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二戰(中國抗日)題材文藝作品的歷史觀差異

2015-08-15 00:50:58張祖群
電影評介 2015年18期

張祖群

文藝作品與形式,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某種價值觀、歷史觀的反映。跳出中國的角度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我們自己認識的二戰(中國艱辛抗戰、被侵略、任人宰割)有很大的不同。沒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的人,是很難深刻體會紀念二戰反法西斯勝利的意義的。“我者”與“他者”之所以對于二戰題材產生歷史觀差異,實際上與戰后處理與冷戰格局有關,“戰爭責任誰來負”至今混淆不清,日本需要徹底反省才能真正面向未來?;跈嗤摹豆饷魅請蟆分髁髅襟w文獻,重新解讀二戰題材的文藝作品,不是復仇,更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文藝觀的體現,而是正視歷史記憶、戰爭創傷、民族苦難,“仇必和而解”,為文化和解與共同的未來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他者”的文藝作品如何看待“二戰”

(一)西方人看“二戰”(抗日戰爭)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與日本戰爭,有兩部電影非常著名:1.《太陽帝國》對日軍的失敗滿懷同情,對中國人民所承受的戰爭苦難視而不見。這種對侵略者充滿崇敬,對被侵略者則漠不關心與刻意丑化,到底是什么價值觀?2.《黃石的孩子》對待中日之間那場長達14年的戰爭,終于站在了正義的立場,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暴行與中國人所受的苦難、傷害被展現于銀幕之上。銀幕之外,美國人民不得不思考:美國是如何被卷入那場戰爭的,有幸的是,二戰的戰火始終沒有燒到美國本土。[1]

(二)日本人看“二戰”(抗日戰爭)

日本的戰爭題材影片很多是反映“日本如何在戰爭中遭受苦難”的,譬如其中以日軍和美軍在沖繩的激戰以及以廣島、長崎遭核爆為故事背景的影視作品尤其感人。8月15被稱為“終戰日”,為紀念終戰,每一年的這一天,日本各大電視臺會播放反映和平主張,或是表現親情、愛情等的戰爭片。以百田尚樹的暢銷小說《永遠的零》改編的同名電影2013年一經上映,就引起轟動。該影片以日本二戰零式戰機飛行員為題材,描繪了士兵在戰爭中對生命的留戀、對和平的向往,這樣的主題令人落淚。在日本,中國所拍攝的抗戰題材影片被稱為“反日片”。在許多右翼分子看來,“反日片”無非是想激起“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被公開放映的機會很少。有些中國拍攝得離譜的“抗日神劇”,日本國民則一笑了之,因為它們被歸類于科幻動畫頻道。

二、“我者”(中國)的文藝作品如何書寫“二戰”

(一)70年前“我者”(中國)的文藝抗戰

如果你是一個兵,你就上戰場;如果你是文人,你就拿起筆;如果你是一個藝人,你就上舞臺??箲饡r期除了軍事直接抗戰、外交抗戰以外,還有影視抗戰等多種文藝形式。不同民眾面對日本鐵蹄,不愿做亡國奴,共同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戰篇章。

1.抗日電影。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之后,上海組織戰地攝影團,拍攝了《抗日血戰》《暴日禍滬記》等抗戰新聞紀錄片,以及《國人速醒》《血錢》等抗日動畫片和《共赴國難》《東北二女子》等抗戰故事片。隨著抗戰的逐步深入,中國電影工作者陸續拍攝了一系列優秀作品[2],例如《民族生存》(1933)、《中國海的怒潮》(1933)、《烈焰》(1933)、《戰地歷險記》(1933年)、《民族生存》(1933年)、《風云兒女》(1935年)、《狼山喋血記》(1936)、《保衛我們的土地》(1938)、《熱血忠魂》(1938)、《老百姓萬歲》(1938-1939)、《保家鄉》(1939)、《好丈夫》(1939)、《中華兒女》(1939)、《長空萬里》(1940)、《東亞之光》(1940)、《火的洗禮》(1940)、《青年中國》(1940)、《塞上風云》(1940)、《風雪太行山》(1940)、《日本間諜》(1943年)[3]等??箲饎倮?,《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將傳統故事《鍘美案》置放于抗日戰爭的背景之下,濃縮了抗戰前后將近10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通過素芬及其一家人的悲劇命運,深入地展現了普通中國民眾因戰爭而遭遇的身心創痛,為歷史留下了不朽的影像記錄。這部典型的史詩般的家庭倫理片,在中國電影史上地位很高,例如,李道新認為這是“中華民族見證抗戰歷史、恢復創傷記憶的最佳載體”。[4]

