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吉林省四平市遼河農墾管理區第一高級中學)
在我們英語教育教學中,而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乃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在我們高中英語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記憶單詞普遍感到困難,這是值得我們廣大英語教師關注和重視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我在教學過程中,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方面作了一些大膽地探索。不言而喻,我們做教師的都知道,記單詞是學生學英語的一個薄弱環節,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地記住所學的詞匯,這是最主要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即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能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實踐工作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也初見成效。
教育心理學者研究“痕跡理論”所得出的結論指出:“凡是已經識記過的事物都有在大腦組織中以某種形式留下痕跡。”記憶痕跡在腦中的儲存分三種情況: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間記憶儲存時間很短,但在記憶過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只要稍經啟發,就能引起聯想和回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所以,在教新單詞時,先向學生明確記憶指標,例如,在教新單詞時,要求學生在一、二分鐘內記熟所學的新單詞,然后聽寫,也可以通過搶答或個別提問的方式,由老師讀單詞,學生口頭拼寫,或是教師講出單詞中文意思,學生讀出生詞,學生口頭拼寫,或是老師出單詞中文意思,學生讀出生詞,反之,老師讀單詞,學生講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行進訓練。學生為了達到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基本上每位學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績差的學生,瞬間記憶的效果也很好。這種訓練,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信息接納量,提高了記憶效率。這種訓練方法使用起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
誠然,記憶是靠外界環境對大腦進行刺激并形成痕跡的,大腦神經受到的刺激越深,記憶的持久性越強。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盡力使學生對所要記憶的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為長時記憶打基礎。在我們的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現新詞。這樣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以強烈的再現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學生興趣。示范朗讀單詞的輕重、同化、連續、尾音以及爆破音、破擦音變化;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寫出難記的生詞,使字體變得特別大,或者以其它方式呈現形成明顯對比。新奇的方式、與社會生活貼近的聯系也會引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激發興趣奮感,加深感知印象。另外,還可以利用錄音機、投影儀,甚至實物呈現等電教多種媒體相結合,引導學習同時使用多種感官感知,使大腦同時接受來自眼睛、耳朵、肢體等器官感受到得刺激,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來加強記憶力。
我以為,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應該先理解了的內容,就容易記住,理解得也越深刻,記憶得也越牢固。我們教單詞時,把音、形、義同時交給學生,讓學生對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詞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現,如在生活情景、模擬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等具體情景中教單詞、學單詞、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記單詞容易遺忘的缺陷,而且還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單詞的能力,學會在交際中使用單詞;把抽象概念的詞放在短語、句子或課文中教,使學生對詞的理解具體化;采用歸納比較的方法,以新帶舊、以舊學新;新舊知識聯系以加深理解和記憶。通過歸納比較、前后聯系,使學生對詞組正確理解,又避免學生只會在單詞表中對其各種意義死記硬背的作法,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提高了記憶力;還可以通過同義詞、反義詞辨析,同音異形詞,想方設法將機械記憶轉化為理解記憶,進而加深記憶痕跡,提高記憶效率。
大量的實驗證明,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幾個小時內遺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內不復現,記憶將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所以,我們要引導讓學生有計劃地經常復現英語詞匯,克服遺忘現象。課堂上教單詞時,讓學生對所學的詞匯進行重復識記,加深印象;講解課文時,結合教材的內容有機自然地再現;課后練習中,安排相應的聽寫、翻譯、完成句子、同義搭配,使學生在多次的復現中鞏固所學詞匯。另外,利用以上教詞匯方法,可以克服過去詞匯教學中的講課過多,消化不良,重視率低,學生負擔過重,系統性不強,剛學過就遺忘等缺點,而且能夠貫徹質量并重,逐層加深,讓學生感到詞匯學習有條理、有規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記憶力的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在英語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使外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教學的規律,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1]賈書英.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幾種方法[J].中學英語之友,2009(Z1).
[2]劉道義.如何學與教英語詞匯[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