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力格圖
(內蒙古阿巴嘎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內蒙古 01200)
傳統手工會計歷史悠久,而會計電算化的歷史不到七十年。會計電算化首先從西方發達國家興起,初期發展較慢,主要職能限于職工工資的核算、現金收支與原材料的清算等簡單的會計實務。上個世紀70年代后,計算機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相應地網絡技術、數據庫管理系統開始應用于企業財務處理,這給會計電算化帶來了蓬勃的發展動力。上個世紀80 代開始,我國會計電算化開始興起,經歷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階段,最終實現了與企業其他信息模塊結合,但總體來講,發展仍不平衡,一些企業尤其是那些大量的小微企業還固守傳統手工會計記賬方法,已不能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
無論是會計電算化還是手工會計,它們都是為反映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現金收支、財務運營情況,都是為了加強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可以說詳實的會計信息能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從這一點來說它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會計方法是從多年來的會計工作中總結出來的,而會計理論來源于會計實踐,是會計學科的結晶。無論是傳統手工會計還是會計電算化都遵循基本的會計理論和方法,對企業財務運用“借貸平衡”的原理、采用復式記賬方法編制會計分錄、計帳并對財務信息進行處理,形成會計報表。
傳統手工會計和會計電算化都需要首先收集原始憑證,并將信息進行輸入和存儲,之后對輸入的財務信息進行整理,如分類、排序、計算、統計。最后對所有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并形成文本并提交。
企業運營要遵循企業法,同理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也要遵循會計法和會計準則。無論是傳統手工會計還是會計電算化,會計從業人員都必須在國家會計法規和會計準則的約束和監督下開展工作,并盡可能減少漏洞和失誤,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
無論是傳統手工會計還是會計電算化都需要對會計資料進行存檔,形成會計檔案。大量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組成的會計檔案是企業重要的史料和證據,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進行裝訂、保管。即使會計的檔案的銷毀也要依法進行,不能隨意處置,否則還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尤其是會計電算化改傳統的紙制介質為磁性物理材料,復制很容易,但損毀和消失也變得輕而易舉、甚至是防不勝防,對會計檔案的安全保管要求也更高。
傳統手工會計在進行會計科目的設置、開設總賬等初始設置時較為簡單易行。會計電算化則相對較為繁鎖,不僅需要一定的硬件要求、軟件要求,還要考慮權限、會計科目及代碼的設置,還需要對初始余額的錄入、數據來源公式、報表的名稱、格式等進行定義。
傳統手工會計將賬戶分為總賬和明細賬。科目的設置和使用一般為中文,可將明細賬設置到三級科目。同時為了滿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可以開設輔助賬戶。而在會計電算化中,由于財務軟件已做好編程,使用科目只需輸入相應的代碼即可,中文名稱則可省略不用輸入,打印時卻可以全面顯示,減少了工作量。
在傳統手工記賬中,明細賬使用活頁式賬簿,日記賬和總賬訂本式賬簿。而會計電算化全部通過計算機輸出,不可能訂本的。如果需要訂本,則需要對一段時間的會計資料進行整理和裝訂。傳統手工會計對錯帳更正也可因需要選擇其方法,比如賬務記錄完成后發現科目或金額錯誤,可選擇紅字更正法。如在登記賬簿時發生的錯誤,而編制的記賬憑證沒有錯誤,此時可選擇劃線更正法。如憑證上記錄的金額小于正確金額,可采用補充登記法。此三種情況則不可能在電算化中實現,如發現錯誤,必須使用“更改憑證”,以便留下操作記錄備查。
傳統手工會計采用分散收集、分散處理和重復登記的操作方法,利用不同的會計核算形式,如記賬憑證、科目匯總表、匯總記賬憑證等核算形式。在形式的選擇上主要是依據會計業務的繁簡和管理上的需要。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不可避免地進行重復轉抄和重復計算,這是傳統手工會計的根本弱點。
我國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必須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現代企業制度,而會計電算化已是其必不可少的制度之一。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會計電算化,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資金風險和經營風險。企業應該大力推行會計電算化,提高企業員工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與會計軟件開發科研機構緊密合作,降低影響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一切不利因素,為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同時,通過比較我們也必須看到,傳統會計比之于會計電算化也有其自身的優點,如可節省投資,不需要購入計算機、打印機等硬件設備;會計人員計算機素養要求不高,只需要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實務的會計人員即可實現等。對于我國現有的大量小微企業,傳統會計還將在一段時間內存在,這是與其發展相適應的。可以說,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財稅管理部門的要求,全面推行會計電算化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1]李保芳,李光華.淺析會計電算化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J].中國農業會計,2008 (4):56.
[2]黃體云.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J].審計與理財;2009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