2.抗日戲劇??箲饝騽〖缲撝魡久癖娍谷站韧龅臍v史重任,自覺地與大轉折時代、國恨家仇聯系在一起,使其成為民眾發泄抗戰情緒的爆發點,普通民眾把抗戰戲劇當作了自己的代言人??箲饝騽“箲痤}材的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多種形式。比較典型的有1937年中國劇作者協會夏衍等集體創作的三幕劇《保衛盧溝橋》,金劍嘯、潘富玉創作的獨幕劇《海風》《最后一課》,田漢的《亂種》《戰友》《回春之曲》,夏衍的《咱們要反攻》,樓適夷的《S·O·S》,于伶的《回聲》,洪深的《飛將軍》《走私》,凌鶴的《再上前線》《黑地獄》,章泯的《我們的故鄉》,陳鯉庭的《放下你的鞭子》等。最典型的如話劇《放下你的鞭子》,演遍了大江南北,處處受到民眾的歡迎,激起千百萬群眾的愛國熱情,成為演出史上的奇跡。盡管戰地宣傳話劇在藝術形式上較為簡單,卻照顧到了中國普通民眾的最低觀賞水平,使得文盲充斥的底層民眾能夠得以欣賞、受到啟發。戲劇家們在創作演出時著力進行大眾化、民族化的努力,從而使話劇的審美情趣更加貼近民眾。正是這些貼近民眾抗戰戲劇,徹底完成了話劇大眾化、民族化、本土化與中國化的任務。[5]1938年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委派郭沫若領導與組織了10個抗敵演劇隊、4個抗敵宣傳隊、1個孩子劇團,分赴全國各個戰區進行宣傳演出,宣傳與動員全民投入抗戰。1941年以后,在陪都重慶共演出239部多幕劇、獨幕劇,例如《全民總動員》《一年間》《國家至上》《夜上海》《霧重慶》《屈原》《北京人》《天國春秋》《法西斯細菌》《戲劇春秋》等均引發民眾共鳴。伴隨著這些抗戰戲劇的演出,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組織了群眾獻金活動,“擦皮鞋的小孩子、黃包車夫、碼頭工人、老媽子、洗澡堂里揩背的、茶樓酒店的堂倌”等底層勞苦大眾成為抗戰捐款的主力。第三廳用這些捐款購買了10輛卡車,組成抗戰交通隊,定期將抗戰宣傳品、慰勞品送往抗戰前線。[6]

抗日戲劇中有一種特殊類型——街頭劇,典型的有《放下你的鞭子》《鳳凰城》《野玫瑰》等。[7]街道旁邊就是抗戰戲劇的舞臺,走路經過的旁人不知道是演戲,停下來看個究竟,最后人越聚越多,這樣宣傳了抗日。王鼎鈞在西逃途中回憶一個叫《放下你的鞭子》的街頭?。阂粋€老漢帶著一個小女孩在街頭賣唱,兩人就是乞丐。小女孩沒吃飯,餓昏了,根本唱不出來,老漢還要打她:趕緊唱。觀眾實在看不過去了,上前干涉:你怎么可以打小孩呢?一問才知道老漢是難民,日本軍隊占領了他們家鄉。老漢向觀眾控訴日本軍隊的暴行,觀眾個個都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最后老漢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周圍懷著同情心的觀眾扔下不少零錢。一個小型的演劇隊邊走邊演,走到一個村子演完了,再到下個村子:一天演三場兩場,八千里路云和月。[8]

3.抗日歌曲。典型的有《大刀進行曲》《黃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左翼進步歌曲《抗敵歌》,延安根據地的《延安頌》《革命將士出征歌》《抗日將士出征歌》《工農齊武裝》《二月里來》《兄妹開荒》《黃河大合唱》,東北抗聯的《露營之歌》等。

