妻子的亨利八世的情史。為了與情人安妮結婚,亨利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妻子凱瑟琳離婚,這場官司打了6年,終于迎娶心上人后,卻發現安妮并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有諸多不滿,他卻不敢再休妻,擔心前妻凱瑟琳要求重歸后位。幾年后,凱瑟琳病逝了,安妮欣喜若狂,然而很快,享利就以各種罪名將她送上了斷頭臺。
一個男人的兩個女人,彼此憎恨的關系中,卻隱藏了一個翹翹板的平衡——安妮讓凱瑟琳獲得世人的同情,凱瑟琳又維護了安妮的生存。一個離開,另一個人就從高處落下。
如果說,女人間的平衡靠的是各自的地位,那么女人間的牽扯應該是地位加上實力,而女人間的提攜,則是地位加實力加雅量。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生活版圖的擴大,女人間會有更多平和的相處,幫助與提攜會越來越多。
世界大了,心也就寬了。
(摘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