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鯤 呂竹筠 唐鑫 羅志虹
(1.桂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學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4)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WTO的加入,中國逐漸與世界接軌,因此急需既精通專業知識又有很強的外語語溝通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來應對日益劇增的經濟、科技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縮短與他國的信息交流距離,減少溝通障礙,培養優秀的、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教育部明確提出在高等院校要大力發展雙語教學,要求高等學校用英語講授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比例達到10%[1-3]。而當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以及廣西“14+4”千億元產業計劃和北部灣經濟建設,促使廣西的經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為促進廣西材料工業與國際接軌,必須培養大批的材料專業復合型雙語人才。
雙語教學是指在學校里使用第二種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學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本族與與外語甚至完全使用外語進行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習者的工具型學習動機和融合型學習動機[4]。
雙語教學的實施有很多種類型,最為常見有三種模式:(1)沉浸式,在學校使用一種與學生母語不同的語言進行教學;(2)保持式,學生進入學校時以其母語進行教學,然后逐漸地使用第二種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3)過渡式,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其母語進行教學,然后逐步轉變為只使用第二種語言進行教學[5]。
2.1 學生外語水平較低,難以真正掌握專業知識,限制雙語教學的實施和推廣。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考試、考核制度使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只為應付考試、升學、過四六級,很少為培養閱讀和交流能力而學,導致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下降。同時,由于生活環境、文化等差異,學生缺乏相應的英語思維能力,在客觀上阻礙了雙語教學的發展[6]。
2.2 師資水平制約了雙語教學的開展。在目前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同時具備專業素質與外語能力的教師十分缺乏。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雖然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但外語水平可能較差;而一些年輕教師雖然有一定的外語功底,卻又缺乏教學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因此,真正符合雙語教學要求的師資十分有限。
2.3 教材的選擇問題。對于專業課的雙語教學,必須考慮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閱讀英文原版對于剛接觸專業英語的學生來說,會面臨既不懂英文又也不懂專業的困境,且由于教學理念不同,也將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因而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酌情考慮。
2.4 沒有建立相應的評價措施。從各高校的情況來看,一般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基本都是本學科骨干教師,他們的業務水平和英語水平為同行中的佼佼者。然而他們的教學水平如何評估,卻成為一個問題。缺乏專業的教學評估,就無法有針對性的對教學進行改革,因此,需要建立符合雙語教學規律和特點的評價機制[7]。
針對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我校材料學科雙語教學改革的需要,我院教師采取以下措施來進行雙語教學改革,促進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3.1 合理選擇教材
由于本科生正在進行專業知識的全面學習,對專業知識的深度了解不夠,且接觸英文資料的機會較少。因此,在對教材進行篩選時,選擇便于學生學習的雙語教材,而非全英文教材,同時首選行業資深學者所著作的書籍,因而對專業知識的覆蓋度較全面。我校材料學科選擇的教材是華中科技大學張軍教授主編的《材料專業英語譯寫教程》。該教材涵蓋專業術語、常見詞匯短語、短句翻譯、長句分析、段落解析、科技論文賞析以及科技論文寫作練習。由淺到深,由易到難,逐級深入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先適應后接受雙語教學。
3.2 以英語水平高的教授開設材料學雙語教學課程
在我校的材料專業,開設雙語教學課程的教師都具有國外留學經歷,并且都是本校教授。他們在國外經歷過系統的專業能力培訓,也親自感受過國外的教學理念和人文環境。在專業水平上,是本學科教師行列中的權威,而其英語水平,亦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因此,由他們開設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專業知識的傳授和精準的英文表達都能較好的進行。
3.3 建立互動式的課堂
3.3.1 授課方式
采用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重點和難點更容易突出。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將授課內容編入Power Point(PPT)內,在課堂上進行有序的、逐漸深入式的教學。
3.3.2 課堂互動
督促學生開口和動手,讓學生對專業英語有直觀理解能力。將專業詞匯編入短句中,以課堂小測驗的形式,要求學生隨堂口頭翻譯;或讓學生走上講臺,以板書的形式進行翻譯,教師從旁指導。
3.3.3 課后習作
對于剛開始接觸專業英語的學生,熟知專業術語是基石,而看懂科技論文和學會寫作是最終目的。因此,在每次課后都必須布置一定內容的課后練習,由簡入繁,從記憶單詞到習作,使學生逐步掌握看科技論文的要領和寫作技巧。
3.4 建立教學效果評估體系
3.4.1 開放式教學效果評估
我校開設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將課堂錄像、課程PPT、學生作業等上傳到網絡平臺,該平臺對學生和教師開放。本院的材料學雙語教學改革中,教師對課堂實況進行錄像,以便課后對教師和學生的表現進行研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正。教學錄像可供全校教師觀摩,在必要時,可以向專家提供教學資源,由專家鑒定,并提出修改意見。
3.4.2 考試
考試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學習環節,教師通過考試來檢測學生對專業英語的掌握和運用情況。考試采用閉卷形式,其內容來自于書本和科技論文,但并非課堂講授內容,考察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和專業英語的靈活運用能力。專業詞匯是必須要求掌握的知識,因此全部為漢譯英,要求學生能夠書寫出專業詞匯。長短句是寫作的另一個關鍵,學生必須掌握分析句子的技巧和習作能力;命題作文靈活多樣,其內容一般包括日常內容和專業內容,考察學生對日常用語和專業英語的掌握程度。
通過對材料科學的雙語教學實踐,發現對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是一個考驗,而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則有很大的提高。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學生對專業詞匯認識度提高,對長句難句的分析能力逐步提升,從剛開始的對英文資料茫然到逐步可以慢慢看懂,并且可以運用專業英語進行簡單的寫作。而我們的教學初步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如何掌握專業英語,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考試答題來看,已經初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但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最終把學生培養成復合型雙語人才。
[1]史玉娟.高校推行雙語教學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5,7,73-74.
[2]蔡明德.對雙語教學必要性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4,3,59-62.
[3]林令霞.大學雙語教學改革的整體構想[J].現代教育科學,2004,5,115-116.
[4]張津.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課程雙語教學實踐初探[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20,154-156.
[5]陳志國.理工科大學雙語教學的探討[J].現代大學教育,2005,2,107-109.
[6]蔡潔.高校實驗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1.
[7]哈冰.如何在高校本科專業課雙語教學中體現中國特色[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