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云
2015年5月17至20日,ATD每年一屆的國際會議會展如期而至,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代表團在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李書杰的帶領下,全程參加了大會并領取了ATD授予的卓越實踐獎和提名獎。
中國郵政此次獲得卓越實踐獎的項目是“基于互聯網的實操技能訓練系統”,同時申報的“滿足大型企業培訓需要的全功能在線考試系統”項目榮獲2014年度ATD“卓越實踐獎”提名獎。據了解,全球共有125個優秀項目參與角逐本次ATD卓越實踐獎,競爭十分激烈,最終美國、中國、印度、土耳其和中國香港等五個國家和地區的15個項目獲得年度卓越實踐獎,另有33個實踐項目獲得卓越實踐獎提名獎。中國郵政是中國大陸地區首家同時獲得卓越實踐獎和提名獎的單位。
5月19日,ATD在國際會展中心專門開辟展區為獲獎單位舉辦了“卓越實踐獎”成果展覽(見圖表1),中郵網院通過精心設計的展板介紹了獲獎項目,展示和宣傳了該項目的特點: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通過一系列技術的嘗試和應用,快速提升了企業員工的操作技能。在項目展示期間,有來自美國、哥倫比亞、中國香港、土耳其、印度等國以及中國其他參會代表來到中國郵政展臺,向中國郵政的獲獎表示了祝賀。在參觀完后,他們紛紛對中國郵政網絡學院的運行管理模式及組織架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請見《培訓》雜志2014年5月刊“特別報道”《中國郵政網絡培訓學院 百萬員工成長的“使者”》)
于我而言,中國郵政的獲獎不是偶然,是集團公司領導高度重視人才發展和培訓開發的直接結果,也是公司內各級培訓專家持續汲取新信息、不斷思考與嘗試的成果體現。在本屆ATD大會上,中國郵政代表團延續了一貫認真好學的作風,通過聽取大會現場講座、參觀眾多廠商展覽,學習到當前國際上領導力發展、教學設計、移動學習,以及基于移動技術的遠程學習和管理等人才發展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針對這些趨勢,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社會化學習成為
當前流行的學習趨勢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內容、社區、全球視野”,ATD首席執行官托尼·賓漢姆在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了全球人才發展領域2015年度關鍵詞:網絡化、社交化、移動化、用戶體驗、大數據等,并通過三個視頻短片介紹了一些企業采用社會化學習所取得的成果。
托尼認為,人才發展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是社會化移動學習,其余還包括大數據分析、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培訓、新一代e-Learning、游戲化學習等。據調查,目前約有85%的企業正在嘗試使用社會化學習工具和技術。社會化學習可以為組織提供大量有價值的創意,提出多個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可以讓更多的人貢獻他們的專業意見和新的工作思路。
通過聆聽這場演講,我們感受到,中國郵政的教育培訓在網絡化、移動化、大數據和重視用戶體驗方面,與國際發展流行趨勢保持了一致;然而,在社會化學習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努力,企業的組織學習文化要跟上當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區化等新趨勢快速發展的腳步。
企業大學占據重要地位
本屆大會的一位主旨演講者是雅芳公司前全球總裁鐘彬嫻(Andrea Jung),她曾經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僅有的3位女性CEO之一。她在演講中提出,一家卓越的企業必須要讓所有人能夠直接理解企業愿景,同時要保持持續的變革和創新。而這些內容僅靠教育培訓是無法實現的,必須要通過一個更高形式的組織架構——企業大學來實現。
我們應當以企業大學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郵政集團的教育培訓能力和水平。國內企業需按照現代企業教育培訓體系的四個發展階段:培訓階段、學習階段、績效階段、咨詢階段,由傳統培訓學習階段向提升企業績效、為企業發展提供各類人才培訓開發解決方案的方向轉變。
人才開發和培訓需要持續投入
關于人才開發的投入,我們根據大會所得,總結出兩個關鍵收獲。
第一,企業用于學習和人才發展方面的預算在逐年增高。在ATD 發布的《行業現狀報告》中,2011年至2013年,企業在每名員工學習與發展方面的支出分別為1182美元、1195美元和1208美元,呈現逐年上漲趨勢。鑒于中國郵政的規模,我們較為關注大型企業的培訓狀況。報告中提到,2013 年,員工人數超過 10000 的大型組織所支出的人均培訓費用為838 美元(大型企業中,整體培訓預算較多,分攤給每人的培訓開支較低),其員工年培訓時間為 31.5 小時,而BEST企業的人均培訓時長為35.5小時。
第二,需持續學習成長。企業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幫助員工隨時隨地學習。在持續學習與成長方面有四個實施緯度:非正式學習、導師輔導、游戲化學習、在線學習。
e-Learning向新一代發展
學習技術是本次大會的另外一個熱點話題,共有46場與學習技術相關的各類報告和演講,演講的內容范圍包括社會化學習、移動學習、游戲化學習、虛擬學習等多個領域。新一代e-Learning平臺在功能設計上主要有三個最新的發展趨勢。
趨勢一:滿足快速學習的需要
一項調查表明,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對內容的時長和有效性更加關注。當前已經進入了信息爆炸、業務快速發展變化的信息化社會,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無法長時間地聚焦在大型學習活動中,因此就需要“一口式(Bite-Size)”的電子化課程和功能設計,來滿足學習者快速學習的需求。
趨勢二:單一內容的學習設計
傳統e-Learning平臺的培訓都是線性的、邏輯的、完整的培訓,而新的e-Learning平臺更強調設計出相對獨立的、有吸引力的學習內容和功能。為了達到這一點,應該提供獨立的薄切片式的學習內容,例如:“如何解雇一個不聽話的員工”“如何應對價格異議”等。應當按照“一個思想+一個行為=一個結果”的方式來設計學習內容。
趨勢三:提供教練而非培訓功能
耶魯大學教師福格(Fogg)在2009年發表的“Fogg行為模型”中明確指出,要實現一次用戶行為的轉化,需要有三個要素:足夠的動機(Motivation)、轉化的能力(Ability)和觸發用戶轉化的因素(Trigger)。這三個要素必須同時滿足才會形成一次有效的轉化。而新一代的e-Learning平臺應該為員工提供教練式的學習模式,促進員工提升工作能力——從感覺這項工作很難到感覺這項工作很容易,從而最終實現用戶行為的轉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