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國海南島開發熱潮與宋子文返鄉之行

2015-08-15 00:51:48
新東方 2015年6期

隨著國內外學術界對宋氏家族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檔案資料的解密和當事人的回憶,對宋氏家族成員的研究也持續升溫。進入21世紀,宋子文成為宋氏家族研究的亮點,《宋子文與他的時代》等一系列著作相繼出版以及相關學術研討會的召開,使宋子文研究不斷深入①。研究者的重點集中于宋子文擔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長的作為和抗戰外交活動,海南地方學者則關注宋子文與海南的鄉情關系。以筆者目力所及,宋子文與民國時期海南開發關系卻為學者疏于研究②。本文以民國時期海南開發熱潮為背景,就宋子文1936年首次回故鄉文昌并視察全島的史實,探討民國時期海南島在全國的地位以及宋子文對海南開發的貢獻。

一、海南島開發熱潮產生的背景

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遣馬伏波將軍平南越后,始設珠崖(海南島北部)、儋耳(海南島南部)兩郡,海南島歸入中國版圖。三國五代時期,中原地區禍患不絕,遂有避亂之人渡海來到海南。及至唐宋時期,雖然海南島文化有所進步,但因霧露氣濕,交通不便,商業不盛,在一般人心目中不過是一塊蠻荒惡土,不被朝廷重視。漢代朝臣賈捐之曾作《罷珠崖對》,其中寫道:珠崖“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霧露氣濕,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又非獨珠崖有珠犀玳瑁也,棄之不足惜,不擊不損威。”[1]隋唐以后,海南島便成為朝廷放逐貶官犯人之地。唐朝宰相李德裕被貶于崖州,面對茫茫貶途,作詩云:“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宋代文豪蘇東坡被貶至昌化軍后亦長嘆:“并鬼門關而東鶩,浮瘴海以南遷,生無還期,死有余責。”[2]即便到明清時代,文人騷客和當朝幕僚仍對海南島充滿了輕視和偏見,認為“得其地,不足益國家分毫之賦,得其人,不能當一物之用……取之且不可以一朝居,立城池學宮衙宇倉庫俸食,徒糜朝廷無慮之金錢耳。”[3]

但是到民國時期,朝野上下對海南島地位的認識發生重大改變,并由此掀起開發海南的熱潮。海南島在中國地位發生巨大轉變③,主要緣于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日本等列強對海南島的覬覦之心和窺伺行動,引起國人的警覺和關注。鴉片戰爭后,1858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海口為商埠,海南島孤懸海外的情況發生變化。1886年法國吞并越南后,列強無不對海南島起窺伺之心。對英國來說,海南島距其殖民地香港咫尺之遙,如海南島成為某一國的軍事基地,不但降低香港的軍事價值,而且會斷絕香港與新加坡的聯系;對法國而言,海南島與法占安南關系密切,如被他國所占,則安南與大陸的階梯便失去作用,而且還關系到安南的防御以及法國在太平洋戰略上的地位。因此,1897年法國要求清政府允諾“海南島不割讓與他國”,藉以作為法國向華南及太平洋進出的保障。列強當中,日本覬覦海南的目的最為露骨。日本自《馬關條約》攫取臺灣、澎湖列島后便謀求向南發展。華盛頓會議后一貫主張南進的日本海軍省提出“新南進政策”,即以臺灣為根據地向南太平洋發展,以南洋和華南為目標,此政策獲得大財閥、大資本家和日本政府的支持。1936年9月3日,“北海事件”④發生后,日本海軍部即有新論,提出“海南島應為日本南進的中心”,日本報紙和雜志紛紛討論海南島的重要性及其與日本海洋政策密不可分的關系,最有代表性的是海軍大佐石丸藤太的論調,他直言不諱地說“海南島是日本的生命線”,其論見認為:

