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實驗小學)
在小學階段,識字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與內容,其直接關系到后期的閱讀與理解、寫作能力。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首先將學生已經認識的文字作為切入點,結合其實際生活經驗,去引導其去認識生字,要做到識用結合。在新的形勢下,為了更好地保證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質量,概念圖的運用十分重要。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以及實際生活對語句進行了解和認識,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強制性的進行灌輸,為了強化小學生對字詞句段篇章的理解與記憶,主要利用偏旁和結構,殊不知在今天這種傳統的硬性灌輸和教育已經不符合時代對小學生的要求,最終的后果就是雖然付出了較多的時間和經歷,也未能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導致教學過程過于單調,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效率就會相對較差。
在一個單元或者章節講授完成之后,一般教師會讓學生不止一遍的去抄寫生字,經由這種方法讓學生記住所學,不過這種單調的、機械性的灌輸知識的方式使得學生覺得枯燥,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在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機械的重復、單一的訓練方法產生的記憶效果只能是短期性的,但是如果從長遠來看,效果是不能盡如人意的,甚至是存在很明顯的缺陷與不足,例如,不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考慮問題缺乏足夠寬廣的思路,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所謂生字回生,很簡單,就是對于曾經認識的字又陌生起來,忘了以前學過的知識,甚至剛剛學習和記住的生字很快就忘掉,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知識死記硬背,沒有把所學知識與現實結合在一起,沒有與上下文學習聯系起來,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的教學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中,教師應該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去引導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可以同時結合圖片、圖形,這些可以使得學生容易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教學的興趣所在,畢竟生動如生的教學情境比那種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要好得多,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熱情都在很大成程度上得到激發和提升,注意力也由此高度集中,學習不再處在被動的地位上,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習效率會有明顯的提高,記憶和理解所學的知識也更為迅速有效。
使用概念圖,能夠作為學生認知的良好工具,能夠更加直觀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直觀性與繼發性很強,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理解知識更加的容易,以下幾種情況是識字教學在運用概念圖下的效果:
我國的漢字,源遠流長。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獨特的來源,都包含一個優美的故事,可以是一首歌,或者一張美麗的圖片。漢字都是有根據可循的,漢字之間有其獨有的關系與關聯,這種規律與關系是可以研究和查找的。使用概念圖工具可以用圖片一步步地對這個漢字進行逐步的詳細的講解。在概念圖的工具中有很多獨有的圖形圖像,在設計制作上簡單可行,可以使得文字的音、形、意完美的結合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猜字謎,要保證學生們能夠猜到這些字,教師必須做合理的引導與提示。
教學中的復習,主要是為了鞏固或者糾正、完善所學知識,或者將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重新構建。在進行單元或者章節的課程講授后,可以使用概念圖將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將零散的知識塊作為一個系統呈現給學生,如果主題信息中涵蓋的概念過于繁多且復雜,可以進行模塊處理,能夠使知識點更加有條理的呈現出來,便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識,并能夠有機地與原有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這樣可以形成比較系統得知識,這些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并且有效,使得學習更加有益。另外,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生字,比如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形近字“請、清、情、睛、蜻”,因為他們都是同樣的機構,而且右邊部分一樣,所以在學習中要注重對偏旁進行區分學習與辨認,此時,概念圖就派上用場,方便學生把握與學習。
在教師的教學中,會出現很多生字,此時應用概念圖,能夠將復雜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生字進行分辨和認識,學生理解與認識起來會更加直觀,便于學生加深了解這些生字。
使用概念圖,能夠進行形成性評論的同時,并且能夠完成總結性評價。其作為評價工具,用以決定學習者在某一特定領域內對知識理解的水平、深度和知識的相互聯系程度等。作為學生,經由概念圖的設計能夠對自己知識進行檢查,明白自己知識是否完善,同時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夠促進自我學習的改善,相應的,其知識和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作為形成性評價工具,在進行課堂講授的時候,老師可以將不完整的概念圖展現給學生,學生通過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可以去完善和補充老師展現給大家的概念圖,或者,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改進教學。
概念和命題是概念圖的主要表現,對概念圖創造者的個人經歷和思想感情都是一種全面和詳細的反應,作者的內心想法和主要意圖都能夠得到體現。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在構建概念圖的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能夠加深對具體知識的了解與認識,能夠增強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信任與友誼,并且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用概念圖的方式將知識展現給同學們,這樣可以使得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與認識所學知識,教學目的可以快速的實現,實現高效高質;同時,學生將對知識的了解認識反饋給教師,能夠促進班級內部的溝通。
如果具備較科學的教學概念圖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教育者的教學習慣發生有益的調整與改變,其能夠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夠使逐步形成知識構建能力,并且能夠使其發展創新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對老師的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在我國,這種教學方式正在逐步被運用和發展。作為表達和支持人們思想行為的一種方式,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于多種領域。
[1]甑宗武.概念圖: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工具[J].教學研究,2012,(5).
[2]趙國慶.概念圖、思維導圖教學應用若干重要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2,(5).
[3],龐新.識字教學流派、識字教學法和識字教學方法[J].聊城大學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