4.抗日詩歌。例如田間與柯仲平等在延安發起的“街頭詩”運動,誕生了《假使我們不去打仗》《義勇軍》《堅壁》等名篇。

(二)當今紀念抗戰勝利的多種文藝形式

當今,紀念抗戰有多種文藝形式,不同文藝形式只是借助不同的文藝平臺,內核都正視那場戰爭,重拾當年中國人民抗戰的艱辛,為和平祈福。

1.現代影視作品紀念抗戰。建國后的“十七年”時期(1949-1966)中國大陸保守估計產出600多部影片,其中戰爭片占有比例31%(數量超過180部),而抗戰電影有36部,大約占戰爭片總數的20%。在2000年至2014年間,中國大陸內地共產出4135部電影,其中戰爭片超過220部,比例下降為全部影片總數的5%,而抗戰題材電影112部,在戰爭片中的比例則上升到51%。在電視劇領域的統計也表明:2011、2012、2013年抗戰題材電視劇在戰爭劇總數當中的比例分別達52%、65%和76%??箲痤}材影視作品竟然占據戰爭片的“半壁江山”,這難道不應該引起我們深思嗎?[9]典型的有電影《晚鐘》與《百團大戰》,大型文獻紀錄片《大抗戰》《長春往事》《東方主戰場》《光明與陰霾——德日二戰反思錄》《烽火1937》等。試分析幾例:《晚鐘》(1988)作為經典人道主義戰爭片,最早突破了善惡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刻畫了戰爭對于人性的異化和扭曲,反思與批判了不同形態、不同性質的戰爭災難,給人類帶來的負值效應。2015年7月上映的電影《百團大戰》圍繞“打不打”“怎么打”“怎樣打才漂亮”三個戰爭主題展開。彭德懷和左權是當之無愧的前臺主角,前者光彩四溢、果敢睿智,后者儒雅干練、有板有眼,毛澤東則是背后配角。梁山、姚尚武、小啞巴、馮師傅等八路軍各級指揮員和普通士兵也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雖然小人物出場不多,但在關鍵的點上都為這場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10]2015年推出的《大抗戰》的最大特點是處理好局部抗戰與全國抗戰的關系、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關系、中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同時根據生動感人的故事來有效把握歷史的宏觀框架和具體細節之間的平衡。在歷史文獻的搜集、梳理、分析和運用上下苦功夫。[11]同樣,2015年推出的《長春往事》,其創新處在于:以“普通人的抗戰”作為第一原則,將情景、場景升格為劇情,真實刻畫了敢于抗爭、愛國守土的普通人形象,將最為普通的講故事升級為一種“劇情化”結構,喚醒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長春南大營激戰的東北軍普通士兵的抗戰記憶,這些經歷過大歷史、大事件的小人物是記錄歷史的最鮮活的載體。從重現戰爭創傷向叩問歷史轉變,從堅守價值立場向反思歷史轉折,體現了優秀歷史紀錄片的未來價值取向。[12]

有的作家小說是抗戰題材的,后來改編成影視作品,成為文學紀念抗戰的特殊類型。試舉兩例:嚴歌苓的小說《金陵十三釵》柔里含剛,風塵女子面對偽頑敵寇時,表現出剛毅決絕并奮起抗爭。這些普通人也能夠成為推動歷史與記錄的變量。改編的電影《金陵十三釵》與《南京!南京!》一樣,都表現了面對巨大的災難時候,超越于身份、地位的人性與人情之美,并且對侵略戰爭的非理性以及軍國主義形成的根源進行了深入探究。劉震云的《溫故1942》追憶抗戰最為艱苦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歲月,300萬河南農民表現出的求生欲望和存活本能,還原最為普通民眾對天災人禍時候鮮活的善—惡、堅強—軟弱、善變—執著等本性。同樣根據這本小說拍攝的電影《1942》體現出對生命意識和個體生命的珍視。