“日本所稱為南進論,不外確保第三條生命線之意義。此南進論近來以非常之勢,風靡朝野,余(石丸自稱以下仿此)不勝欣快之至。惟余尚有一疑問,即此等主張南進論者,曾知與海南島有何等關系?……海南島不僅對中國南部有重要關系,而在日本之南進論中,尤負有重大之任務。”[4]

“海南島對兩廣作戰最有利的根據地;若將來日本能以榆林港為軍港,使優秀艦隊集中于該港,則不獨可牽制中國南海的艦隊,且香港的軍事價值必將減少,薩伊港的法國艦隊可以折服,美國優秀艦隊航程亦得控制,這樣一來,外南洋海權必隨之而入日人之手,日本便可成為南洋的主人了。”[5]56-64

從這些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對海南島的野心昭然若揭。事實上,日本對海南島已不僅是討論而已,而且是有所行動,這使海南島的重要性引起國人的極大關注,從而激發國人對開發海南的迫切期盼。

第二,民國朝野國防意識加強,認識到海南島重要的戰略地位。從海防上說,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歐美各國的目光轉向太平洋,英美法日四國在太平洋的爭奪日趨激烈。英國為聯絡香港、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的軍事行動,斥巨資建設新加坡軍港;美國擴建巴拿馬運河、珍珠港、關島、馬尼拉等地的軍事設施和防御;法國占領太平洋的九小島,以鞏固越南的防御;日本對臺灣島的軍事設施建設更是不遺余力。這使民國政府認識到,四國中無論哪兩國發生戰端,角逐場必在中國南海一帶洋面無疑,到那時,中國即使不愿卷入戰爭漩渦也勢所難免。所以,我國不能不先建設牢固的軍港,筑起西南防線。海南島有榆林港等天然良港,其海防價值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從陸防上說,臺灣和海南島被認為是“中國東南的兩只眼”,在地理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占據臺灣后,海南島與中國西南的關系可謂唇亡齒寒。時人分析有如下論述:

蓋今指西南乃包含廣東、廣西、湖南、云南、貴州、四川、西康、西藏八省區也。而此八省區若比一屋宇,則兩廣為此屋宇之門戶;而瓊崖又為此門戶之鎖輪(匙),瓊崖存,則兩廣存,瓊崖亡,則兩廣亡,兩廣亡則西南危矣。……蓋瓊崖與兩廣之距離,均在五百哩之內,茍敵人將此島占據,而作為戰爭之根據地,則兩廣遭海空之攻擊,與乎軍隊之上陸,均有莫大之自由。若又以此島為封鎖我門戶之根據,則不僅我西南國防震動,即英之香港新加坡,法之西貢及南洋一帶,亦將感受莫大之威脅,而失其軍事上之價值也。因此之故,瓊崖之得兢兢業業以保存,實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猜忌之原因也。夫西南,我國民族復興之根據地也,欲保存西南,則不得不善存瓊崖;瓊崖若失,則西南雖存,亦將失其重要之憑依。吾人開發瓊崖,建設瓊崖,即保全瓊崖,保全瓊崖,即所以保存西南,鞏固我復興民族之根據地也[6]。

由此可知,隨著國防意識提高,國人普遍認識到開發海南與國家安全有極大的利害關系,公眾輿論對政府開發海南的舉措產生了一定影響。

第三,民國政府希望物產豐饒的海南島成為中國的富源。海南島地處熱帶,與南洋群島氣候相同,物產豐富,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原料物產區,森林、礦產、畜牧、漁鹽、水產資源俱佳,還蘊藏豐富的鐵礦、錫礦、水晶等礦產資源;海南島各地宜于畜牧,牛羊成群,每年可供應香港近千萬人口食用;由于四面環海,陽光照射強烈,海水鹽分厚重,鹽業、漁業資源豐富;海南島還是我國出產橡膠、椰子的唯一地區,橡膠在世界上被廣泛用于汽車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事業。椰子不但可供食用,還可作一種戰略物資。所以,清朝末年,曾紀澤、張之洞曾主張開路鑿險開發海南島。民國初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就擬定在榆林港開辟中國第一漁場,之后伍朝樞、孫陳銘相繼有經營海南的愿望。甚至有美國人擬投資500萬美元從事墾荒,還有英國人擬集資種植甘蔗。所有這一切,使開發海南島以發展實業成為民國政府和民眾的共識。

