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洋重慶市江津田家炳中學
關于創新初中政治課教學的思考
吳洋
重慶市江津田家炳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開展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基礎。因此,如何做好新課改下初中政治教學的創新成了現今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就此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新課程;初中政治;創新教學
從新課程培訓到新課程的實施,從學習“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到將這一理念落實到教學中,我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重視知識的傳授,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與創新中我們逐步走進了新課程。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變教師的角色,在吸收傳統教學方式優點的基礎上,構建適應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努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初中政治積極性的基礎。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初中政治教學的效率較低,學生學習缺乏動力。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在政治教學課堂上,應該有意識地將政治知識和時事、歷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主動地閱讀和關注政治變化,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質量。
教學活動有兩部分組成,也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和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這一雙向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獲取知識這一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要想使得政治教學過程得到優化,就必須要突破傳統教學,這是因為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僅僅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更影響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導致了學生普遍存在嚴重的依賴性,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努力使師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要把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作為備課的重點,把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作為授課的重點,把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疏導作為指導學生的重點,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考試的重點。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啟發并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把不同的知識進行組合創新,從而解決實際的問題,使學生在對待問題上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拓,從而提出具有創意的獨特見解。
”灌輸教育”是政治學科教學的一個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是避免不了的。但如何進行“灌輸教育”?還是值得大家認真商榷。我所說的”灌輸教育”,并不是教師一味地對學生說教,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等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使之樹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覺悟,堅定政治立場,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教師的“灌輸教育”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既要聽教師講,但不能惟師是聽,盲目遵從教師的意見,要對教師所講的知識或道理,進行探究性的學習。言下之意,就是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發問,敢于向教師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值得一提的是,實行“灌輸教育”,還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不能將“灌輸”曲解為“我說你聽,我打你通,我壓你服”的簡單做法。要注意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把教師和學生擺在同樣的地位上進行平等交流。這樣,政治教育內容才能灌入學生的心田,變成學生的精神食糧;二是消除“灌輸”無用論的思想。教育中既要有傳統的“灌輸”行為,又要有創新的教學作風,不要把傳統的教學方法掉得一干二凈。
政治教材內容看似抽象、枯燥,但其中蘊藏著豐富生動的內容。之所以抽象,是因為教材內容高度概括,其理論性強。學生必須透過這些知識把它們所表達的實際內容想明白,這樣的學習才有效果。面對單調枯燥的政治術語,很多學生會感到枯燥,甚至厭學,教師必須使教材內容豐富起來,讓教材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這些政治術語包含著生活的色彩。生活是多樣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生活中探究,這就是探究性學習,在探究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發展情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還要為學生創造從事實踐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領會知識,把握課程的基本思想,還可以通過演講、討論、板報等各種形式來讓學生參與實踐,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對自己的人生定位還處在初級階段,這時,就需要把政治知識的特有的導向作用發揮出來,這對于學生的成長產生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所以對讓政治回歸生活這一教學理念進行貫徹是十分有必要的,換句話說就是要在教學中巧妙地穿插生活的場景,采用生活化的思路來促使學生正確的理解政治,進一步使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每一個政治觀點都是源自于生活中,都是在事實中歸納出來的,如果在政治教學中只是從知識的含義入手來進行教學,就會使得政治只是變得比較抽象,從而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反之,如果能夠運用生活中的一些事實來對政治觀點進行驗證,就會使得抽象的政治觀點具體化和真實化,這樣就更利于學生的理解。
對于新課改背景下的政治課堂來說,其教學方法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培養的一種手段,最終目的都是要讓學生掌握認知規律。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效果的體現,盡可能地用學生能夠接受的并且易于接受的方法來實行教學,特別是農村初中教學,更應該注重政治教學的創新,從而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