妓女往往是女性題材影視作品的永恒母題之一,引發巨大爭議。丁莉麗(2015)書寫的《從“妓女”到“神女”——從<神女><金陵十三釵>看“神女”的不同生產路徑》,標題即出現“妓女”+“神女”,標新立異,回應當下電影文化生產中如何把握身體創作與黑色記憶的熱點?!渡衽分型癸@了母親身份,妓女形象凸顯了圣潔形象?!督鹆晔O》中風騷妓女做出感人的抗日舉動,以鳳凰涅槃方式完成自己生理生命的死亡,從而獲得精神生命的永生。兩者對比,妓女與神女的圖像再現,避開了女性身體的欲望表達,向觀眾呈現了女性主義電影形象表達與女性身體消費的符號特色,實際上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抗戰“神劇”,這給我們以深刻啟迪。今天妓女文化元素如何參與商業運作,并將女性創傷記憶作為合理性的娛樂消費,在電影票房與女性身體之間取得平衡,丁莉麗副教授的文章無疑是作了一個深刻回應。

張柏副教授(2015)書寫的《叛徒、翻譯官和女特務——新中國革命戰爭題材影片中的“內部的敵人”》:拉伸歷史的縱深,在今天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在中國從全球“副班長”向爭當“正班長”的權力博弈中,重新回想起毛澤東時代的階級斗爭分析,追溯“文革”時期當權派與造反派之間你死我活的殘酷斗爭,從而引入了“內部敵人”(包括叛徒、翻譯官和女特務等)的銀幕再現。以抗日題材影視作品《小兵張嘎》(翻拍新電視?。ⅰ赌暇?!南京!》(電影)、《金陵十三釵》(電影)等進行分析,他們將內部敵人集中指向女性或知識分子。書寫的是:漢奸都能被爭取,穿長衫的知識分子則成為不在同一條戰線上的內部敵人。這實際上是將中國政壇1949-1978年殘酷博弈與對敵斗爭的想象投射到新中國抗日題材影視作品中。影視想象是政治斗爭的婢女?。▍⒁姟翱梢姷淖笠怼薄o念夏衍逝世二十周年暨30年代反法西斯電影研討會上張祖群副教授對丁莉麗副教授、張柏副教授的發言點評,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2015.7.19)

2.文物展覽紀念抗戰。國民黨正面戰場主導的臺兒莊大戰、共產黨主導的平型關大捷遺址,以及各地博物館都進行文物展覽紀念抗戰。還有外國軍隊協助中國抗戰的遺址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臺兒莊大戰大小遺跡合計53處,清真寺、關帝廟、火車站、中正門等10余處非常典型,銘刻著日軍的殘暴狡猾與中國軍隊抗日的堅忍勇敢。請將目光聚焦于1938年4月3日的那個黃昏,當時日軍與中國軍隊正發生慘烈的大北門激戰、清真寺爭奪戰、西北門爭奪戰等,其中敢死隊肉搏戰、文昌閣爆破、運河浮橋爆破等這些場面,最為驚心動魄,這段烽火歲月須被后人牢記。現今西小講堂的南外墻上還殘留著當時留下的密集的彈孔,每平方米大約幾十個。1988年國家博物館(當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將布滿最密集彈孔的墻面整體揭去,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至今在國家博物館展廳里仍然可以看到這記錄戰爭傷痕的墻面,時刻提醒著我們:國恥勿忘。清真寺兩棵松柏在經歷雙方密集炮火之后,一顆枯死,一顆得以幸存,但是樹干上布滿彈頭、彈片。臺兒莊古城政府管理部門對此都做了詳細的遺產解說。很多游客參觀之后,不覺留下眼淚。彈孔墻與松柏,雖是普通人工物與自然物,卻銘刻著日軍侵華與中國軍隊抗日的歷史真實記錄。[13]

第二,為紀念“二戰”中國軍民的勝利,山西省修繕了平型關關口、喬溝主戰場、老爺廟爭奪戰遺址、烽火臺(靈丘縣小寨和關溝一帶)、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靈丘縣下關鄉楊莊村)等,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F在,以抗戰為核心內容的靈丘縣紅色旅游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14]