同時,英占香港后,在遠東的貿易中,香港不僅是太平洋商業的中心,而且是中國、印度、東南亞地區乃至歐美各國對遠東貿易的中繼站,控制廣東甚至中國金融資本和商業貿易的咽喉,使廣東成為其巨大市場,影響了廣州對外貿易的發展。因此,為補救廣東的經濟,抗衡香港,民國政府考慮另辟商港挽回我國利權。海南島物產豐富,有開建商港的條件,有望通過招商投資,使歐亞和南洋的商業集中于此地。果如此,則“廣東和西南各省的繁榮,以及國計民生,當有無涯的發展,這可斷言的。”[7]時人還將海南與臺灣相比較,認為臺灣開化在海南之后,物產也在海南島之下,但經日本人幾十年開發,到民國時已成膏腴之地。民國政府相信海南島經過若干年經營,也必將成為富庶之地。

二、開發聲中宋子文視察瓊崖

海南當時隸屬廣東省,自1929年起,軍閥陳濟棠利用廣東軍政府內部矛盾,取代李濟深獨攬廣東大權,與廣西的李宗仁分掌兩廣實權。直到1936年,兩廣倒蔣未成反生內戰,蔣介石用收買和分化手段,使陳濟棠內訌失敗,離穗赴港。廣東結束了半獨立狀態,還政中央,重歸蔣介石控制。南京政府從陳濟棠手中接管了海南島,廣東省撤銷原來的瓊崖綏靖區委員公署,將全省劃為九個行政督查區,瓊崖設為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區。廣東還政中央后,開發海南島的時機似臻于成熟。

1936年11月,海南文昌縣清瀾商會擬具《開發瓊崖條陳意見書》,呈請廣東省財政廳轉致全國經濟委員會。稍后,軍政部次長兼廣州行營副主任陳誠、廣東綏靖主任余漢謀也致電行政院,認為“瓊崖關系兩廣及國防甚巨,有設特區必要”⑤。

在此背景之下和開發海南的輿論聲浪中,1936年12月2日,“邦國聞人”宋子文返鄉海南文昌并視察全島。這是宋子文第一次返鄉海南,他當時的身份是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作為南京國民政府的要員,加上特殊的政治背景和身份,其海南之行受到外界的極大關注,尤其受到旅居廣東和香港的瓊籍人士的熱烈歡迎。其行程如下:

宋氏一行于11月下旬先行抵達香港,23日,香港瓊崖商會舉行歡迎會,宋子文在會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11月26日,宋子文自香港抵達廣州,瓊崖旅省同鄉會聚會廣州中山紀念堂歡迎。12月2日,宋子文、宋子良兄弟及隨員14人分乘三架飛機從廣州飛往海口,隨行者除了親屬,還有廣東軍政要員、穗港的銀行家及鐵路專家曾養甫。上午10時30分抵達海口,海南各界在海口市中山紀念堂舉行歡迎大會,宋子文、余漢謀相繼演講開發瓊崖之意義。正午,各界設宴為宋等洗塵。當天下午宋子文回到老家文昌,受到踮足等候多時的鄉親父老的熱烈歡迎。歡迎會后,宋氏一行驅車返海口。4日早上,離開海南飛廣州,在海南停留的時間比計劃提前結束了一兩天。

