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 江蘇 南京)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精細管理的本質意義,是對管理目標分解細化和落實的過程,通過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讓組織的戰略規劃能有效貫徹到每個環節,并發揮作用的過程,同時也是提升組織整體執行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要以精細化管理理念,對固定資產申請、購置到報廢清理的全部過程進行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增強執行力,通過建立制度、規范流程,明確責任、考核評價,實現固定資產的安全有效,保值增值。
(1)固定資產管理意識薄弱。我國的高校大多數是公立學校,固定資產主要由政府下撥經費購置,固定資產使用不計提折舊,成本當期一次性入賬,高校資產實際是一種無償使用狀態。國家制訂了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法規,但高校資產管理部門對這方面的政策法規宣傳不足,許多高校領導精力主要關注在教學、科研、行政工作上,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有些具體使用人認為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與己無關,在使用過程中,責任心不強,缺少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識。高校普遍存在 只重視經費的使用、不注重實物管理 的思維模式
(2)固定資產管理體制不完善。大多數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涉及到多個部門,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對固定資產購置和報廢進行審批,財務部門主要負責固定資產購置經費的審批和實際支付,使用部門負責實物資產的日常管理,在這種多頭管理體制下,固定資產管理權限分散,各部門管理的標準不同,同時管理數據分散,管理責任不明確,缺少強有力的組織協調部門,無法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動態的管理。
(3)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雖然政府出臺了相關的資產管理法規和制度,但不少高校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一套具體的、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沒有明確資產管理職責,具體操作流程和保障措施更是無從查詢。造成了使用部門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的混亂、賬實不符、損毀或流失現象頻發。
(4)固定資產配置隨意性。高校固定資產的購置,基本上以使用單位為主,形成了 誰購置、誰擁有、誰使用 的格局,購置的狀況很大程度由使用部門的經費預算所決定,因此部門間更關注爭搶預算經費。使用單位購置固定資產時,僅從使用方便和經費條件來考慮,較少論證其配置的合理性。在審核使用單位的購置固定資產預算時,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缺少協同,資產的價值和實物管理之間脫節,無法起到監管作用。從而造成經費充足的單位在購置時,脫離自身的實際需要,盲目追求配置數量和檔次,資產購置后閑置浪費。另一方面由于資源不足,部分單位只得壓縮購置標準和數量,導致資產不能滿足需要,經費不能合理地使用。
(5)固定資產管理手段落后。不少高校使用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由于初始設計不合理,功能單一,局限在資產管理部門資產增減時的數據錄入及簡單的統計和查詢。日常大量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還是以傳統手工處理方式為主,高校不少使用單位的固定資產數量都在幾千件以上,資產清查時,需要手工記錄每一件固定資產實物的現狀,再與賬面核實,而且效率極低,可靠性難以保證,不能適應現代化管理工作的需求。
高校首先應組織各級領導學習資產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認識到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對資產管理進行有效的組織領導;其次高校應建立 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管用結合,責任到人 的管理體制。成立由主管校長負責的資產管理領導小組,解決固定資產管理中重大決策和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問題,資產領導小組應組織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使用部門,對不同類別的固定資產,分別制定相應的資產管理目標和要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資產管理部門會同財務部門,對全校固定資產進行綜合管理與監督;資產使用部門按固定資產的類別和存放地點,把資產管理細則層層落實到具體科室和個人。通過明確固定資產的各級領導及各使用保管人員的責任,增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主動意識,形成良好的資產管理環境。
當然,錢塘縣不大,平日里或許也碰過面,眼神躲閃著遲疑著,害羞和期盼都有那么一點兒??駸岚V迷,其實也短暫地出現過。你大概想不到,糙男人李公甫,竟然也曾為了見心上人一面而在大雨里苦等。
高校固定資產配置,包含資產的計劃、審批、論證、預算管理、采購、驗收、入庫等多個環節,需要多部門配合協作,通過細化相關工作流程,以保證資源配置合理性。