第三,2015年 7月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抗戰與文藝: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館藏文物系列展”,該系列展由文藝與抗戰展、延安電影團史料展、抗戰木刻展、抗戰攝影展、梁又銘抗戰美術作品展五個子展覽組成。這次集中展覽了1109件(套)歷史文物、美術和攝影作品以及歷史照片,全方位、立體性、多角度展現70年前中國廣大文藝工作者以文藝為另一種抗日武器,發揮齒輪和螺絲釘的作用,積少成多,合力為抗戰的最后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其中最特殊的一件館藏一級文物是一面于1939年10月擊落日軍戰機而繳獲的降落傘,八路軍129師的文藝工作者在上面書寫了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績與慶祝中共七大召開的賀詞。[15]

第四,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日軍、蘇軍還在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要塞激戰11天?;㈩^要塞遺址矗立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碑,歷史在于使人猛醒。

3.文藝晚會紀念抗戰。典型的有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由中央電視臺直播的《勝利與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16];黑龍江衛視播出的抗戰交響詩會《和平的鐘聲》,內蒙古衛視將播出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題歌會《歌聲中的回憶》,山西衛視將播出的《太行回聲》朗誦音樂會等。

4.電視節目紀念抗戰。一些電視欄目專門制作了抗戰特別節目。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9月4日《開學第一課》講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背后的故事,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開門大吉》《回聲嘹亮》《天天把歌唱》《文化十分》等綜藝節目精心設計了抗戰題材內容。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連續5天播出抗戰老兵系列節目,北京衛視《養生堂》推出“革命老區巡講特別節目”。河北衛視《中華好民歌》、江西衛視《傳奇故事》、旅游衛視《魯豫有約》、《第一收藏》也制作了諸多抗戰特別節目。[17]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推出《重返戰場 共赴國難——郝柏村的抗戰之旅》《血沃南苑——29軍抗戰紀實》《百年魔影——日本對華情報戰秘史》《大受降——抗戰勝利受降紀實》《大接收——抗戰勝利接收紀實》《武漢上空的鷹——蘇聯航空志愿隊援華紀實》《我是一個兵:九三大閱兵老兵方隊紀實》《洪流——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等一系列抗戰題材紀錄片,受到觀眾一致好評。

5.文學紀念抗戰。例如葉君健在英期間的中外文創作和翻譯[18]、王樹增“戰爭系列”《抗日戰爭》三卷本等軍旅文學作品[19]、張雅文的小說《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報告文學《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徐光耀的長篇小說《平原烈火》《小兵張嘎》;薩克族作家合邁德·蒙加尼的話劇《戰斗的家庭》;維吾爾族作家黎·穆塔里甫的《戰斗的姑娘》和《死亡線上的掙扎》;烏孜別克族作家秀庫爾·亞里坤的抗戰話劇《上海之夜》。[20]

6.家書紀念抗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編著的《抗戰家書——我們先輩的抗戰記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為人所稱道。每一封家書背后都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鮮為人知的歷史與人生。不同于官方正統的歷史,左權、吉鴻昌、謝晉元、蔡炳炎、張自忠、戴安瀾等在家書里記載的更多的是歷史的細節,是個人的帶有溫度的歷史,也展現出他們的兒女情長的一面。[21]

7.美術紀念抗戰。典型的有新興版畫、油畫等“傷痕”美術作品,把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轉變為人性的溫情,由此關注戰爭中普通人的生命體驗,從而挖掘出戰爭中人性的覺醒和呼喚。[22]還有木刻圖像紀念抗戰[23]、攝影紀念抗戰[24]等。

三、學術討論

為何會在“我者”與“他者”的文藝作品中形成如此巨大的差異?