宋子文歷史性的回鄉之行雖然短暫,但卻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使命之旅,在宋氏家族以及海南開發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首先,宋子文返鄉尋根問祖,承載著父輩的教誨,體現了中國人傳統的懷鄉念祖情結,激發了瓊島民眾對海南發展的熱切期望。宋氏家族第一人宋耀如于1875年離開故鄉海南,在海外飄零十年后,1886年1月從美國回到上海,當年夏天回到文昌老家,看望闊別十年的父母,此后直至1918年逝世再也沒有回鄉。距宋耀如回鄉50年后,其子宋子文、宋子良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其桑梓情懷在返鄉的旅途中屢屢表露。20世紀30年代初,有一次宋子文路過香港,瓊籍在港巨商周雨亭、周成梅家族及商界鄉賢們,特意邀請他吃了故鄉特色的文昌雞飯宴。席間彼此暢談鄉情和故鄉海南島有待開發的話題,宋子文就表示想回海南看看。1936年11月,在香港瓊崖商會的歡迎會上,面對原籍父老,宋子文熱情洋溢滿懷感慨地說:“兄弟雖然是瓊州人士,但是從未回過家鄉,許多年來,時時想回去看看,因為沒有相當的時間,總未如愿。今天得許多同鄉歡聚一堂,仿佛已經回到瓊州,精神上覺得非常愉快。”回到文昌當日,他又對歡迎他的各位鄉親說:“兄弟雖是瓊崖人,但是從來未回過家鄉。今天到文昌,得與各位同鄉見面,真是平生最愉快的事情,同時對于故鄉抱有無窮希望。”以“瓊州人”“瓊崖人”自許的宋子文,此趟家鄉之行實現了多年的愿望,的確是非常高興,其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在發言中,宋子文回顧父輩敢于奮斗、遠涉重洋謀生的情景,不無自豪地說:“我們瓊崖人很像歐洲愛爾蘭人,在家鄉無容身之地,只有向外以血汗換衣食,此種不甘坐以待斃、非常冒險的毅力,便是我瓊崖人真正的魄力。”“父親囑咐,做不成人,不能回去文昌認祖宗、見父老,現遵父之囑回故鄉來與各位相見。”宋子文的講話不但表達了對家鄉的親情,更表達了對海南發展的期望,他以自己當天三小時凌空視察全島一周為例,說:“從前辦不到的,現在必能辦到;從前非常困難的,現在輕而易舉,是開發瓊崖最確當最良好的一個比喻。”[8]一席話,激起全場熱烈掌聲,更激發了瓊島民眾對海南開發的熱切期待。

