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麗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機械工程系,內蒙古 鄂爾多斯017200)
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機電一體化生產設備。機器人不怕苦,不怕累,能夠長期從事單調、重復的體力勞動,并且具有長期工作可靠性高和穩定性好,能夠承擔和替代人的許多工作任務。廣泛采用工業機器人,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與產量、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消耗、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同時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應用在汽車行業的各個領域,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應用在汽車行業的工業機器人達50%以上,隨著工業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已從汽車制造業推廣到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木材與家具制造業等領域中,值得注意的是機床加工、建筑、計算機、通信等正成為機器人新的需求增長點。在工業生產中,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分配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噴漆機器人及搬運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機器人正在為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工業機器人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于當時經濟體制等因素的制約,發展比較緩慢,研究和應用水平也比較低。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經過“七五”起步、“八五”和“九五”攻關,我國機器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速。“九五”期間,在國家“863”高技術計劃項目的支持下,我國建立了9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7個科研基地,包括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機電一體化工程公司、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四川綿陽四維焊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生產出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弧焊、點焊、碼垛、裝配、搬運、注塑、沖壓、噴漆等工業機器人,某些關鍵技術已達到或接近了國際先進水平。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機器人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理論研究得到突破,產品開發與應用有了較大發展,形成了一批有技術實力的機器人研究、開發和應用隊伍,為國內工業機器人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13年12月30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2014年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開幕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而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意見》的出臺和市場的迫切需求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國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智能制造、高端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已超過10%。其中,以機器人為主的智能制造業廣受關注。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復蘇的背景下,各國圍繞科技與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
工業機器人技術是一門綜合學科,學生學習需要多學科的基礎,不論是研發應用還是專業學習都有相當的難度;而我國工業機器人起步較晚,開展這方面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較少,開設該專業的高職院校就更少了。
由于過去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價格低廉、生產技術水平又相對落后,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由于成本較高而缺乏動力,除了大型制造企業外,一般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較少,因而機器人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不容易找到對口工作,因此開設機器人相關專業的院校很少。同時,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開設機器人技術專業前期投入大,學生畢業后就業面窄,開設機器人專業性價比相對較低,導致高職院校缺少積極性,因此,2012年高考招收工業機器人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全國僅有一所。
目前高職院校培養的主要是工業機器人專業方面的人才。學生就業領域主要是兩大類,一是機器人制造廠商和系統集成商,例如ABB、庫卡KUKA、那發科FANUC、松下等知名機器人廠商;二是使用工業機器人應用企業,涉及行業主要是:汽車制造、摩托車制造、機械制造、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塑料加工、石化、輕紡和煙草、食品行業等較大規模生產企業。前者需求的是機器人和相應工作站的開發、組裝、調試、銷售、售后支持的技術和營銷人才,后者需要的是從事自動化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及其輔具系統、檢測裝置、機電設備系統的安裝、運行、操作編程、維修、維護、管理等綜合素質較強的技術人才。但是目前開設該專業的院校都是近兩年新增加的,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大部分都是在校生或剛畢業的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該領域工作技能,同時現有的畢業生還滿足不了急速增長的機器人市場的需求。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制造業中心,國內裝備制造業正處于由傳統裝備向先進制造裝備轉型的時期,特別是對于沿海的眾多制造企業,由于用工成本不斷提高,用工荒日益凸顯,迫使企業采取方法應對,而用機器人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無疑是首選之一。目前國內高職院校中,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才剛剛起步,從事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維護、安裝調試等崗位的人員主要來自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專業畢業生的二次培訓,而且短期培訓難以達到崗位要求,人才短缺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大量工業機器人專業的技能型人才成為培養的當務之急。
工業機器人專業的的綜合性要求開設本專業需要有電子、計算機、電機、機械、機電一體化、工業控制、氣動和液壓、自動控制等領域具有一定理論和經驗的教師隊伍和相應的實訓條件,而高職院校中傳統的工科類專業以上條件基本具備和成熟,因此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只需將一部分機電一體化和電氣控制類教師轉到工業機器人方向,集中強化培訓學習。同時,將現有實訓條件進行整合滿足基礎實訓要求,再購入多功能機器人系統,建立專門的機器人實訓室,以完成機器人編程和操作實訓。作為專業性很強的專業,如果能引入校企合作辦學,建立訂單式培養,將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就業率。因此,大部分工科的高職院校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已具備基本的條件和資源優勢。
在200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僅為3500臺,到2013年時,這個數據躍升為100000多臺。專家預計未來年均增速有望保持25%,兩年內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25年基本達到自動化水平。眾所周知像富士康、華為這樣的高新科技企業,長安福特、比亞迪等汽車公司每年都在以大比例增長的速度引進機器人產品的使用。因此機器人制造和銷售廠商需要大量制造、設計集成、安裝調試、銷售及技術服務工程師和技術員。使用工業機器人的客戶需求大量操作與維護、編程與調試、維修與保養等應用工程師。高職院校作為技能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基地,培養出的機器人方面的高素質人才,未來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專門人才”,因此高職院校開展工業機器人專業要實行校企聯合辦學,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同時企業可能會投入一定的設備和資金扶持,進一步促進該專業的大力發展。以我院(鄂爾多斯職業學院)為例,2014年機械工程系和華中數控合作辦學,招收1個工業機器人專業方向班的學生訂單培養,華中數控免費提供部分機器人設備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為該專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保證,同時也為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崗位。
新專業的開設因為是面向生產加工的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緊密結合國家產業振興計劃,為增加與企業聯系,與企業聯合辦學,為展開實用型科研課題的研究打下基礎,正因為其是新興事物,因此在相關領域哪怕有一點成果都是開創性的,有益于成績取得以及學校知名度的提升。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必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高職院校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來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必然的趨勢。同時,該專業的開設不僅開拓學生就業市場,拓寬學生就業領域,同時對我國工業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1]李強.高職院校開展機器人教育的前景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3(03):101.
[2]唐洪濤.工科職業技術類院校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可行性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8):197.
[3]唐林新,鄧汩方.高職院校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的探討[J].科技文匯,2012(0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