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連云
(昆明市交通技工學校,云南 昆明650109)
“車患猛于虎”,汽車駕駛的安全問題不僅僅局限于道路,其實從駕校、學校就應高度重視。安全教學是汽車教練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教學中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會給學校和學員家庭造成財產損失,還會給學員自身的心理帶來陰影及負擔,影響后期的駕駛學習。所以,駕校是安全的源頭,只有培訓出合格的駕駛員才能保障交通的安全、順暢;從中職學校來看,只有重視學生的安全駕駛教育和管理、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避免駕駛學習中的安全事故。駕駛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主題,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單獨依靠其中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搞好汽車駕駛安全教學的。除了教師的安全素質、駕駛技能水平、授課方式外,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等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駕駛安全教學的效果。本文中,筆者主要基于中職學生汽車駕駛學習中的安全問題,提出汽車駕駛安全教學的一些建議。
中職學生就是指初中畢業后就讀于職業中專學校的學生,這些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著一定的特征。經過多年的總結和觀察,筆者認為中職學生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成績較差。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可以說是被挑選后剩余的學生,所以他們的基礎知識薄弱、理論學習熱情低、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鉆研精神和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
第二,玩性較大。中職學生的信息來源非常廣,容易受到外界誘惑,所以課程學習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享樂等,難以安心學習。
第三,意志薄弱。現在很多家庭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條件也越來越好,這就導致學生從小缺乏艱苦的鍛煉,表現在心理品質上即為嚴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難、心理脆弱,做事處世急于求成。
第四,動手能力強。盡管中職學生的理論基礎差,但他們智力并不差,反而具有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等特征。
中職學生的這些特點,給我們中職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許多難題。從昆明市交通技工學校看,駕駛專業課上學生不喜歡學習駕駛理論,不喜歡按照書本來記憶知識,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比較挑剔;在上車實踐教學方面,中職學生的接受能力快,對有關駕駛技巧的掌握較好,但也存在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
作為昆明市交通技工學校的一名專職教師,我已經有30余年的駕駛專業教學經驗,從安全駕駛的角度看,中職學生在駕駛學習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主要有:
由于年齡偏小,很多中職學生的自我意識還不夠健全,所以難以對自己及駕駛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與評價,表現在駕駛學習過程中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強烈,安全意識薄弱。一些學生在駕駛學習過程中,行車沒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例如在轉彎時喜歡占用對向車道,在過交叉路口時不提前減速,跟車距離把握不好;有的學生一旦基本熟練后,喜歡開快車,認為太慢了沒有激情;有的學生不愿意系安全帶,變道時不樂意打轉向燈等等。總體來看,許多學生沒有全面認識到汽車駕駛的危險性,對駕駛安全事故帶來的人身和財產損害的認知不夠。
中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在操作方面領悟較快,而在理論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因而安全駕駛理論方面的學習成績較差。有的學生考《道路交通安全法》,考了幾次都是80多分,原因就在于在學習安全知識時不夠認真,有的學生做題時盲目猜測、不總結,因而考許多次才通過理論考試。多數學生在聽講安全理論知識時興趣不濃,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對駕駛安全的知識備課都很充分,對汽車駕駛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也反復強調,但學生在做題時總是會出錯。例如,混淆有關數字方面的知識: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機動車駕駛人,在記分周期結束后15日(學生容易記為半年)內,提交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上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放置保險標志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以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學生容易選擇較高數額)罰款;駛入高速公路減速車道后,應關閉轉向燈,注意觀察車速表,進入匝道之前將車速降到80公里(學生容易選擇為60公里)以下。有的學生還容易混淆各種標志、警察手勢的含義,例如把單行線標志理解為直行標志,把十字交叉路口理解為分叉處,把“靠邊停車”手勢理解為“停止”手勢等等。