其次,宋子文返鄉之旅,其意義不僅在于回鄉認祖,更在于實現孫中山開發海南的遺訓。民國初年,孫中山就醞釀了開發海南的最初想法。1912年孫中山曾說:“甲午之役,臺灣割讓于日,日人經營十年之久,自鐵道開設,行政教育制度整理以來,昔者磽確之地,今變為膏腴之府,旅行臺灣者,不勝今昔之感。”孫中山在《瓊州改設行省理由書》寫到:“夫臺灣一島,其幅員與瓊州相等,自日本經營后,每年歲入數千萬。倘瓊州改為行省,數年經營之后,其收入必有可觀,無庸疑也。”孫中山也看到海南島在國防上的意義,“夫以中國之大,僅有臺灣及海南二大島。……今臺灣既去,海南之勢甚孤,倘一旦為外國所占領,不僅該島人民受蹂躪之禍,恐牽一發而動全身,即神州大陸亦必受其影響。”[9]1918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開發海南的具體思想,勾勒出以火車、渡船連接海南與大陸交通的最初設想:“于化州須引一支線,至遂溪、雷州,達于瓊州海峽之海安……于海安再以渡船與瓊州島聯絡。”[10]在其《實業計劃》中,孫中山又寫道:“海南固又甚富而未開發之地也。已耕作者僅有沿海一帶地方,其中央猶為茂密之深林,黎人所居,其藏礦最富。”[10]在此前后,孫中山還多次提出海南建省問題,并陳述其理由在于鞏固海防、啟發富源、文化政策、移民墾殖等,這些最早開發海南的書面計劃,在軍閥割據的情況下無法付諸實現,但卻深深影響了后人,也成為宋子文開發海南思想的來源。宋子文在文昌家鄉的歡迎會上說,他的父親曾向孫中山提出“十年之內在中國建設二十萬鐵路”的計劃,可惜志未竟成,他表示要繼承父輩的遺志,投資3000萬元修建環島鐵路。由于交通問題和地理條件限制所造成的落后,正是后來宋子文要全力建設海南交通的認知基礎。他認為,“瓊崖賦有天然的富源,又蘊有毅力的民族”,至今不能發展主要在于三大障礙:第一是治安問題,第二是政治問題,第三是交通問題。宋子文特別重視交通問題,說:“我們知道開發任何區域,最大關鍵,首須解決交通問題。瓊崖沿海,現無海港建設,腹地更無鐵路運輸,兄弟此次與余總司令、鐵道部曾次長、宋廳長、黃專員,幾度討論,已將交通基本計劃,定有辦法,且瓊崖的開發,與全國國防上、經濟上有重大聯系,用各省的財力,來幫助完成交通計劃,一定可以辦到。”他滿懷信心地說:“在最短時期內能夠實現總理開發瓊崖的遺訓。兄弟是瓊崖一分子,從前雖報著開發的愿望,還是僅憑一種理想,今天到了故鄉,覺得腦海中有無限的感動。在奉行總理遺訓之下,和瓊崖同鄉、全國同胞所渴望之中,無論何時何處矢以全力,追隨各位之后,以底于成。”[8]這些話語,使瓊崖人士熱血沸騰,備受鼓舞。正是帶著實現父輩遺訓的決心,宋子文海南之行可謂開發海南之先聲,具有了號角般巨大的號召力和感召力。

再次,宋子文視察海南最重要的目的是規劃海南島的開發與建設。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因國防戰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始關注西部地區的開發,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軍政經界大員都參與了“西北開發”,作為全國經濟界領袖的宋子文也是西部開發的積極倡導者和實施著,并于1934年親自前往西北視察設計甘肅建設事宜,參與了當局“西北開發”的計劃和實施工作。與此同時,在開發海南的呼聲中,宋子文又以其特殊的身份,親自視察海南島,開始規劃海南的開發。

當時的報刊輿論對宋子文即將視察海南進行多方報道,1936年11月28日《中央日報》香港中央社訊稱:“此次宋子文南來,聞對開發瓊崖,負有重要使命。”中央社11月29日香港電稿亦稱:“宋子文夫婦偕貝淞蓀、鄭鐵如,廿九日晚十時乘佛山輪赴省,將會同曾養甫等赴瓊崖視察,開發富源。”宋子文在返鄉的途中,在各場合都介紹他對開發海南的設想和計劃。1936年11月,在香港瓊崖商會舉行的歡迎會上,他論述說:“瓊崖面積有九萬多方里,土地肥沃,礦產豐富,如樹膠、咖啡,椰子尤為唯一特產,其他物品,亦應有盡有。若能盡量開發,實在是我國的一個富源。……如果我們把瓊州開發起來,其地位在南洋之重要,自不待言。”他告訴同鄉:“兄弟在時間上事務上,如果可以分身,擬回故鄉一行,實地考察,做初步的張本。更希望與各位同鄉,共同努力,為桑梓謀幸福,為黨國辟富源,建設一個新瓊州。”[8]在廣州瓊崖旅省同鄉會上,他介紹開發瓊崖的初步計劃有二:(一)由海口至內地及礦山,應有健全鐵路;(二)開放投資。在老家文昌的歡迎會上,宋子文陳述開發南海的大計,如開鐵礦、筑鐵路、建設清瀾港等,并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提出開發海南的三大障礙:第一是治安問題,第二是政治問題,第三是交通問題。

