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中國兒童中心)
兒童美術教育并不以培養少數畫家為目的,不是專門傳授繪畫技藝的教育,它是對人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綜合教育。各類美術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符合兒童的天性,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目的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空間,吸引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增加興趣,感受快樂,觀察世界,健康成長。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觀點來看,多彩的美術活動可以啟發兒童對世界的探索,對美好感情的追求,為促進兒童多元化智能發展創造機會,并能加強對環境與藝術審美體驗,也便于教師捕捉兒童教育契機。
孩子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做作業的時候,多數安靜不下來,一會兒玩玩這個,一會兒又想起別的,但是只要一玩上電腦或者ipad 或看電視等,就目不轉睛,一動不動?顯然,孩子在玩電腦看電視的時候進入了“投入”的狀態。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如果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自覺自愿地去探索,去學習,并能產生驚人的毅力和勤奮,使其以專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從事這項活動。由此可見,興趣的產生,對個人的成長產生的影響是起決定性因素的!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兒童對事物的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對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投入到學習中,推動他取得好成績。
舉個例子,一位小學校長講了一個學生的親身經歷,“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著手說太好了,我聽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卻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始讓她接觸奧數,這時候,孩子對奧數越來越感興趣,直至非常著迷,投入而忘我地學習數學知識,之后,在參加數學比賽時拿到了大獎。”這樣的例子很多,可以說,興趣是一種動力,是激發孩子投入學習的基礎。兒童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難重重,他都心甘情愿。事實證明,興趣,讓兒童執著而愿意付出努力,從而會竭盡全力投入。而美術活動豐富多彩,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如參觀博物館、寫生、共同繪畫等,這些活動和枯燥的課堂學習區別很大,營造一種活躍、自由的氛圍,愉悅的學習過程,讓兒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自愿參與進來,變觀眾為參與者,從消極思維到積極思維從而自主學習,變應付為主動,變聽從為自主。在主動參與過程中,培養了兒童的相互協調能力,學生也投入其中,更多展示自己,表現自己,表演自己,表達自己。當然,因為讓孩子太早、太急去學習一些他們還沒有感興趣的知識和領域,反而會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
美術實踐活動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激發人的創新精神、發展動手能力和開發潛能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鑒賞與創作融于一體的美術活動對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發揮個性和想象力是十分有益的,培養孩子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孩子美的情操,促使他們形成完美的人格。兒童借助繪畫表現手法,抒發自己內在的意欲和情感,思維得到解放、釋放,從中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自主創新、探究,放飛身心。
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活動在全國教師和孩子心中占有很高位置,為什么?因為在這個平臺上,兒童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才華,從設計、構圖到繪制出具有特色的作品,到在人民大會堂領獎,還有精彩的夏令營活動等,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兒童收獲成果、收獲著快樂。一位5 歲小朋友從加拿大回國,她的爺爺是位傳統的老人,非常希望自己孫女能夠了解中華文化,能夠喜歡書法、國畫藝術,但是孩子對這些書畫學習絲毫不感興趣,爺爺非常著急,在一次偶然機會中了解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活動,爺爺堅持讓孫女參與了比賽,沒想到得到了優秀獎,在人民大會堂頒獎典禮上,5 歲的小孫女激動地站到了獎臺上領獎,然后認真地參觀了獲獎學生優秀作品展。爺爺說這是一次真實的體驗,孩子感覺非常震撼。整個活動成功吸引小孫女的視線,激發了她的興趣,回家后每天自愿練書法學習國畫。三年的時光過去了,小女孩作品水平進步超大,變化驚人,創作出很多質樸有意義的書畫作品。這樣的教育是成功的,在有趣味的藝術活動中,孩子們獲得新能量,激發創作精神,開闊視野,放飛思想,啟開智慧之窗。
美術活動作為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可以直接抒發各種情緒,緩解心理壓力;獲得成功體驗,又可以增強自信心,從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狀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在輕松快樂自由的美術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在精神上獲得高度放松,消極或壓抑的心理情緒得到緩解。活動給每一個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變被動為主動而發揮個性,發揮潛能,在參與活動中,在和同伴的合作過程中,彼此交流,互相幫助,互相欣賞,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如果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是成功多余失敗,他將因此養成勤奮的個性,否則是自卑。孩子天生都是小小活動家,好動、能動、主動,動手、動腦、動情,本身就是孩子身心智趣發展的重要標度。而且,只有在各種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且精彩有益的活動中,孩子才能夠充分地發揮秉賦、舒展個性、綻放生命。
各種美術活動對兒童來講,是一種最初的語言,一種最自然、最直接的訊息傳遞,是兒童表達自己的最重要途徑之一。不僅健康孩子需要,還有助于心理疾病如自閉癥兒童情感的抒發和情緒的宣泄,促使其心理因素的健全、和諧發展。一個名叫Iris Grace Halmshaw 的小姑娘最近在網路上走紅,4 歲,患有嚴重的自閉癥,為了治療自閉癥,3 個月前開始參與繪畫活動,逐漸出現快樂的行為舉止,繪畫的確對小女孩的病情有了改善作用,媽媽將作品上傳網上后,在藝術圈引起轟動!
美術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帶孩子參觀畫展,可以幫他們了解別人的作品,讓他們參與評價,找到學習的榜樣。孩子們的美術作品中體現出來的是他們對社會的觀察反映,能促使他們逐漸具備完整的社會人的健康心理。在簡單而有趣的各類活動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自信心,像一劑營養液一樣,對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都是有益的。
總之,美術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主動探索自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體驗生活、體驗快樂的過程,極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在美術實踐過程中發展了記憶、想象、思維、創造等多種心理過程,增強了實踐能力和自信心,激發了創新精神,調節了心理狀態,甚至培養了社會責任感,懂得接納他人、欣賞他人等道德、情感、審美素養,快樂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