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瑋
(甘肅蘭州五十四中學)
近年來,元素周期律與無機推斷的難度又呈大幅上升趨勢,這讓不少師生都重新重視這一部分。但是得分率卻并不高,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我們探究。
高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種注重細節的考試。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高度。”在推斷題中,首先,我認為無機推斷中最重要的就是細節,下面以一道例題說明。
例題:有A、B、C、D、E、F 六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 的原子只有一個核外電子;B 和A 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 ︰1、2 ︰1的兩種;C 與B 同周期,且不是零族元素;D 是廚房調料中最常見的一種金屬元素;E 是D 同周期原子半徑最小的一種元素;F 是一種常見的Ⅷ族金屬元素,試求:
1.寫出六種元素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 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寫出A 與B 形成的一種既含有極性共價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________。
3.A 與B 元素2 ︰1 形成的化合物熔沸點高于同周期其他元素與A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的單質具有很強的__________性,所以很易________________電子;C 與B 單質反應,_______(填元素名稱)顯負價。
5.D 的單質以_______________鍵結合存在,顏色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光澤;電解D 與E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時,陰陽兩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__________,加入酚酞,____________極區顯紅色。
6.E 與A 和一種非金屬元素G 形成的既有非極性共價鍵又有離子鍵的化合物H 的名稱是__________,尿素中G 的含量是______________,所以,H 與尿素________肥力好。
7.F 在工業生活中應用廣泛,制作Zn 與F 的原電池時,______作負極(填元素符號),而保護F 的制品是,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多選)。
A.用Cu 與F 相連,保護F
B.把F 放在接上直流電的負極形成電解池
C.把F 泡入水中,并通入新鮮空氣
D.在F 表面鍍Zn
分析:本題是一道十分普通的無機推斷題,可以說對于久經沙場的同學們來說沒有任何難度。但是,對于中等學生,尤其是不細心的學生來說仍有很多易失分的地方。比如,第一問,問元素名稱。這一類題在近幾年出現頻率很高,很多考生因為推出結果,往往是長舒一口氣,寫上元素符號不檢查,導致大量失分;第二問考查學生對化學鍵的理解。近年來,元素周期律與無機推斷往往和化學鍵、晶體結構、方程式計算、環境保護、工業等方面聯合設題,是這類題型的一大趨勢;第三問很多考生會按照日常做作業的方式填寫“氫鍵”,結果一定是不得分的。氫鍵在考試中一定要填寫清楚是分子間氫鍵還是分子內氫鍵,因為這種結果往往是不同的;第四問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常識,最后一空考查二氟化氧,是考生的積累,因為考生很容易因為順口寫成“二氧化氟”;第五問考查金屬晶體,考生往往因為重要性而記住分子晶體、原子晶體,而金屬的結合方式容易被遺忘,對電解的考查,考生往往會把氯化鈉溶液與熔融混淆,這是一個非常易錯的點,考生需要加強記憶,老師也需要多強調。而氫氧根的移動方向也是高考中經久不衰的考點;第四問中,考查了簡單的化學計算,如果考生記得尿素的N 含量為47.7%大于氯化銨,就不必寫出尿素的化學式,而考生如果不記得含量也不會寫尿素,自然會失分;最后一問考查了原電池和電解池的知識,該項知識往往會有題目來考查,所以出現在無機推斷中的往往很簡單,考生只需要細心,寫清陽極與正極、陰極與負極,牢記規律、放電順序,即可得分。
這一道綜合性的簡單題,發現很多失分點。所以,一定要抓住細節問題,確保會做的題不失分。
許多老師并不提倡學生“猜答案”,因為這不是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但是許多時候,我們合理運用猜測法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精力耗費。就比如數學里面的“分析法”,都說“由因導果順藤摸瓜,執果索因逆序破案”是一種得心應手的方法。而猜測法就如“逆序破案”的分析法。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多次指導學生合理運用猜測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下面仍然以一道例題來說明。
例題:有A、B、C、D、E、F 六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 是ⅠA 族元素;B 和A 形成的化合物是正四面體分子,常用作萃取劑;C 與B 同周期,是航天工程與生物工程中應用廣泛的一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酸;D 是半導體工業的重要元素,是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先驅,其氧化物是現代通信的重要工具,我國著名河流黃河中該物質含量豐富;E 是D同周期的一種元素,其組成的一種化合物被稱為“細胞能量的通貨”;F 是一種鐵合金中常見的金屬元素,常在自行車架中使用,試求:
1.寫出六種元素的元素符號A________ B______ 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寫出A 與B 形成五原子分子的結構式_______________。
3.C 與A 形成的一種六原子分子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該物質的燃燒熱為QKJ/mol,寫出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4.D 的單質以_______________鍵結合存在,氧化物為_________晶體,1mol 氧化物中含有的共價鍵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
5.E 與A 和一種非金屬元素G 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該物質__________(有/沒有)刺激性氣味。
5.生活中應用廣泛,制作Zn 與F 的干池時,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F 原子電子排布為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與上一道例題差不多,但是題目信息量明顯增大。A 有很多可能性,但是一般來說原子序數逐漸增大的,A 大概是氫。仔細分析,只能是氫,但是考試中往往沒有大量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猜測是氫;B 由此可以猜出或許是碳,也不是很確定,但大概也八九不離十;C 可以猜出是O 或者N,但讀完最后一句可以明確是N,此時也印證了前面的猜測是正確的;D憑著經驗可以猜出是Si,但考生如果不熟練,就要從大量的信息中挑選出自己熟悉的判斷依據來判定;E 涉及學科綜合,考生如果不知道,可以先猜測,但在第四小題中可以感覺出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F 元素也不很明確,但是與其挨個猜測合金的成分,不如從題目中來看,考查電子排布,那一定是Mn 了,當然,如果知道自行車為錳鋼就更好了。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種策略對于高考的優勢。所以,我們倡導學生注意細節、合理猜測,在理科的學習中能夠更靈活、更有效地解題。這樣,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考試,才能培養一種自我解決的創造性的學習思路,才符合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宗旨。
[1]曹金明.中學數學公式集錦.2008.
[2]高考調研.天利出版社,2013.
[3]徐暢.無機推斷與元素周期律的綜合應用.2013.
[4]化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紅對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7]化之道.陳德展,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