可見,宋子文此行的重要目的是為規劃海南的開發作實地考察。在其隨行人員中,有廣東綏靖公署主任余漢謀、廣州特別市市長曾養甫、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宋子良、虎門要塞司令陳策、第一行政督察專員黃強、廣東銀行總行稽核長霍寶樹、董事李樹芬,香港中國銀行行長鄭鐵如,香港瓊崖商會會長周文治,廣州市府秘書翁桂清等人。軍政要員、穗港銀行家及鐵路專家隨行,是宋子文計劃在海南修建鐵路的實際準備。返回南京后,12月14日,他在接見新聞界時發表談話,認為海南開發計劃最為要者是開辟海港、建筑鐵路,約需經費2500萬元至3000萬元。

宋子文視察海南,一路感受同鄉的殷殷之情,深為感動。他通過媒體表示:“瓊崖十六縣同鄉,在省港及海外各地者頗不乏人,深盼咸以各人經驗與資力,返鄉參加開發事業。本人為瓊人一分子,自當盡力協助。”⑥可以說,宋子文返鄉之行,為海南開發奏響了前奏曲。

三、宋子文對海南島開發的貢獻

宋子文海南之行在當時國內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他運用自已與海南的特殊關系和影響力,在民國海南島的開發熱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海南島的開發建設作出了貢獻。

其一,宋子文視察瓊崖,使海南島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一時間,國內出版了不少有關海南開發的著述和文章,過去被國人棄如敝屣的海南島得到國人全面的認識和重視。輿論對宋子文視察海南的評價和期待都很高,從引導國人認識海南島的地位轉向討論如何開發海南。如潘瀛江的《對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宋子文先生返瓊的希望》、王少平《菲島瓊崖印象記》、張維漢《海南島》等⑦。王少平在《菲島瓊崖印象記》中說:“自我國經委長宋子文氏南來,倡開發瓊崖之議,而孤懸粵海之南,數千年國人認為鯨鱷獞黎之鄉,犵鳥蠻花之域者,遂為中外經濟實業學者之視線之所及。”張維漢在其所著《海南島》一文中寫道:“瓊島今日地位之重要,已非昔比,自宋子文先生視察以后,已引起全國人士之注意。”[8]輿論對海南開發充滿期待,認為“瓊崖已唱出開發、建設的呼聲了,而且這呼聲是中國朝野一致的腔調!事實還告訴了我們:去年底全國經濟界領袖宋子文氏的海南視察,而且聲明以三千萬元巨資充作開發之用,就是開發中的前奏曲。……政府開發海南的決心已具備,開發的資本也有了,相信貨棄于地的海南島,在不久的將來,必會一舉而為中國復興的一條生命線的。”[5]這些評論反映了宋子文視察海南所帶來影響的熱烈程度,開發海南的輿論聲浪由此達到最高點。

