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芬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龍潭中學)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所謂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若能巧妙設計,使學生產生持久的興趣,就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堅持不懈,甚至是廢寢忘時地鉆研數學,所以說,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主要因素。
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愛心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份真情。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師生間融洽的情感關系,任何教育教學都是注定要失敗的。而親近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熱愛學生,不僅是學習上關心他們,更要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關心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誠心和愛心,教師只有對學生抱有誠摯的愛,民主平等的態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對你所教的課產生興趣,才能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才能由怕學轉化為好學、樂學。?
小學生天真活潑,師生交流很容易。相對而言,中學生由于年齡的增長,學習科目的增多,學習時間的緊迫,師生交流相對困難些,少一些,特別是數學教師,很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古板、嚴厲的印象,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很可怕,就很難喜歡上他的課。因此,教師在平時上課時言表演要溫和與學生保持零距離,課后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為探索問題提供廣闊的空間。與此同時,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穿插相關生活實際的教學模式,常常能改變數學給人枯燥、抽象的印象,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興趣。
數學教學中應該怎樣聯系生活實際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有意義的生活情境導入課堂,讓學習的內容更形象、更生動,使學生產生親切感,關注所要學習的內容,激起自主學習的內在需求。如在教學“解直角三角形實際應用”一課時,教師在學生已掌握了解三角形計算建筑高度之后,讓學生動手測量和計算校國旗桿高度,采用平行光線法、測角儀器法、平面鏡法、相似三角形法等方法,學生在不同方法的測量與計算過程中,應用和體會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
心理學家蓋茨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取得成功,會帶來內心無比快樂和自豪的感覺,從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親切感,有助于激發進一步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在學生的作業中寫這樣一些積極的話:“你是一個學習自覺性很高的學生”“你的領悟力很好”“你寫字很認真”“你的解題的格式很規范”,等等。
做數學題有時很費腦筋,但其中也有無窮的樂趣。有時為了證明一道題而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偶爾思路一打開,不費吹灰之力即可證明出來。真是‘山窮水復無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經常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樂趣,學生自然會對數學產生極大樂趣。
中學生爭強好勝,一聽比賽就躍躍欲試,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競爭機制,把一個班分成實力相當的幾個組,每個組之間開展競賽,都有得勝的可能。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而且還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單一的教學形式,枯燥無味,必定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力求豐富多彩,用新奇的、不斷變化的活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新課引入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相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習方法相結合。再如,課前兩分鐘的唱歌、猜謎語活動,上課期間發現學生累了也可以插入一些這樣的活動。
由于數學課外活動的內容不受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限制,所以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其形式更靈活多樣,更能培養其學習興趣。如出版數學墻報,可以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制作數學教具,進行數學課外測量,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閱讀數學課外讀物,聽數學講座和數學家的故事,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是學生喜歡做的,都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的語言是表達思想、傳授知識和塑造學生心靈的最基本的工具,一個吐字清晰、語言生動、抑揚頓挫、情感豐富的教師,總是被學生青睞。在教師優美語言的引導下,往往產生愉悅心情,涌起對老師的尊敬,涌起對教學內容的探求,使學生對教師的課產生興趣,從而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特別是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它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更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本文是根據教學實際,通過近些年的教學探討,總結了幾方面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和方法。如果我們采用恰當多元化教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樂學、好學的學習興趣,將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結晶,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這使有些人認為,數學太枯燥、太乏味、太傷腦筋,只有書呆子才會喜歡數學,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學好數學,從而導致了學生怕數學、厭數學的思想傾向。我們數學教師更是感覺到“教的最苦,成績最低”,不得不給學生以各種壓力,逼著學生去做大量的練習,結果卻收效甚微。所以,如何把要學生學數學,變成學生要學數學,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還需要廣大教師不懈地努力探索。
[1]吳署紅.淺談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初中數學教與學,2004,(06).
[2]李平祥.如何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全國教育優秀論文,2003,(02).
[3]中學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