(一)戰后處理與冷戰格局

“二戰”后期,裕仁天皇最為擔心的是如何維護“國體”,千方百計保住“天皇制度”。在他的眼里,天皇制度如同“他的人民、他的軍隊以及他的帝國……比什么都重要”。美軍對日本本土空襲,原子彈在廣島與長崎爆炸,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對日開戰,中國軍隊在最后幾年的奮起反擊……這些使得日本最終戰敗,但是他仍然希望維護天皇制度。美國看到登陸日本本土作戰的巨大犧牲代價,當時測算預計會犧牲100萬同盟軍隊,于是裕仁天皇與美國軍方政府(以麥克阿瑟為代表)達成交換式的妥協:裕仁天皇下達“終戰詔書”,全體軍民向盟軍投降;戰后的審判中,剔除了天皇罪責,保留天皇體制。羅斯福認為應該像懲罰德國一樣嚴厲懲罰日本,杜魯門則擔心日本“將成為共產主義的新陣地”,堅持獨占日本。[25]這樣的轉變使得日本從此淪為美國的附庸,部分主權為美國所掌握。

1942年1月,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宣言》,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世界現代史上反抗法西斯與秉承正義理念的力量開始了空前的大聯合。二戰后期,美、英、蘇、中等通過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28日至1943年12月1日)、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開羅宣言(1943年12月1日)、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等針對結束這場國際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與維護戰后和平形成了一系列協議和諒解,由此確立以遏制德、日軍國主義復活為邏輯起點的戰后國際(如成立了聯合國)和平秩序和法權體系,學術界稱之為雅爾塔體制。今天,俄羅斯仍然占據著日本北方四島,美國駐軍沖繩島,中國收回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國土,這是雅爾塔體制的體現。而以美-前蘇聯爭霸為核心的冷戰格局與雅爾塔體系,在內容、性質上完全不同,但是在時間上互相重疊。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同意東西德統一(1990年),并且從德國(東德)、東歐、阿富汗、蒙古等國撤回駐軍;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實現中蘇兩國關系正?;?;1991年4月,戈爾巴喬夫訪日,在歸還日本北方四島問題上“雙方妥協”,簽署《日蘇聯合聲明》;1991年8月至9月,蘇聯默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蘇聯波羅的海加盟共和國獨立。[26]1991年12月,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蘇聯總統職位,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最為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隨后,蘇聯解體,蘇聯的15個加盟國先后獨立。

(二)戰爭責任誰來負

日本社會對于“戰爭責任”的理解,直到今天仍然呈現兩種不同的立場:第一,從日本人自身的戰爭體驗與受傷害出發,追究使日本國家陷入崩潰、遭受原子彈轟炸、被占領駐軍的責任,這種觀點認為日本政府、軍部等對于鼓動戰爭應負戰爭責任。日本國民是戰爭指導者的“欺騙”與愚弄對象,是戰爭的被害者,而很少承認對他國造成傷害。另一種是從批判日本對相鄰國家發動侵略造成他國傷害出發,對參與戰爭的所有民眾、整體日本進行“戰爭追責”,這種觀點是同盟國(戰勝國)與受日本戰爭侵害國家的立場?!岸稹币院?,歷屆日本內閣首腦在靖國神社問題和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上遮遮掩掩,閃爍其詞,引起鄰國不安與抗議[27],實際是戰后日本對歷史認識和戰爭責任認識不清、反省不徹底的表現。

筆者曾就“歷史行為結果是否需要其后代所在國的民眾在當今語境下負責”這個問題,在課堂里組織學生討論。以選修我課程一名學生為例,他曾作為中國大學生代表參加了中、日、韓三國的青年領導力峰會?!胺鍟?,我們拿出三國的歷史教科書進行對比,并且各自畫出了國家近代史的大事件時間軸?,F場的中國和韓國的同學一直在陳述日本的侵略史與一系列罪行,包括很多數字的出入,教科書上史實的出入。而日本的同學無言以對,氣氛很尷尬。私下問同時參與該會議的一名很優秀的日本女大學生:是否感覺難過,難堪和莫名的委屈?她說:有,而且暗自為自己不明白歷史的真相而感到深深屈辱。最后氣氛緩和下來,大家開始明白:罪行是無法順著血液傳承的,聲討到他們的后代,也沒有什么意義?!保ㄔL談對象:2013級金融工程班:操思嘉)今天日本青年一代的國民只是迷茫地知道歷史的片段和存在,他們是無辜的,而且青年是他們國家的希望,都是各自國家未來的脊梁。中國外交部門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反應絕非咄咄逼人,更不是復仇。侵略史是一個國家的創傷,如何治愈是一個永久的話題。“仇必和而解”,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曾經有長達200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史,只是在近現代才出現戰爭記憶。日本政府真的需要正視歷史,承認侵略事實,教育后代。我們共同緬懷死去的那一代,讓歷史悲哀的一頁永遠翻過去,讓侵略歷史永遠不再重演。讓我們共同珍視和平,維護和平,反思過去,創造積極的未來。

[1]周文萍.從《太陽帝國》到《黃石的孩子》——由中日戰爭的表現看中外合拍片里中方話語的增強[J].電影評介,2013(12):15-18.