其二,宋子文親自參與擬定海南開發計劃,不遺余力推進瓊崖的鐵路建設。繼宋氏之后,各界人士紛紛赴海南考察。在此之前,宋子文提議香港海南商會會長周成泰組織先遣考察組回鄉考察,在港瓊籍商界人士立即響應。1936年11月間,考察組抵達海南,日夜兼程環島考察,草擬出一份環島鐵路策劃報告,準備在宋子文來到海南時當面匯報,以便決策。如前所述,宋子文認為開發海南首先須解決交通,因此,在海南修筑鐵路是他特別予以關注的問題。按照宋子文計劃,隨后應成立瓊崖鐵路工程局,制定環島鐵路計劃。首期東線以臨高為起點,經澄邁、瓊山抵海口,再出文昌經加積、陵水至榆林,全長361公里;二期西線經福山、和舍而至那大,全長67.2公里。在宋子文之后,相繼有政府方面人員如實業部次長程天固1937年5月視察海南;鐵路專家曾養甫會同杭甬鐵道工程處主任張海萍南下,為擬建的環海鐵路主持測量事務[11]。民間瓊籍人士群起響應宋子文的號召,紛紛返鄉組建公司準備開發海南,如郭新等集資一百萬元合組瓊崖實業公司,海南華僑集資一千萬元組建瓊崖華僑實業團。1937年2月,中華棉產改進會擬具開發瓊州島植棉計劃,呈送全國經濟委員會。不久,上海永安公司經理、永安紗場經理郭順考察海南后也決定投資,在海南購地2萬畝試種棉花。由此可見,由于宋子文的海南之行和他的全力推動,國人關注海南島開發的熱情甚高,對海南島的未來充滿了信心。開發海南島乃國之大事,1937年廣州《中山日報》發表社論《開發瓊崖之三種力量》,文章說:“我國政府久有開發瓊崖之計劃,最近中央尤為積極進行,實業部次長程天固日前率領京粵有關系之機構之長官及專家十一人飛瓊崖視察”,“中央政府之開發瓊崖事宜,確具絕大決心,集中資本,廣攬人才,并限期完成鐵道之建筑及港灣之開辟,此乃國人周知之事實。”[8]

在開發海南島的計劃當中,由于宋子文的影響,推進最快的是鐵路建設計劃。1937年5月22日,實業部召集交通、鐵路兩部及全國經濟委員會代表會商瓊崖各種建設事項,決議特許設立廣東鐵路公司,予以在瓊崖境內筑路開礦及開發事業的特權。6月10日,鐵道部就提出了《瓊崖鐵路計劃》,內容包括:路線經過地點,路線測勘情形,工程計劃。很快,廣東省建設廳長楊澄波宣布瓊崖建設計劃,稱敷設鐵路之款將向英國借貸。所有交通機構及改造馬裊港之所需,由國府、省府、南洋僑團三方面分擔。不久,又宣布瓊崖建設資金以中國為主,一億元中,外資約占40%。向英國所借款項,用于購定機械材料⑧。至此,瓊崖修筑鐵路計劃幾近完成。王少平在《菲瓊游記》中這樣記載:“廿五年(1936)宋經委長到瓊視察以后,政府對于建設海南,頗見積極。故馬裊港,已實行測量開為商港,而環海鐵路,其起點亦在斯地,將來落成,水陸交通,均臻便利,成為南中國之最良商港,海南島之中心要地矣。”[8]如不受隨之而來的戰爭影響,海南的鐵路建設是極有可能很快完成。

再次,開發海南的舉措刺激了海南設省之議再次提出。孫中山先生在民國初年開發海南的計劃中多次提出海南建省問題,并陳述其理由在于鞏固海防、啟發富源、文化政策、國內移民、便宜行政等[9],但在軍閥割據的形勢下難以實現。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曾有海南改省的議論。隨著海南島國防地位、經濟地位被國人所認識,在籌劃海南島開發的形勢下,軍政部陳誠首先從國防意義提出:“瓊崖關系兩廣及國防甚巨,有設特區必要。”同時,廣東省主席余漢謀也聲請在瓊崖劃置特區,直接由中央管轄。1937年5月3日,國民政府行政院舉行了第一次“瓊崖劃設特區討論會”,會上,內政部專門報告了1932年海南籌設特區的經過,提出兩項討論議題:(一)瓊崖劃區制度問題,以行政系統應屬于廣東省政府,國防建設應屬于中央;(二)瓊崖設特區,長官以軍事資歷最深人充任。同月下旬,國民政府各部再次召開聯席會議,討論瓊崖設立特區事宜。經過反復斟酌商討,并會同全國經濟委員會參照西北先例,就海南設特區后行政、鐵路、公路、航運、商港、水利、實業等方面提出了較為翔實可行的計劃。至于行政問題,各方均認為瓊崖設特區行政長官應以軍事資歷最深人員充任,以突出其軍事地位的重要[8]。宋子文是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可以想見他在其中所承擔的責任。6月18日,就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前半個月,宋子文又率領財政金融官員及專家陳行、貝祖詒、戴銘禮等十余人到廣州,整頓粵桂金融及計劃開發海南。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海南改設特區及諸項開發建設事業在炮火聲中遂告中止。民國海南開發的熱潮在大敵當前的嚴峻形勢下迅速退潮,成為歷史上短暫的一頁。

