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天 趙憲軍 馬 烈
(河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河北·保定)
城市圈域經濟理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逐漸開始以大城市為中心城市向其腹地擴散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理論的主流。京津冀一體化的提出使得以京津為中心,河北省周邊城市承擔疏解北京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務,保定市也在努力抓住這個崛起的良機,擬打造京津冀區域中心城市,一方面作為京津腹地做好承接發展工作;另一方面以保定自身為中心城市向周邊縣鎮輻射,共同發展,打造中心城市——保定,這正是城市圈域經濟理論在中國的發展與運用。
(一)城市圈域經濟理論的概念。城市圈域經濟是以經濟比較發達并具有較強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由有經濟內在聯系和地域相鄰的若干周邊城鎮所覆蓋的區域相組成的,其經濟吸引和經濟輻射能力能夠達到并能促進相應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地域范圍。
(二)城市圈域經濟特點。根據城市圈域經濟定義可以看到其基本的構成有三個部分,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城市,即首位度較高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周圍若干城鎮及腹地,以及兩者之間相聯系的內在聯系,包括經濟、人口規模與密度、基礎設施網絡等,基于此城市圈域經濟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城市圈域經濟是以大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二是城市圈域經濟是擁有較強經濟功能的中心城市;三是城市圈域經濟是一種高聚集經濟;四是城市圈域經濟是融行政與經濟為一體的經濟圈。
北京面臨巨大人口壓力,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將有大量流動人口向河北轉移,包括保定在內的河北主要城市將承接京津流動人口縮減的任務。保定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具有自身的很多優勢,應抓住這些優勢,可在服務設施、城際交通、市內交通及學校、醫院等方面有目的、有方向的將保定打造成中心城市,在此基礎上輻射周邊城鎮及腹地,塑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佳承接城市。
(一)地理位置優越。保定市曾經為河北省省會,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在由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組成的三角區域的中心位置,是首都的南大門有“京師門戶、京畿重地”的稱號。其地域面積為2.09萬平方公里,距離北京、天津與石家莊的距離如圖1所示,相距三者都不是很遠,且現已開通京保、津保、石保之間的鐵路,京津石能夠很好地輻射到保定,并且保定能夠盡最大能力向周邊及腹地輻射,并逐步形成以保定為中心城市,周邊縣域為接受區的一個新城市圈域經濟,同時能在多個層面建立與京津保石之間的聯系。在有較為集中的物流園,以保定保運物流有限公司為首的物流公司集中在保定南二環與朝陽南大街附近,在對接京津部分產業發展上具有一定優勢。可以說保定在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地理位置優越性。(圖1)

圖1 保定交通概況
(二)文化資源豐富。保定是歷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跡眾多包括耳熟能詳的直隸總督署、軍校廣場、古蓮花池、東大街和西大街、大慈閣等古跡,并有重要歷史人物李鴻章、曾國藩等,2015年保定市冉莊村、南腰山村、大汲店村等9個村莊被列入國家傳統村落名錄。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保定可抓住這點大力弘揚保定的文化歷史資源,吸引大量游客,讓世界各地的人更多的去了解保定。保定下屬22個縣,其中易縣、淶水、曲陽、唐縣、阜平、淶源、涿州、安國、安新、清苑、定州等都可以結合當地現有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去大力發展當地旅游資源。除此之外,保定的驢肉火燒、阜平的大棗、望都的辣椒等久負盛名,結合歷史資源將當地特色小吃發展壯大,結合保定具有優勢的地理位置,吸引京津游客,承接京津旅游、部分特色飲食功能。保定有17所高等院校,有大學生約25萬,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以及一些職業技術類院校分布在保定市,具備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教育科技軟實力。
(三)腹地發展可觀。保定在過去一年里GDP增長迅速,為保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奠定經濟基礎。2014年GDP總量為2,757億元,同比增長7%,2015年5月14號保定市轄區由三個變成五個,市區面積由原來的312平方公里增加7倍到2,531平方公里,是向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邁進的很大一步,中心城區的擴大,對于改變保定市“小馬拉大車”的現狀、加快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產業轉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此外,可將京津部分產業轉移到保定市部分縣域,這些縣域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銜接起來要比河北省其他縣市具有一定優勢。其中唐山曹妃甸成為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地區,白溝2014年承接北京大紅門轉移600多家,今年還有3,000家要完成轉接工作,這標志著保定白溝在北京服裝產業鏈轉移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白溝新城位于京津冀經濟圈核心地區,其距北京、天津等地距離如圖2所示,白溝新城已全面融入環京津、環渤海的“半小時經濟圈”。高碑店市新發地將成為一個承接北京八大農批市場疏散的大平臺,帶動整個糧食品產業鏈的遷移。將來進京的蔬菜在高碑店進行精加工,可為北京截留幾百萬噸的殘余垃圾,這些垃圾可用來喂豬,直接生產沼氣和生物肥。可見,保定在對接京津發展過程中腹地發展可觀。(圖2)

圖2 白溝新城交通概況
(四)相關政策支持。為全力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保定以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為載體,充分發揮自身首都功能疏解及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2014年3月26日發布的《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指出,以保定、廊坊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與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核心。保定出臺《2015年保定市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保定市將圍繞京津冀城市群重構,借勢推動“大保定”建設,拓展空間,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保定市將拉大城市框架,啟動主城區行政區劃調整,加強規劃引領,做大城市發展空間。加速中心城區“東拓、西擴、南聯、北延”,構建大城市格局。
