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河北省樂亭縣第三幼兒園)
在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國《幼兒教育綱要》指出:教育者根據學前教育的任務、內容,通過一些手段和方法,在受教育的兒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動中,對兒童施加各種有益的影響,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兒童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主動發展。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以幼兒發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基本理論為指導進行教育工作,違反這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給幼兒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損傷。譬如:同樣一首歌曲,一位音樂技能技巧純熟,熟悉幼兒年齡特點,按照正確的教育原則、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的老師,會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老師,就教不到點子上,自己干著急,幼兒學不會。
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包括旋律美、節奏美、和聲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兒童音樂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情緒為主,同時表現出這些思想情緒背后所隱藏的稱頌、贊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度。音樂藝術不是靠直接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涵。
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于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精神滿足,德、智、體、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
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大凡健康的兒童生來就喜歡音樂,嬰幼兒對音樂具有一種本能的反映。豐富的音響、鮮明的節奏、動聽的音調都會使他們情緒激動,表情愉快。音樂在時間中流動,運動的形態不斷地產生著新的變化,其音響對感官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特別是音樂的節奏,間接地影響到血液循環,呼吸甚至內分泌,和人的心理更有著密切的關系。音樂也是最善于表達、激發感情的藝術,它可以使幼兒興奮,也可以使幼兒鎮靜,消除緊張的心情,獲得情感的平衡,通過廣泛接觸表現不同情感內容的音樂,幼兒的情感世界將會逐漸變得豐富、充實。音樂可以帶給人們快樂,并且將會引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一切產生興趣。音樂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它能夠觸動人的情感。美好的音樂作品能夠使人振奮,能夠使人感染。
音樂作為一種轉瞬即逝的時間藝術,要求幼兒保持注意力的穩定,習慣于跟隨音樂的運動和變化。以便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形成對樂曲的整體感受。音樂欣賞和演奏還要求兒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既要控制自己的發聲,使自己和音高、節拍、節奏和自己的聲部協調統一,還要注意傾聽其它的聲部,注意指揮的手勢和要求。由此可見,音樂可以訓練兒童的注意力,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學習音樂不需要先認識文字符號,而是通過感官知覺對于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別力,對于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都會提高幼兒聽覺的敏銳性、選擇性和對音樂的整體感受性。音樂是促進腦發育的最后途徑。音樂教育能促進智慧的發展。記得有人說;“音樂凝聚著人類的智慧”。雨果精煉地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再一把就是音符。”這說明音樂對智力的開發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音樂的學習不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還會引起全身各個器官的反應,伴隨著律動、舞蹈、器樂進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動,要求幼兒的耳、眼、腦、四肢協調作用,可以培養幼兒的敏銳感覺,提高大腦反應的靈活。
發展各種感覺器官的感覺和知覺能力,是開發智力的基礎。因為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表情藝術,它用音響的魔力喚起人們的各種感受,上升為心靈的直接語言。幼兒學習音樂不需要先認識文字符號,而是通過感覺來辨別音高、節奏、力度和音色等。
音樂具有直觀性,它能夠刺激人的感官并引起記憶等心理反應。整齊的節奏、和諧的旋律使人的記憶有一定的根源基礎,優美的旋律不僅容易上口并且儲存在腦海中,使記憶進一步加深鞏固。學齡前兒童無意識記憶占優勢,有意識記憶開始發展,更多地依賴于表象,而幼兒音樂課的形式活潑多樣,既有唱歌又有律動和音樂游戲,有時也邊歌邊舞或進行節奏練習,使幼兒各種器官都活動起來;同時教師教唱歌曲時采用恰當的教具,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各種形式向幼兒講解歌曲的內容,使幼兒理解歌曲的性質,正確地表達歌曲的感情。
音樂中的音樂形象是一種廣泛的對音樂意境的生動形象,而音樂教育正是通過音樂形象,喚起幼兒對相關的視覺印象、聽覺印象以及有關事物的聯想,從而發展他們的想象力。例如在測驗過程中,他們聽到輕快悅耳的樂曲,就把它跟小鳥的叫聲和跳動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出小鳥在翠綠的樹林里跳躍歡唱的情景,樂曲中多種聲音的不同表現力,都可以引起幼兒的多種遐想。同時幼兒也可以借助歌詞來發展想象。因為當樂曲同歌詞結合起來時,聽者是沿著歌詞展現的內容,隨著旋律激起的感情去進行感受的。
總之,幼兒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并且幼兒能夠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而逐步獲得身心發展的和諧美,并得以全面、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