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淑芳
(山東省嘉祥縣滿硐鄉中學)
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合理地應用多媒體,就會走入誤區,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多媒體教學的誤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許多教師純粹是為“多媒體教學”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得很“熱鬧”——精美的圖案,動聽的樂曲,藝術化的文字,再加上有趣的動畫效果,甚至還有視頻的鏈接,給學生的感覺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學生看得津津有味,整個課堂風聲水起,顯得熱鬧非凡。但這么一堂類似美術、音樂、影片欣賞的課,會給學生留下多深印象?在課堂上展示時,學生興趣盎然,但過后卻猶如過眼云煙,對課文內容一知半解。教師如果在課件中過度采用與教學內容無直接關系的圖像、音樂、動畫等,只會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精彩的畫面和悅耳的音樂上,而無法專心于這些畫面和音樂所蘊含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更是沒有得到鍛煉和提高,所以課堂效果是適得其反。這樣,課堂的高效性就無從談起。
自己曾設計過這么一堂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課件需要展示以下內容:激發興趣,圖片導入;明確目標;簡介作者;補充背景;激趣朗讀;配樂范讀;一品意境;二品名句;三品內容;四品主旨;學生配樂朗讀;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練習鞏固;名句積累;音樂欣賞;布置作業。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設計了這么一堂課,自認為內容充實,步驟完整,無懈可擊。可課堂操作時,出現了問題。由于內容多容量大,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時只顧趕進度,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走馬觀花,一掠而過。一堂課下來,問學生收獲,回答說:“有點亂”;“內容太多,什么也沒記住”;“太快了,來不及記下來”……這樣一堂面面俱到的課,不能突出重點,反而事倍功半,學生毫無收獲。這樣無效的勞動怎能打造高效的課堂?
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為了更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但課堂上濫用多媒體,就使教師失去了對教學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現一些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后無法進行教學實踐的情況。前幾天,一位語文教師在45分鐘的一堂課里,使用了40 分鐘的多媒體手段,然而,聽課的老師都認為那是一節失敗的語文課,教師非但不是課堂的引導者,反而一直守在電腦旁邊充當了播音員和解說員,學生也成為一個被動接受教師和多媒體灌輸知識的容器,思維發展受到壓抑,失去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過多依賴于多媒體課件,就會使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語言教學應重視情感教育,如果過分強調“人機對話”,忽視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甚至造成隔膜,這反而成了語文高效課堂的絆腳石。
那么,怎樣才能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它更好地服務教學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精心設計,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
(1)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應認真鉆研教材,明確三維目標,做到“精、簡、優”。
(2)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必須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符合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本質的聯系,應是客觀規律和事實的真實再現。
(3)多媒體課件設計要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
2.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有的放矢,適時適當運用多媒體。
3.多媒體教學應注意針對性,注意分層教學。
4.注重課外多媒體的運用,課內課外有效互補。
電子事業的飛速發展使現在的計算機價格越來越市民化,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要性,為自己的孩子配備了電腦。教師應該考慮課外的多媒體教學,制作課外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或將課堂教學軟件交給學生,以幫助學生消化在課堂上沒有完全消化的知識和方法。課內課外有效結合互補,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辦法。
總之,“高效課堂”無論采取何種形式,無論應用多么先進的教學手段,都要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應擺花架子,嘩眾取寵,使課堂華而不實。教師在學習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同時,應該關注教育理論的發展,隨時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先進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課堂增色添彩,從而打造出我們精彩、高效的課堂!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3]橫溢.在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思考.教學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