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新
(廣東海納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513)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在近幾年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食品企業的發展,同時對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設立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求,為食品管理提供了專業技術人才,加速了食品企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食品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各式各樣的食品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部分食品企業為牟取暴利,忽略食品的質量與安全,生產劣質產品,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同時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食品安全管理涉及食品的加工生產、包裝儲存以及運輸消費等多個環節,同時食品的加工生產又包含食物鏈的各個領域,因此加強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管理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需要培養一批對食品加工生產各環節十分熟悉,能夠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加以管理控制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在各高校開設了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特色專業,重在培養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領域的技術人才[1]。
1.2.1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內容不完善
食品質量與安全涉及領域極多,這門學科屬于交叉綜合類專業,很多課程內容難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完善。就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專業內容設置來看,課程體系缺少食品安全的專業理念,多以傳統的食品加工質量控制、食品營養與衛生以及食品分析與檢測等課程為主,缺少對食品風險預測、食品安全分析技術等相關課程的設置。目前質量檢驗機構和多數企業都采用快速檢測技術和無損檢測技術對食品安全進行分析,而在高校的教學中仍傳授傳統分析檢測技術,課程內容與實際需求不配套,亟需對專業課程的內容加以完善。
1.2.2 課程體系建設沒有形成統一標準
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各大高校積極開設了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因各高校的專業背景不同,自身存在的優勢也不同,因此制定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千差萬別,比如農科學校重點培養學生對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控制,而師范類學校重點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教育人才。由于高校教學的目標要求不同,食品質量與安全課程體系建設沒有形成統一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專業的健康發展。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從食品的源頭出發直至食品銷售完成,應對整個產業鏈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各環節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因此課程體系建設也應形成統一的標準,促進該專業的健康發展。
1.2.3 高校缺少實踐教學,學生的實踐能力差
實踐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然而部分高校由于教學條件有限,缺乏試驗設備配置,實踐課程安排極少。還有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實踐教學課程,但是教學老師只注重對實驗的講解,對實驗過程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往往按照老師給定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嚴重限制了學生思維,造成學生的動手能力無法滿足相關檢測部門的需要[2]。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為食品安全相關領域提供專業技術人才,能夠對食品進行分析檢測,對其安全性給予評價和控制,監管食品生產各環節的質量問題,同時也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提供教育教學方面的人才。綜上所述,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目標要求有如下幾點。第一,基本知識要求。本專業的學生應具有食品分析與檢測、食品營養、食品科學與技術以及食品安全控制和食品質量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要熟練掌握對食品安全進行檢驗的基本方法和實驗技術。第二,實踐技能要求。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對食品標準和相關法規能夠熟練掌握,對食品原料的安全監督、加工生產管理以及食品品質監控等具有實踐技能,可以從事相關食品質量管理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的初步檢驗工作。第三,外語能力要求。在國際化日趨明顯的今天,應要求學生初步掌握一門外語。要求本專業學生可以閱讀相關食品安全的外文資料,及時了解國內外的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發展動態。
針對專業課程內容不完善的問題,高校應該對教學大綱進行合理修改,增加學科知識和現代化技術教學。首先,食品質量與安全是綜合類學科,學生需要掌握對食品的預防管理和對生產全過程控制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不能僅限于對微生物和理化檢測技術的學習,應將現代檢測技術新增到教學內容中。其次,注重交叉學科的學習,食品安全已經與化學、環境保護、生物技術、質量管理等多種學科知識相互關聯,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不能僅限于食品的安全檢測方面。最后,增設相關法律課程,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依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需要,高校應不斷完善師資力量建設,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一,高校授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法律知識。第二,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通過音頻、視頻等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第三,現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教師應將重要案例運用到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實踐運用能力,高校應增加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的建設。實驗課程的開設能強化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和行業發展的具體認識,幫助食品企業研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同時對實踐基地的運用,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相關檢測部門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建設為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專業技術人才,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1]李書國,陳輝.食品質量與安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2012(3):65-70.
[2]趙文紅,衛敏,謝巖黎,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中國西部科技,2015(2):105-107.
[3]袁高峰,方旭波,陳小娥.基于行業需求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15(1):81-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