結 語

自晚清以來,一些有識之士先后提出開發海南島的設想,宋子文遵照孫中山的思想及其父親的理想,竭盡全力實現開發海南的愿望,并為此作出了貢獻,1936年宋子文的返鄉之行,是實現孫中山先生遺訓的使命之行,已超出懷鄉認祖的意義。宋子文運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社會影響,發出了民國開發海南的先聲。作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的宋子文,親自赴海南實地視察,籌劃海南開發建設事宜,實際制訂開發建設方案,并推動海南鐵路建設計劃的實施,在海南開發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注釋:

①吳景平、郭岱君:《宋子文與他的時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其他著作有吳景平主編:《宋子文與戰時中國(1937—1945》,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吳景平主編:《宋子文生平與資料文獻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陳永祥:《宋子文與美元外交》,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楊青:《宋子文家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相關文章主要有:鐘一:《1936:宋子文還鄉海南的前前后后》,載《海南日報》2009年4月13日;馬振犢:《宋子文與西部開發》,載吳景平主編:《宋子文生平與資料文獻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③陳獻榮:《瓊崖地位的過去與現在》,載《東方雜志》,1934年4月,第125-129頁。

④即1936年9月3日,日本人中野順三因被疑為間諜而在北海被中國民眾毆傷致死。事件發生后,日本海軍命駐上海及青島的多艘驅逐艦南下北海,進行武力威脅。日本駐華大使向南京政府提出嚴重交涉。12月30日,中日雙方達成中國政府付給中野遺屬撫恤費3萬元的協議,事件遂告結束。

⑤王鵬:《抗戰前的海南開發計劃》,《民國春秋》1997年1期。

⑥馬振犢:《宋子文與西部開發》,載吳景平主編《宋子文生平與資料文獻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09頁。

⑦其他文章如蕭世偉:《海南島的開發》,載《社會知識》第1卷第1期,第56-64頁,1937年5月15日;日火:《開發瓊崖的總檢討》,載《實踐月刊》1937年第 1卷第 2期,1937年 7月 10日,第21—29頁;林朝杰:《海南島的展望》,載《新生活月刊》,1937年第5-6期,第88-99頁,1937年5月,等等。

⑧馬振犢:《宋子文與西部開發》,載吳景平主編《宋子文生平與資料文獻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111頁。

[1]班固.漢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001.

[2]蘇軾.蘇軾文集:第2冊[M].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707.

[3]何絳.平黎立縣論[M]//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六).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3167.

[4]方秋葦.日本覬覦之海南島[J].東方雜志,1937(2):23-29.

[5]蕭世偉.海南島的開發 [J].社會知識,1937(1):56-64.

[6]張俊德.瓊崖開發與西南國防[J].邊事研究,1937(1):59-63.

[7]陳獻榮.瓊崖地位的過去與現在[J].東方雜志,1934(4):125-129.

[8]鐘一.1936:宋子文還鄉海南的前前后后[N].海南日報,2009-04-13.

[9]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研究室,合編.孫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0]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研究室合編.孫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1]中央社杭州.瓊州擬建環海鐵路[N].越華報,1937-03-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99视频在线免费|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538国产在线|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91免费片| 偷拍久久网| 国产亚洲精品yxsp|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欧美精品高清|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国产激情影院|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蜜桃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在线国产欧美|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天天色| 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538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1福利在线看|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成人一区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国产欧美日韩18|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97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免费|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18在线|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精品久久|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