中職學生喜歡思想散漫、追求時尚,在駕駛學習中一些學生不愿意聽從教師的指導和交易,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駕駛習慣,導致駕駛操作不規范。例如握方向盤,要求“左三右九”,有的學生偏偏雙手握在十二點位置,有的是八點和四點位置,還有的甚至握在內側,有的喜歡單手控制;有的學員駕駛學習時喜歡戴著耳機,要么打電話,要么聽歌,糾正很多次有的學生總是不改;要求學生變道時一定要看后視鏡,而一些學生只管打轉向燈,懶得看后視鏡;一些學生踩油門和剎車用力過大、過快,導致車忽快忽慢,有時直接熄火。不良的駕駛習慣導致駕駛操作不規范動作增多,更嚴重的是增加了駕駛的危險性和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關愛生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們做好駕駛安全教育活動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導思想,這也是我們中職教師安全駕駛教學的指導思想。針對中職學生汽車駕駛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筆者提出一些安全駕駛的教學建議。
在汽車駕駛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牢固樹立安全駕駛意識,在教學中落實貫徹安全駕駛的指導思想,起到安全表率和對安全意識教育的保障作用。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培養學生安全駕駛意識和文明駕駛行為,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對安全事故危害性的認知程度。
安全駕駛意識的形成不是短期就能實現的,教師要在監督學生持續改變不良觀念和意識的同時,以專題講座、辯論等形式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進行宣貫,強化安全教育,促使學生領會掌握;把“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識反復進行灌輸,讓學生由習慣到自然、由說到到做到,提升學生對安全駕駛的認識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穿插真實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增強學生對安全駕駛重要性的認識。例如,通過PPT演示、視頻播放等方式,向學生介紹國內或國際一些大型交通事故的案例,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事故現場的可怕,從而真正認識到安全駕駛的意義。有條件的學校,建議組織觀看一些汽車交通事故的錄像,結束后讓學生寫觀后感,總結經驗教訓,重溫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讓事故教訓警醒學生提高對行車安全的認識,自覺遵守各項交通規則,為營造和諧、穩定的交通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理論具有指導實踐的重要作用,熟悉安全駕駛理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駕駛操作技巧。所以,中職學生在駕駛學習過程中不能輕視安全理論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尋找相關規律和方法,讓理論學習變得有趣。中職學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內容外,還要熟悉《安全生產法》、《道路運輸條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刑法》等法律知識,學習新的運輸安全和節能技術,系統掌握與安全駕駛有關的理論知識,為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奠定基礎。
此外,駕駛工作是一種人命攸關的職業,所以講究職業道德也顯得非常重要。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服務意識、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杜絕學生在駕駛學習及今后的駕駛過程中出現這些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肇事逃逸、酒后駕車、長時間占用超車道、夜間行車交會不關閉遠光燈、斗氣、逞強、飆車、疲勞駕車等。
規范化教學是教學安全的基礎,行車中教師駕駛行為的規范程度也直接影響行車安全。所以我們教師在汽車駕駛技能形成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正確、良好的“動作定型”,并將規范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如安全帶的佩戴、轉向燈的使用、不打電話不聽歌、按限定速度行駛、按照信號燈指示行車、在不同場景下正確使用各種燈光等。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標準的操作動作、規范得體的舉止、遵章守紀的行車行為影響學生,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的不規范駕駛行為,不僅要及時糾正,而且要學生限期改正,對屢教屢犯的學生要給予懲處。從我的教學經驗看,通過一些口訣讓學生熟記并遵守,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例如起步的口訣為:一看二打三鳴四踩五掛六松七抬八加;停車口訣為:松油門、撥向燈、看右鏡、踏制動,變道穩盤減檔位,二檔觀察一檔停;下車口訣為:拉手剎,換空檔,撥回轉向(夜間開啟警示燈、關大燈),熄火,別一檔。學生在反復練習中,諳熟各操作規程并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行車心理。
[1]喬玉政.把握駕駛教學安全的關鍵[J].群文天地,2011(04).
[2]王鐵鋼.淺析汽車駕駛教學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