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春 趙曉靜
(東北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一部有關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之作。毛姆運用獨具特色的筆觸刻畫了女主人公凱蒂在經歷多重生活磨難后最終擁有較強女性意識的女性形象。小說通過對凱蒂的出身,婚姻,愛情,異鄉經歷的描述,反映出她深受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的影響。在經歷失敗的婚姻及無果的愛情后,凱蒂對人生價值產生了深刻認識,這展現出她的女性意識,表達了她追求女性自由,掙脫精神枷鎖的渴望。本文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凱蒂女性主義意識的覺醒及原因,進而對女性追求精神成長進行有價值的思考。
小說的寫作背景是英國殖民時期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沒有地位,她們沒有社會身份和女性意識。出身于這個時代的一個冷漠家庭中,凱蒂同樣沒有女性意識。她同當時大多數女性一樣愛慕虛榮,追求物質,渴望嫁給經濟實力強的男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凱蒂已經到了25歲,還是單身未嫁。賈斯汀夫人怒不可遏,經常毫不留情地給凱蒂臉色看”。她受夠了外界給她的壓力,她想擺脫這種困境。直到瓦爾特對她表達了愛意,她毫不猶豫地嫁給了他。這反映她對現實已經開始覺醒,她厭惡這個社會讓她處在人生的漩渦中。她想馬上從中掙脫出來,所以她嫁給了缺少了解的瓦爾特,因為他會給她帶來新的生活。婚后隨他去了香港,遠離家鄉,凱蒂并沒有傷心和不舍,反而很興奮。她認為來到香港可以讓她完全地逃離家庭和社會帶給她的折磨。凱蒂對現實的覺醒是她心路歷程的開端,這種覺醒讓她渴望擁有更多她想要的東西。
凱蒂對婚姻的覺醒是她女性主義意識的一個重要標志。婚后的凱蒂發現瓦爾特是個冷漠無言,自制害羞的人,他們徒有夫妻之名。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她同瀟灑的查爾斯墜入愛河。知道實情的瓦爾特沒有當場揭穿他們,但是凱蒂一直惴惴不安。妻子出軌對丈夫來說是極大的侮辱,傳統的觀念讓凱蒂陷入兩難境地。凱蒂心中有對愛情的向往,她愛查爾斯。事后凱蒂對瓦爾特坦白“我嫁給你純粹是個錯誤,我萬不該如此,我太傻了。我一點也沒關心過你。我們之間沒有一絲一毫的共同之處”。她對愛情的渴望不僅是因為她失敗的婚姻,更多的是因為她想擁有美好愛情和幸福婚姻。就算是出軌這種不光彩的事,她也要勇敢追求心中渴望的愛情。這反映了凱蒂在婚姻上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要追求建立在愛情基礎上的婚姻。當時英國社會,結婚雙方是否有感情基礎并不是結婚的第一要素,女性認為只要嫁給經濟實力強的男人,她們就會擁有幸福的婚姻,這也是當時社會女性的一種人生追求。凱蒂的失敗婚姻正是因為彼此沒有感情基礎,她想要愛情基礎下的婚姻。凱蒂對婚姻的認識是她女性主義意識覺醒的重要一步。
女性應該敢于追求美好的愛情,無論擋在她們面前的障礙是什么。在愛情上,女性有自己的權利,不受家庭和社會的干涉制約。女性要得到愛情和婚姻上的自由,從男性權威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凱蒂對愛情的覺醒是她女性意識的另一表現。面對失敗的婚姻,她沒有絕望,而是同查爾斯熱烈相愛。名義上,她是瓦爾特的妻子,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毫不猶豫去做。凱蒂和瓦爾特的談話反映出凱蒂的態度,她堅持自己的做法,同時也表達出自己有能力去追求愛情,這反映她具有女性的獨立意識和自強自信。雖然凱蒂作為妻子對丈夫不忠,但她對女性自由和愛情的追求卻是一種進步和覺醒。
