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奎
(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重慶 400000)
引言:城市規模的擴張及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居住區的園林景觀種植非常普遍,既可以美化環境又可以提高居住舒適度,同時還能夠凈化空氣,因此城市居住區的景觀種植需要滿足兩個方面的需求,一個是城市居住的觀賞需求,這方面需要景觀設計實現,另一方面是城市環境改善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因此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以及職務的種植搭配問題需要高度重視,對此進行研究意義重大。
當前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以硬景觀為主,也就是水泥、雕塑類的景觀,這種景觀過于生硬,無法給居住區的居民長期的舒適感,而部分軟景觀比如植被類的景觀雖然也存在,但是由于細節處理不當,導致景觀過于粗糙,無法實現精致的美感效果,因此居住區的植被景觀在設計上一定要注意細節的處理。
植被合理的搭配能夠在空間上表達一種美感,但是當前植被的空間搭配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在設計上對植物的搭配不夠重視,導致搭配出的景觀缺乏美感或是難以長期維護,另一個是植被的搭配在生物學上不合理,導致下部的植物枯萎或是無法正常生長,這樣最終也會導致景觀的損壞;第三就是植物搭配方面過于單調,無論是顏色還是植物特征都不夠豐富。
當前,大多數居住區的物業部門都重視植被的種植,但是植被景觀種植完成后就不再管理,導致景觀逐漸的被破壞,植被逐漸死亡,最終景觀種植變成了廢棄物,這種景觀養護方式無法長久的改善居住區環境,因此必須規范景觀植被的養護,確保景觀的環境改善效果長期存在。
居住區景觀植物的配植目的在于為居住區提供更長久和更具有生命力的景觀,主要方式是通過不同層次的植被進行穿插種植來實現空間上的美感,通過不同季節和生長周期的植物進行穿插種植來實現時間上的美感,這樣可以形成更為豐富多樣的居住區景觀植物觀賞區:
建筑間綠地種植景觀是居住區景觀的重點所在,在配植方式的選擇上既要考慮時間變化對景觀的影響,又要考慮到景觀的空間層次感和實用性。
(1)宅間綠地植被層次配植。宅間綠地可采用以下的配植方式:普通花卉如菊類、鼠尾草等作為第一層次,團狀灌木如碧桃,榆葉梅等為第二層次,豎形灌木如玉蘭及低矮塔形常綠喬木作為第三層次,小喬木和大喬木作為最后一個層次。
(2)建筑物周圍植物配植。建筑物的外在形狀是固定不變的,因此需要變化的植被來與之搭配,從而改善居住區建筑群落的感官效果,建筑物周邊的植物主要選擇線條柔和的植被,同時避免選擇長青類植物,這樣可以利用季節的變化來獲得景觀的活力釋放效果。在形體較大、視線開闊的住宅附近,布置樹枝粗壯的圓冠闊葉喬木或高冠闊葉喬木,如雪松、元寶楓、白蠟等;在細致精美的住宅四周,要選栽姿態雅致、色彩鮮艷或芳香的樹種,墻角等處配植的植物要層次豐富,品種多,在拐角處、景墻小品邊緣可以用花灌木破除建筑的棱角感。
居住區內部道路的兩側一般都會設計落地式路燈和裝飾因此在考慮美觀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夏日遮蔭和冬日不造成大面積陰影的情況,既可以美觀又可以服務居民生活,最終與硬景觀搭配形成居住區景觀系統。
道路兩側的景觀種植主要考慮水土保持和景觀的持續性、實用性,道路兩側的景觀主要用于遮蔭和行走觀賞,因此主要種植較高的植被,并在喬木中間穿插種植灌木等植被。地被植物以點綴為主,布置在灌木之前或之間,形成第一層次,修剪的球形灌木作高低錯落組團為第二層次,彩葉植物與綠葉植物相搭配,球形冠樹種與長形冠樹種搭配,此配植方式充分利用植物株形態及色彩之間的差異,形成錯落的變化景象,從而形成豐富的視覺景觀。
居住區一般都會有大型的廣場類休閑場所,公共區域的植被搭配需要著重考慮觀賞性,比如用小面積草坪搭配灌木、喬木,從而形成空間上的豐富感官效果,或者利用不同顏色的景觀、不同季節的景觀進行搭配,以實現景觀色彩上的豐富,一般選擇長青類植物,也可以選擇季節性變換的植物,從而形成季節主題的景觀。可在組團之間留出一定面積的草坪,同時,小面積的草坪給人以開闊的視野,可以適當的拉開景觀的尺度,隱約中可通過草坪透視遠處的美景。
通過對現有的居住區景觀種植區域進行調查發現,種植的苗木越珍貴、苗木對環境的變化越敏感,其維護成本就越高,因此在進行景觀植物種植時,還需要考慮到后期維護的成本支出及可行性,不要盲目的引入不適合當地環境或者在當地成活率低的物種,以免后期維護成本過高或者景觀植物死亡率過高。在后期的養護過程中,要注意的就是根據季節變化進行針對性的養護,以確保景觀植物的成活;避免病蟲害侵害到景觀植物;最后還需要從觀賞角度對景觀植物進行修剪。
結語:對于城市居住區而言,植物的存在是改善居住環境和實現生態平衡的最佳方式,因此居住區的景觀種植意義重大。但是在居住區的景觀種植選擇上,既要考慮居住區美觀的需要,又要考慮到區域性植物特點及本土植物特征,從而確保植物的種植既美觀又能符合地方自然生態環境的需求,同時也避免不合理的種植帶來的成活率低、病蟲害嚴重等情況。綜上可知城市居住區景觀種植當前存在著諸多問題,無論是設計階段還是種植與養護階段,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執行,以確保景觀種植發揮應有的效果。
[1]朱廣慧,曹春燕,周白華.蘇州居住區人工植物群落配植分析與優化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2 (12):168-171.
[2]羅紅安.居住區綠化景觀規劃的設計原則和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11 (13):7605-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