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玲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關鍵,加強職業培訓是世界各國解決就業問題的通行做法。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的專門要求,凸顯職業培訓工作在促進就業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陜西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強職業培訓,對促進就業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十分重要。我認為,提高職業培訓質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作。
(一)加快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重點在從三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對象范圍實現廣覆蓋。要以高校畢業生和未繼續升學的城鄉初高中畢業生等新成長勞動力、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困難企業在職職工、退役軍人等群體為重點,進一步突破城鄉、區域、戶籍限制,努力將政府補貼培訓范圍覆蓋到城鄉有就業愿望的全體勞動者。二是,培訓手段實現多形式。要進一步創新培訓形式,大規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大力推進與就業緊密結合的定向、定崗、訂單式培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培訓內容實現多層次。要根據勞動者職業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技能水平的需求,建立初級、中級、高級以及技師和高級技師的職業技能培訓,構建終身職業培訓體系。
(二)著力解決工作中的關鍵問題。一是,解決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問題。近年來,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下,建立起企業新技師培養、新入職員工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組織開展企業崗位練兵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推進企業職工培訓工作,但仍有一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對職業培訓工作重視不足。我省要進一步探索推進企業職工培訓的措施,落實新入職員工培訓補貼政策,加大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力度,加快在企業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步伐。二是,整合職業培訓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目前,不同部門通過大致相同的培訓機構實施著各式各樣的培訓,重復培訓、培訓質量不高現象時有發生。我省要抓住黨和國家加強職業培訓工作的機遇,整合職業培訓資源,建立統一的職業培訓信息網絡,統籌職業培訓安排,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效益。三是,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發揮就業政策對職業培訓的引導作用、發揮表彰政策對職業培訓的激勵作用,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培訓的帶動作用,發揮職業技能鑒定對職業培訓的促進作用。
(三)確保職業培訓效果和資金安全。一是,加強職業培訓機構的規范管理,繼續完善培訓機構的年檢制度,合理規劃全省職業培訓機構、技工院校的布局,在加強服務管理上下功夫,防止培訓機構和技工院校過多過濫。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機制,以公開認定方式選擇優質培訓資源承擔政府補貼任務,加強培訓全過程監管。二是,實施培訓項目化管理,提高職業培訓管理水平。提高職業培訓效果,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來實現,將以定點學校定點專業管理方式轉變成定點學校定點項目管理方式,提高培訓效果可評價性。三是,加快使用職業培訓補貼實名制管理信息系統,對承擔培訓任務的機構及培訓人員進行實名制動態管理,進一步規范職業培訓補貼業務流程,提高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四)要不斷提升職業培訓實施能力。加強職業培訓基礎能力建設和技術支持工作,是做好職業培訓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強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已在全省依托技工院校建立起30 余個公共實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作為公共培訓服務體系的重要平臺,體現著政府在職業培訓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主導作用,實現了職業培訓資金投入集約化、培訓資源最優化、社會效益最大化和技能鑒定標準化。要進一步推動以市級政府為主建立的公共實訓基地,爭取每個地級市建立一個面向全社會提供公益性職業培訓和鑒定服務的公共實訓基地。二是,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加大高技能才培養力度。積極推進院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工作,使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從知識教育向能力培養轉變、從課堂教學向生產教學轉變,從專業教學向崗位教學轉變,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訓質量。鼓勵技師學院加大預備技師培養,落實預備技師培養補貼制度、就業服務制度,改進職業資格鑒定考核方法。
(五)要以培養更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隊伍為方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這就必然要求更加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培養一支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隊伍。實施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必須與培養更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隊伍相結合,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方向。
[1]李偉勝.學科教學知識(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對教師教育的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09(02).
[2]董吉賀,王俏華,歐陽林舟.職后培訓中教師所處困境解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