她全心全意愛著查爾斯,她相信查爾斯除了她其他的都不想要。她堅信她和瓦爾特離婚后會嫁給查爾斯,但查爾斯為了前途,拒絕和多蘿西離婚,并明確告訴凱蒂“一個男人深愛一個女人,并非意味著他就希望下輩子和她一起生活。即使當一個男人愛上了你,他說的話是不能字字當真的。不論哪種情況,我的選擇都將是讓多蘿西陪在我的身邊”。凱蒂對查爾斯絕望,她不僅痛苦,又多了一分對他的怨恨。在殘酷的事情面前,凱蒂幡然醒悟,對查爾斯說道“我一直以為你愛著我,其實是我犯的愚蠢的錯誤,你除了自己根本不會愛別人,為了保全自己,你會毫不憐惜地犧牲掉我”。她對自己勇于追求愛情卻沒有得到善果感到遺憾,同時對自己深愛的人卻如此對待自己感到絕望。在低落情緒下,她同瓦爾特一起去了生存環境危險的湄潭府。
在湄潭府,凱蒂沒有被困難和苦難嚇到,這也是女性意識的體現。“不過要說最令她心有所感的還是那些修女”。她主動去修道院做事,“凱蒂發覺修道院內的工作讓她的精神煥然一新”。她和修女們一起發揮女性的力量幫助當地受苦受難的人們。這反映出她擁有獨立的女性自我和生活目標。凱蒂對人生價值的覺醒是其女性主義意識的另一標志。在當時的英國,大多數女性都依靠丈夫,在男性權威下,女性沒有性別身份。女性純粹是男性或男性家族的財產和工具,俗法教規都對女性嚴加管束,不可能給她們自由表達的機會[1]338。但是凱蒂在經歷了失敗婚姻和無果愛情后,尤其是在湄潭府的經歷讓她對女性人生價值有了獨到的見解。“凱蒂有種奇怪的想法,她感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沒完沒了的工作占據了她的心思,在和別人的交往中,她接觸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觀念,這啟發了她的思維。她的活力又回來了,她感覺比以前更健康,身體更結實”。她認為女性要有自己的理想,用思想指導行動,進而實現女性的人生價值,而不是作男性權威的附庸。
凱蒂對人生價值的見解體現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應有自己的社會身份和獨立人格。深受修女們的影響,凱蒂認為女性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應該從浮華的物質世界中走出來去追逐心中的夢想,折射出女性獨有的溫柔和魅力,實現人生價值。凱蒂的這種思想深刻地體現了女性偉大的精神覺醒。
能夠看清現實的丑惡體現出凱蒂獨立思考的女性意識,這種意識的形成與凱蒂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有關。凱蒂在拜金社會的一個感情冷漠的家庭中長大,母親是物質至上者,父親是寡言少語的人。凱蒂卻因遲遲未嫁人,讓她對原本想嫁給經濟實力強的男人的夢想徹底失望。她開始獨立地思考自己的處境,認清了現實的丑惡面目和家庭的冷漠氛圍。
對婚姻和愛情的覺醒主要是因為凱蒂有對美好愛情和婚姻的向往。凱蒂不愛沃爾特,她的婚姻是失敗的。她認為愛情和婚姻需要雙方的感情基礎,她和沃爾特沒有感情基礎。她愛上了查爾斯,且希望和他結婚。但因為查爾斯的自私,他們的愛情雖熱烈但沒有結果。她對此認識到女性要愛值得自己愛的人,愛上自私自利的人終究是沒有好結果的。
凱蒂對人生價值的覺醒深受修女們影響。修女們在修道院幫助受苦受難的人們,“她們放棄了一切,她們的家,她們的祖國,她們的愛,孩子,自由”。她們愿意用一生祈禱和幫助世上受苦的人。凱蒂在她們的身上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認識到女性要有自己獨立人格和人生理想,而不是把男人和金錢當做自己一生的追求。
本文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了女主人公凱蒂女性主義意識的覺醒及原因,她經歷了家庭的冷漠無情,婚姻的失敗結局,愛情的無果而終,苦難的百般磨練后,最終鑄造了獨立的女性人格,認識到女性要自主,堅強,有理想。她對社會現實,婚姻,愛情和人生價值的深刻認識都是她女性主義意識覺醒的表現。女性要擁有女性主義意識,要追求精神覺醒和成長。
[1]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