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殿舉
(吉林省梨樹縣喇嘛甸鎮中心校)
如今,盡管國家教育部門一再強調為學生減負,可是在一些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仍然普遍存在著學生負擔過重,作業過多的現象。這樣一來,不僅達不到作業的目的,而且還抑制學生做作業的勁頭和熱情。為此,我們做教師的就要按有求適當地給學生留作業,同時,還要改變作業的嘴臉,吸引學生愿意做作業,喜歡做作業,還能讓學生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做好作業。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做教師的應站在新課程改革的高度,審時度勢,將那些傳統的作業進行改革創新,變單調、乏味、枯燥,為豐富、多彩、新穎,使之更加突出作業的趣味性,以此來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我們留給學生的作業:第一,在作業的表現形式應該是生動而富有情趣的。因為這樣形式生動而有趣的作業,它不但可以誘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還能讓學生變得鮮活起來。尤其是生活在農村學校里的學生,他們的課余生活并不太多。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到野外游玩,讓學生利用休息假期時間,來到大自然,多多接觸一些山水風光,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傾注到筆端,把自己生發出來深情躍然于紙上。讓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出自學生之手的一篇篇鮮活富有生活趣味的作文就呈現在你面前,叫你欣喜若狂,愛不釋手,拍手稱快!第二,我們給學生留作業時,要做到設計新穎別致。因為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大腦發散思維,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之對你所留的作業產生興趣,就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作業上來,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而不是壓力和負擔。這些都是通過我們教師對作業設計上新穎別致來實現的。新穎別致的語言是令人難忘的;新穎別致的形式,也是令人難忘的。這樣對學生來說,完成趣味性的作業那是一種快樂的享受,是一個愉悅身心的活動,就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課堂學習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們要加大改革小學語文作業的力度,在給學生留作業時,就要改變過去大家都做一樣的作業,而且是千篇一律的,不管學生的素質如何,使得所留的作業總不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你留的作業知識程度太淺,對學習好的學生吃不飽,不夠用;要是你留的作業知識力度太深,差一點的學生又接受不了,也是個問題。就是你注重哪一方面,都有弊端。我們應該從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那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來一個“因材施教?!笨梢愿鶕W生的自身特點和掌握知識水平的情況不同,我們教師要巧妙絕倫地設計布置適宜各類學生的差異性作業,這樣是我們的學生來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弊屛覀儾贾玫淖鳂I符合每一個學生的胃口,各盡所能,各盡其才,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比如,我們剛學完一首《賣炭翁》這首詩,就可以給學生留幾道題:第一,背誦這首詩;第二,默寫這首詩;第三,根據賣炭翁詩的情結編一個《賣炭翁的故事》。讓學生可以自己任選其一,也可以完成兩道題,還可以都做。給學充分自主選擇的空間,你對哪道題感興趣,你就可以選哪道題。這樣使學生愿意去做,去完成,這樣的作業效果也會大大地提高。同時,也達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綜合知識的學科,它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由于語文學科具有以上的特點,這也就決定了語文作業形式的多樣性。那么,語文作業在形式上除了一些常見的題型之外,還要追求作業的多樣性。第一,作業并不單純為筆頭上的作業,才算是作業,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局限在書面作業上面來。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可以讓學生用口頭表達來完成作業。再看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讀、說、寫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能力。這樣,我們就以通過讀、說方面的訓練,來完成口頭作業。比如說,通過人際交往,請介紹一下自己或者別人。還有在課堂上,給學生五分鐘時間,每天給一個學生上前邊講臺來進行講演,這也是每個學生都有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當然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編對話或短劇等,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來進行課堂表演,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既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自信心,還能開闊知識視野,鍛煉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第二,留作業要有時間靈活性,不能總是不管學生學習狀態什么樣,有什么天氣、地理、人為的特殊情況,給學留那么多的作業,使得學生叫苦不迭,怨聲載道,那可真是使作業成為給學生壓力的負擔、包袱。語文作業的布置,可以根據一天的課程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生在校時間的長短,有沒有多余的時間,或者離學校遠近等情況來定。第三,我們給學生留作業,還要貼近生活的實際。因為語文學習的外延性無限大,這就給學生的語文學習開辟了很廣闊的新天地,再這樣的廣闊天地里學生是大有作為的。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無處不在,大到天涯海角,小到近在咫尺,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都能汲取知識的營養,來提高語文知識的學養,所以我們要把語文作業和社會生活的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社會實踐、家庭生活里來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自己大腦發散思維,培養自己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創新能力。
總之,要加大改革小學語文作業的力度,這是新形勢課改的需要。要使學生的知識通過作業來升華,技能在作業中形成,能力在作業中培養,思維在作業里發展。就要努力實現作業的趣味性、差異性和多樣性,才能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