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瀅
(金陵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00)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早期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少年兒童的閱讀學習能力、鑒賞能力、開發其智力,更能夠有效幫助青少年兒童了解和適應社會。因此,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世界各國對于青少年兒童的閱讀推廣工作都已經越來越重視,不斷尋找各種突破方法。
在美國,公共圖書館通過舉辦“看書得獎”閱讀推廣活動,設置獎勵的措施來激起大家的閱讀興趣。在學校里,老師也會規定學生每天必須讀至少20分鐘的經典名著,并且需要家長每天監督記錄、簽字。為鼓勵更多的青少年來圖書館,圖書館館員會設置一些提升閱讀能力所設計的活動計劃,通過這些活動,來自不同地方的青少年與圖書館館員一起參與體驗閱讀的樂趣。
在英國,公共圖書館不但免費向公眾開放,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館員主動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服務,借此鼓勵讀者參與閱讀,尤其關注青少年閱讀方面并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英國的家庭教育同樣鼓勵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營造濃厚的家庭讀書氛圍。每年公共圖書館、學校、書店所舉辦的慶祝活動就有1000余項。每年出版社會根據評比列出部分優秀書目,向青少年推薦有趣讀物。此外,出版社還會提供一些閱讀活動建議,供圖書館、書店或者學校參考。
2.1.1 幼兒的閱讀推廣
幼兒閱讀,是指學齡前兒童閱讀,主要是兒童憑借色彩、圖像、文字等并借助于成人形象地讀、講來理解讀物、獲取信息的一種行為過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在品德教育和習慣培養方面,家庭教育遠遠超過社會和學校教育。父母對讀書的態度和行為對兒童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兒童經常看到父母從閱讀中獲得樂趣,自然也喜歡閱讀。但是家庭閱讀中存在的弊端就是圖書量少,并且缺乏合理的閱讀引導和閱讀計劃。因此,通過在在公共圖書館設立專門的親子閱讀室,不僅可以為親自閱讀提供良好的平臺和環境,更能通過圖書館的引導功能讓家長學會科學合理的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計劃。
2.1.2 少年兒童的閱讀推廣
(1)少年兒童主要是指已滿6歲未滿14歲的中小學生群體。針對這一部分小讀者,閱讀推廣活動一定要“活”起來,通過吸納青少年的參與來調動青少年的積極主動性。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在暑假期間開展“義務小館員”、“小小導讀員”活動,少兒讀者在參與報名之后,經過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基礎業務培訓,正式掛牌上崗,跟圖書館員一起參與到圖書館的管理中來。比如,“義務小館員”負責解答讀者咨詢、引導讀者檢索書目和使用自助借還機;“小小導讀員”則要求以自己的閱讀感想和獨特見解精心撰寫圖書推薦,引領小讀者們認識優秀兒童作家及其作品,帶動小讀者們的跟進式閱讀。
(2)當前,中國少年兒童普遍存在課業負擔重、課外閱讀時間少的問題,更需要精挑細選,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能讀到最好的圖書。公共圖書館是國家倡導和推進全民閱讀、推廣少兒閱讀最主要、最有力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推進全面閱讀的重要力量。因此,作為閱讀推廣的主體,公共圖書館有責任、有必要為少年兒童推薦適合的書目。可以通過推出優秀圖書名單,開設專題書架,開展主題閱讀活動來引導少年兒童進行有益閱讀。
2.1.3 青少年的閱讀推廣
對待青少年讀者,著重在于培養其社會意識、公民意識,幫助他們學習、利用圖書館,成為圖書館的終身使用者。對于青少年群體,學習較為緊張,空閑時間少,可引導他們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進行閱讀、查詢和學習。其中,移動閱讀為青少年所喜愛,在電子書刊借閱機上直接用手機下載報刊、資訊等,符合青少年群體閱讀快、信息廣、隨時讀等特點。我館電子書刊借閱機內置了4000種書刊,青年讀者為主要使用對象。
從20世紀80年代始,關于青少年兒童閱讀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就已經是英美等發達國家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活動之一。而我國關于少兒早期閱讀推廣發展較為緩慢,形式較為簡單,效果多以家庭氛圍培養和間接閱讀引導為主。因此,現階段我國的閱讀推廣工作需要形成以圖書館為主要陣地,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廣的模式。
(1)與教委、文委、少年宮、科技館、出版社、文聯多方聯系,打破以圖書館為平臺的單一模式,根據在校學生閱讀功利性強的特點,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展現多種閱讀形式。請名人、名家、民間推廣人直接與小讀者們對話,普及圖書館學識教育及傳授閱讀技能。參考國外成功的兒童閱讀推廣經驗,可以發現無論是經濟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一例外的都是依靠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青少年閱讀活動。在中國同樣如此,除了政府部門的重視,給予一定的行政支持外,更需要出版界,為青少年閱讀打造一方蔚藍的天空。出版社應著眼于大局,發現、挖掘和選擇好的題材,做好書刊市場的預測,出版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的好書刊;同時還可以引進國外優秀圖書和培養國內優秀作家并舉,通過提升全社會青少年的閱讀品質來改變圖書品質,創造雙贏模式。而政府則應該建立長效的薦書機制,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扶持青少年書籍出版。
(2)推廣工作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和支持: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邀請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等各種媒體進行跟蹤報道的方式,揭示活動的要點,進行活動回顧,不斷向公眾推廣圖書館服務品牌。例如,金陵圖書館與南京本土媒體《金陵晚報》、《現代快報》、《揚子晚報》、南京電視臺、南京新聞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相關報刊媒體增設了“專題活動預告”、“名人座談專訪”等專欄,在對活動現場報道的同時做好深入報道,從而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
(3)推廣工作離不開強大的網絡平臺: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新媒體,如網絡視頻、微信和微博等。在少兒閱讀推廣上,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力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另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微信或微搏等方式把推薦書目的內容和推薦原因在互聯網上發布,讀者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選擇圖書,并反饋讀書心得,館員與讀者之間對繪本內容得到充分交流,產生互動。利用這些交流信息館員可以更新推薦書目內容,促進圖書評價體系的建設。例如,金陵圖書館特別推出“I?金圖”移動閱讀平臺,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看到喜愛的圖書。
少兒時期的閱讀正處在一種迷茫、探索、求知的不定型階段,在圖書的選擇上隨意性很大,控制能力差。因此,在當前國家大力推廣全民閱讀的良好社會氛圍下,公共圖書館更應注重對未成年人的讀書引導,適時地開展少兒閱讀書目推薦服務,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打造特色服務品牌,借此提升公共圖書館為少兒文化服務和推廣閱讀的能力,進而幫助眾多未成年人踏上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1]王淑儀.公共圖書館的青少年閱讀推廣服務探討[J].臺灣圖書館學管理季刊,2007(2):53-60.
[2]王靜,李桂華.我國青少年閱讀傾向研究綜述及其展望[J].圖書館,2012(4):52-54.
[3]張彩霞.引導學齡前兒童閱讀的藝術[J].象牙塔內,20l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