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調
(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 上海 201203)
不合格品控制是民機研制質量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飛機構型控制的重要內容,更是確保飛機符合預期指標的重要方面。
在飛機的設計、制造、試驗試飛、交付運營過程中,不合格品的產生除了飛機本身存在的設計缺陷外,更多的是在生產制造過程的失控而導致飛機零部件不能滿足預期的要求。不合格品一旦被裝機,將會直接影響到最終交付飛機的質量,甚至會影響到飛行試驗和終端客戶使用中人、機的安全,因此我們要重視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也要把它作為質量管理工作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抓好,以確保民機研制的成功,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民用客機以取得項目的商業成功。
不合格指不滿足規定的要求,意為一種或多種質量特性偏離了規定的要求或缺少上述特性或要求。可以這么說,任何具有一項或多項品質不符合設計圖紙、技術規范等要求的產品、器材、零部件都叫不合格品,涉及到設計圖紙的缺陷或不完善,不符合要求的航材、外購件、外包件、在制品、零部件及大部件等。
在AS9100標準中對不合格的控制提出了要求:“組織應確保不符合產品要求的產品得到識別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預期的使用或交付。應編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規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處置的有關職責和權限。”標準中還指出對不合格品要進行識別、記錄、隔離、評審和處置,并保持不合格的性質以及隨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記錄,包括讓步批準的記錄等。
對于標準的理解,不合格品的評審首先對要不合格品的狀態予以鑒別、分類,確認不合格品的缺陷類別以及產生的原因和采取必要的措施,而鑒別不合格的依據是設計圖紙、規定技術類文件、制造工藝文件和質量控制文件,除了現場捕獲到的不合格品單個樣本外,必要時還要追溯到原材料、庫房件及其他已裝機的產品等,經過鑒定后就應迅速對不合格品發生的范圍加以控制,并將不合格品與合格品、在制品嚴格隔離,做好標識,防止其預期的使用和不合格的再次擴大,以待不合格品做出處理。
XX型號民機項目的研制采用的是多國協作、國內異地參研的模式,其中包括多家國際一流企業構成的系統供應鏈和數家國內主參研單位,多地管理、多方協作和緊張的研制進度給不合格品的控制帶來了諸多的難點和不便之處。如各參研單位的管理模式不同、工藝水平不同、生產能力不同、技術/管理人員素質不同等因素,出現了部分參研單位對偏差描述含糊不清、原因分析不準確、糾正措施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導致糾正措施不能起到持續改進的功效,也沒有從體系全方位的角度查找薄弱環節,追根溯源,治標而不治本,導致同樣的不合格重復發生,形成了到處“救火”的局面,培養出了一個個強救火的消防員,卻出現了一個執行弱的不合格品控制體系。如何才能做好該型號的不合格品控制呢?需要從管理方面入手,不斷完善不合格品控制體系才是關鍵。
在型號的立項之初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不合格品控制管理體系,發布《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規定》以保證項目研制的正常運行和產品質量,包括了不合格品審理系統涉及到的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MRB)和糾正措施委員(CAB),以確保不合格品標識隔離、不合格記錄、審理處置,特別是原因分析和糾正措施的有效運行。因此,不合格品的處理需要建立在一個健全的不合格品審理體系下,才能很好的規避不合格品裝機帶來的各種風險和潛在隱患。同時,為了提高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效率,該型號由前期的不合格品紙質流程進化到了電子化平臺的開發,而這僅僅是不合格品流轉方式的改變,電子平臺僅僅是工具而已,關鍵還是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良好的工作運行。
在規范的控制和管理體系的建立只是不合格品控制好的前提,關鍵還是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良好的工作運行,要讓制度落地。只有在領導重視和全員參與的重要基礎上,嚴格按照文件規定的要求執行,在處理不合格品上體現定位準確、機理清楚、問題復現、措施有效、舉一反三的歸零要求。同時,質量人員要融合到設計和生產技術團隊中,讓質量要素下沉,發揮全員作用,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各個環節工作人員的素質。
現代質量管理活動中,需要應用各種數理統計技術方法,不合格品的控制當然也不能例外,統計技術成為不合格品控制與管理的一項重要因素。在AS9100標準中也規定了組織應確定、收集和分析適當的數據,以證實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不合格品的控制與管理也應通過各種數理統計技術方法分析過程和產品特性趨勢的相關數據。
抽取該型號飛機在研制連續的3000份不合格品控制表單進行統計分析,發現90%的處理結論是原樣使用和返修,超差基本都集中在零部件的尺寸超差、孔超差以及裝配過程的超差,主要原因以操作者操作失誤、工藝技術、工裝錯誤、設計缺陷等,而這些數據的分析為提升產品的設計質量、制造質量、人員培訓等提供了很好的改善信息,以不斷完善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過程。
在該型號飛機不合格品控制過程中,不合格品的評審和處置的重點是不合格品的可用性和處理方案的可實施性,即根據不合格帶來的影響程度來判定后續的產品的加工和使用要求,最終給出原樣使用、返修、返工或是報廢的處理結論。對于可能影響飛機的適航性、安全性、性能、重量(對于重量因素較重要的零組件)、使用壽命、可維護性或可互換性產生不利影響的不合格,以及對接口、符合性驗證試驗、試飛有影響的不合格處理應特別慎重,我們把這類不合格定義為較大偏離,應由具有權威的授權MRB和有關方面人員進行充分討論后才能決定。
對于不合格品的最終處理結論是原樣使用或是返修的,MRB在處理時需要從嚴掌握,需寫明原樣使用的理由和返修需要的步驟,因為這兩種情況都是以降低零部件的技術要求為前提的,這很有可能會造成飛機在運營過程中的質量損失。民用飛機作為航空產品的主導產品之一,這種處理結論還必須得到CAAC的批準,才允許被執行,決不能草草了事亂下定論。
更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不合格品都可以讓步使用或放行。當產品的某些特性不合格將導致人、機的不安全時,是絕對不允許讓步使用或放行的。民用客機更是一種特殊的產品,不合格品的裝機使用直接影響到飛機運營中人、機產的雙重安全問題,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XX型號飛機的研制,不論從設計能力、制造能力和管理創新,甚至全球采購商業技術合作的模式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和考驗。這對不合格品控制也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阻撓不合格品控制的幾大難題解決方法基本落地,不合格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管理。
提醒一句,質量管理和不合格品控制工作體現的是領導作用和全員參與,而不僅僅是質量部門的事,在產品實現過程的相關人員都應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眼睛向內,絕不能一出問題便互相推委,也盡量避免長官意志、主觀意識和人情關系等不良因素干擾不合格品的處理工作,以免影響飛機的最終質量而造成不應有的人身和經濟的損失。讓我們的素質體現在飛機的每一次航行和飛機的每個細節,讓我們的良心和飛機的生命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