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仕清
(重慶市萬州區國本小學)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說明課程改革需要教育創新、需要創新教育,而創新人格是創新教育的靈魂。
課堂教學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須臾離不開數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給學生展示一個個生動的生活畫面,做到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美好生活、黨的富民惠民政策盡可能選進教學內容之中。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才能讓學生養成平時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之前,讓學生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在不同場所去尋找不同物體上的百分數3~5 個;教學六年級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時,我把黨的惠民政策作為例題,“去年我區中小學生享受免費飲用牛奶,政府投入60 萬元,今年增加飲用范圍,計劃比去年增加,今年政府要投入多少萬元才能保證我區中小學生免費享受飲用牛奶?”教學“統計表”后,讓學生調查鄰居上個月的用水量和水費,再制成復式統計表。這些內容選自學生熟悉的生活,真真切切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了運用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帶來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人類社會離不開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推陳出新,才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反過來又推動科學的不斷更新。約里奧·居里曾經說過:“人民需要科學,不發展科學的國家,必將淪為殖民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重視科學,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國家才會富強,人民才會安康。因此教學中要不斷引進科技成就,來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的激情和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如教學五年級“分數與除法”時,我編寫了一組習題:①用玻璃體溫計測量人的體溫至少需要5 分鐘,如果改用紅外線體溫計測量人的體溫只需2 秒鐘,用紅外線測量體溫的時間是玻璃體溫計的幾分之幾?②我國研制發射成功的神舟系列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大約需要90 分鐘,相當于1 小時的幾分之幾?③原來一臺波輪洗衣機一小時用電0.6 度,現在一臺同樣大小的滾筒洗衣機一小時用電0.35 度,滾筒洗衣機一臺一小時能節約用電幾分之幾?這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科技成就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熱愛科技的激情。
古人云: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對事物大膽地幻想、猜想是創新的起點。因此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大膽質疑,要敢于懷疑權威,向權威挑戰,敢于提出不同凡響的見解。
靈活性人格表現為反應敏捷,思維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具有較強的融會貫穿、觸類旁通的能力,能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是創新活動必要的人格因素,培養學生靈活性思維是靈活性人格的靈魂。所以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和尋找答案,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的獨特的解題方法,從而塑造學生靈活性的人格。
如教學“比的認識”后學生練習:“甲、乙兩個隊的人數比是5∶ 4,如從甲隊調5 人到乙隊,則兩個隊的人數相等。甲隊原來有多少人?”學生的常規解法有:,解得X=50……學生另辟蹊徑的解法是:5∶ 4=5∶ 4,50 -5=40 +5,甲隊原有50 人。理由是“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最簡比5∶ 4 的前、后項同時擴大10 倍變成50∶ 40,而50 -5=40 +5 正好是題目中說的‘從甲隊調5 人到乙隊,則兩個隊的人數相等’,所以甲隊原有50 人。”
課程總體目標要求“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習者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兒童數學學習的過程不是機械地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同化和順應的過程。
容納型人格,表現為學生具有一種兼容并蓄、寬容大度的態度,相互信任、互動配合,對人、對事不存在偏見,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正視自己的缺點,也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當今學習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質。許多工作、事情的完成及發明創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結果,集體智能的結晶。
課程改革強調合作交流,同時要求要學會傾聽他人意見或觀點,善于接受他人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民主和諧的班集體。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也需要學生從現在開始就學會與人合作、善于交流、寬容接納他人。因此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容納型人格。
如教學一年級“8、7、6 加幾”時,我讓學生說出“8 +7”是怎樣算的?學生①說:“將7 分解成2 和5,8 與2 湊成10,10 加上5 等于15。”②說:“將8分解成3 和5,7 與3 湊成10,10 加上5 等于15。”③說:“在8 的基礎上一個一個的加,加到第七個,就等于15。”④說:“在7 的基礎上一個一個的加,加到第八個,等于15。”⑤說:“先把7 分成4 和3,再把4 分成2 和2,2 與8 湊成10,2 加3 等于5,10 加5 等于15。”當學生說不出新的想法時,我再次問:“同學們,這些想法都正確嗎?”學生再一次把這些想法進行了比較、思考,絕大多數學生認為都正確。但有部分學生認為從第三種方法開始,算起來比較麻煩,沒有第一、二種方法好。這時引導學生總結出兩個加數接近時算得快的方法。
學生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我只做了一點嘗試。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一定會在培養學生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方面取得成功,我們的國家一定會進入“創新”和“科技強國”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