(五)農業區位優勢明顯。保定市是農業大市,國土面積為2.09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079.8萬畝,2013年農作物總耕作面積達1,588.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比例達77%,為122,405萬畝,瓜果類共219.9萬畝,所占比例為14%,可以看出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還是占有很大比重,可為對接休閑觀光等現代農業方面提供充足地域。作為京津冀協同的發展腹地,保定市可以充分發揮農業區位優勢,承接京津的農作物耕種模塊。
盡管保定在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先天優勢,但是同樣也存在很多發展劣勢。發現問題找到不足并對癥下藥,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障礙加快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產業轉移。
(一)城市化水平低。根據城市圈域經濟理論我們可以知道,首先要具備的是大城市,而保定在這方面出現了欠缺,2013年年末保定總人口1,022.9萬,其中城鎮化人口439.1萬人,城市化率為42.9%。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675元,僅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9%。距離達到大城市還有一定的差距;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在鄉村地區比較落后。保定共有9個貧困縣,占河北省貧困縣總個數的23.1%,數量較多,各個縣市貧困差距較大。
(二)環境污染嚴重。制約保定承接非首都功能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是空氣質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可吸入顆粒物嚴重超標,對保定市人民身體造成危害。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實生活中違反環保法污染環境的行為大量存在。這些行為嚴重地破壞和污染了環境,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給社會生活帶來不安定因素,給子孫后代和國家發展帶來了隱患,制約了保定經濟的發展。2015年5月2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5年重點工作》會議中提出京津以及保定市等6城市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核心區,將北京與保定對接,在資金、技術方面提供支持,加快治理大氣污染。
(三)人才、資金匱乏。與京津相比,保定存在人才匱乏的現象,城市發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與人才掛鉤,人才匱乏必然會制約保定的發展,許多科研項目在創新方面跟不上發展的步伐,如保定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雖然是河北省汽車支柱產業,但在研發方面跟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究根結底還是人力資源匱乏,而且保定在發展過程中很多資金項目跟不上,由于資金的限制,保定樂凱南大街高架路工程已被擱置、停滯不前。
(四)農業發展水平落后。保定農業耕種面積相對較多,但是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缺少技術水平較高的農業技術園區,大規模的休閑農業基地較少。保定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光伏產業公司也都位于保定,光伏技術具有先天優勢,保定可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將光伏與農業相結合,大力發展光伏農業,塑造現代綠色農業。
盡管保定在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自身優勢,但是還是存在很多欠缺,保定應以京津在各個模塊的發展經營模式為榜樣,引進京津技術與經營理念。
(一)完善交通網絡。保定在近幾年之所以發展受限,有很大原因是交通受限,“引進來”與“走出去”不方便這便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的傳播。首先,津保鐵路2015年底將通車,40分鐘即可抵達天津,促進了保定的發展,其中徐水站、白洋淀站、白溝站使得保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更多的優勢。其次,保定市里許多道路需要拓寬,物流園區內交通有待改善,附近的街道如朝陽南大街、南二環等,運輸車輛多為大型貨車且數量較多,應為其提供更寬廣的道路,縮短運輸時間,搞好物流運輸才能保證許多產業的發展。最后,保定與周邊縣域的交通要保持便捷,增修通往周邊縣域的區域道路,加強市與縣的溝通,增加通往各縣的公交車。
(二)弘揚保定文化。可將大學聚集到一起建造大學城,可將保定歷史古跡等都規劃在大學城的行車路線上,這樣可為承接北京的高校做一定的鋪墊準備。中國雕刻之鄉曲陽、天下第一藥市安國、中國紡織之鄉高陽、中國皮都蠡縣、中國服裝之鄉容城、北方鞋都三臺、中國箱包之都白溝新城都在保定,可重點發展周邊縣域的旅游業,讓更多的人了解保定,讓游客“走進來”、保定“走出去”。
(三)規劃產業比例龍頭產業帶動發展。保定市市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360家,擁有河北省著名商標56個,中國馳名商標8個,這對農業的發展是個好的帶頭作用。保定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定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可以帶動當地就業,做相關產業的帶頭示范作用,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四)制定扶持政策。一個城市能否快速的發展起來,政府的扶持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后,河北省以及保定市政府應在各方面積極響應,在國家政策下制定出符合保定自身特點的、適合保定發展的具體扶持政策,在服務業、農業重點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此外,針對保定的環境污染環保部門嚴把源頭成為遏制污染的重點,落實環保制度。
[1] 高汝熹,羅明義.世界城市圈域經濟發展態勢分析.專論,6.
[2] 孟祥林,程偉.對接京津思路下名牌大保定建設的出路選擇[J].保定學院學報,2011.5.
[3] 邵秋紅,張志剛,田龍,曹錕.保定市推進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的定位和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4.9.
[4] 王俊霞,王孟欣.保定市在京津冀經濟圈中的優勢、劣勢及應對策略[J].統計與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