[2]陳陽.中國電影人的“電影抗戰”[N].光明日報,2015-08-29(9).

[3]郭淑梅.抗日電影:一條東北與上海的精神紐帶[N].光明日報,2015-09-03(12).

[4]李道新.為抗日戰爭留存生動豐厚的歷史記憶——抗戰電影記敘[N].光明日報,2015-09-03(12).

[5]廖奔,劉彥君.輝煌的抗戰戲劇[N].光明日報,2015-08-31(15).

[6]李斌.抗戰中的郭沫若[N].光明日報,2015-08-07(13).

[7]吳瀟怡、夏靜.把街頭當舞臺——抗敵演劇隊以戲劇展演鼓舞抗日[N].光明日報,2015-09-03(10).

[8]王鼎鈞.想起那些抗戰戲劇[N].光明日報,2015-09-11(15).

[9]詹慶生.抗戰電影:中國偉大抗戰的影像史和心靈史[N].光明日報,2015-08-03(14).

[10]張東.電影《百團大戰》:一場八路軍的抗戰大戲[N].光明日報,2015-08-31(14).

[11]王均偉.全景式反映中國抗日戰爭的史詩之作——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大抗戰》研討會發言摘登[N].光明日報,2015-08-27(16).

[12]楊乘虎.紀錄片《長春往事》致敬普通人的抗戰[N].光明日報,2015-08-03(14).

[13]趙秋麗,李志臣.“一次勝利,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村莊’”——訪臺兒莊大戰舊址[N].光明日報,2015-08-06(5).

[14]邢兆遠,李建斌.平型關大捷:振奮國人的一槍[N].光明日報,2015-07-06(5).

[15]趙驕健.《抗戰與文藝》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N].光明日報,2015-07-15(10).

[16]韓業庭.在聲畫中重溫抗戰記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側記[N].光明日報,2015-09-04(12).

[17]牛夢笛.抗戰勝利紀念日期間電視節目豐富多彩[N].光明日報,2015-08-28(7).

[18]葉念倫.他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N].光明日報,2015-08-28(15).

[19]吳娜.給年輕人看的書——王樹增談《抗日戰爭》[N].光明日報,2015-08-25(15).

[20]烏蘭其木格.少數民族抗戰文學的審美向度[N].光明日報,2015-09-14(13).

[21]黃海飛.亂世里的溫情——《抗戰家書——我們先輩的抗戰記憶》編后[N].光明日報,2015-07-21(10).

[22]尚輝.抗戰題材美術詮釋中國現實主義精神[N].光明日報,2015-08-24(15).

[23]尚輝.以生命寫史 以利刀刻畫——木刻圖像中的抗戰時光[N].光明日報,2015-09-03(14).

[24]吳為山.照印歷史的圖像——光影見史:吳印咸誕辰115周年攝影藝術展[N].光明日報,2015-07-12(9).

[25]李紅強.重回勝利日現場[N].光明日報,2015-09-15(11).

[26]張文木:《雅爾塔體制與二十一世紀亞太和平——寫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N].光明日報,2015-08-05(11).

[27]步平.日本戰后處理不能逃避“戰爭加害”責任[N].光明日報,2015-08-27(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网站| 成人福利视频网|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人免费视频|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无码'专区第一页|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在线欧美日韩| 婷婷综合色|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色悠久久久| 国产区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www精品久久|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高清视频一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欧美日韩第二页|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青青草久久伊人|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精品|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亚洲无码电影|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中文|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小视频网站|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伦理一区|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激情午夜婷婷| 精品国产自| 91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九九热在线视频| 在线国产你懂的|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亚洲激情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欧美一级| 伊人激情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