(1)提交購置計劃。使用部門要事先向資產管理部門提出購置固定資產的計劃報告,說明購置固定資產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資計劃、資金來源。
(2)調研初審。資產管理部門對現有資產存量進行調研,收集掌握各使用部門資產購置、利用、人員編制、資源配套、管理水平等現狀,整合暫時不用或利用率不高的閑置固定資產,建立閑置固定資產信息平臺,對使用部門申請購買的固定資產,按先調配劃撥,再購置的原則,在閑置資產信息庫中進行確認,在此基礎上對購置計劃書進行審批。
(3)預算審批及支付。財務部門要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使用部門的預算及資產信息報告,對購置資產合理性進行再次論證,在論證通過的基礎上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并按預算執行進度辦理相關支付手續。
(4)采購驗收環節。采購部門在配置資產環節時,應充分了解掌握各供應商情況,采取比質比價的辦法確定供應商,重大采購項目按招標方式確定供貨商,同時與供應商簽訂購買合同,資產購入時采購部門要會同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單位人員、對照合同對購買固定資產進行驗收。
(5)登記入賬。固定資產驗收合格后,各部門應及時做好入賬記錄。財務部門按照規定確認固定資產建造成本;資產管理部門開具固定資產分配通知單,并登記管理臺賬;使用部門資產管理人員建立按類別設置的二級固定資產明細,詳細記錄資產的信息。
固定資產價值一般較大,日常規范管理關系到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高校固定資產使用階段包含領用登記、宣傳培訓和制度建設、盤點規范幾個主要環節的精細化。
(1)領用登記。使用部門按資產的類別和存放地點,將資產保管責任具體落實到使用人和保管人,同時辦理資產的領用手續,資產管理人員按類別和存放地點以及責任人員,建立固定資產三級明細賬。
(2)宣傳培訓和制度建設。資產管理部門要按照固定資產管理目標,制訂并逐步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細則,讓資產管理的全過程都有章可循。同時要進行資產管理的政策法規制度細則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校人員對資產管理的自覺主動意識。
(3)規范盤點工作。盤點工作是資產使用管理中的必要環節,管理部門至少每年組織一次盤點,并對盤點工作人員的組成,盤點清單記錄的內容、差異的處理、抽查工作人員職責、盤點結果的處理做出詳細的規定,確保盤點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以保證資產盤點信息的有效性。
固定資產處置是指使用部門對已喪失使用價值、長期閑置和低效運轉的國有資產進行的注銷或轉移資產使用權的一種行為。高校固定資產的主要處置方式有報廢、報損、出售、出借、調撥等,通過細化處置時的工作程序,可以避免和減少資產流失。
(1)報廢、報損流程。使用部門提出報廢或報損申請,并填寫設備編號、資產名稱、型號規格、臺件數、資產原值、購置日期等。資產管理部門應組織專家對申報的資產進行技術鑒定,對還能在教學、科研中正常使用的,有修理價值的儀器設備,要做到物盡其用。除此之外確實符合使用期滿、資產嚴重損壞,沒有維修價值、或因技術落后、已淘汰的固定資產,按規定程序審批后,由負責處置的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報廢清理。
(2)出售、出借流程。使用部門應將閑置的固定資產書面告知資產管理部門,由資產管理部門按照國家相關文件規定,提出處理意見。對出售的固定資產,由資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注明出售處理原因,出售金額,報校級資產領導小組審批,申請批準后,由專門人員負責出售。對出租、出借固定資產,資產管理部門要會同財會部門,按相關規定報批后辦理,必須簽訂合同協議,對固定資產出租、出借期間所發生的維護保養、稅負責任、租金、歸還期限等相關事項予以約定。財務部門按資產管理部門的處理核準單,核銷資產賬目,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在固定資產賬上注明出售、出借日期,在臺賬上做固定資產減少或出借記錄。
(3)內部調撥。調出部門應填制固定資產內部調撥單,明確固定資產調撥時間、調撥地點、編號、名稱、規格、型號等,先由調出部門主管簽字,再由調入部門主管簽字,確認后交資產管理部門,及時辦理調撥手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將固定資產轉移登記情況書面通知財務部門,財務部門做資產調整賬目。
高校應學習和借鑒兄弟院校先進的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經驗,運用條碼識讀、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數字照相、數據傳輸等現代化技術,對目前落后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改造,建立綜合的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覆蓋從固定資產購置申請到報廢處理整個過程,包括申報、審批、預算、采購、招標、驗收、入庫、報修、調撥、報廢以及經費使用等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依靠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固定資產按精細化管理規范。進行統一的流程化管理,整合各部門的管理數據,實現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滿足不同部門的需要,隨時了解固定資產經費預算的撥付情況,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置等情況,動態掌握固定資產的真實使用狀況,有效地對固定資產進行統籌調控。通過信息化平臺和現代化技術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為學校高層管理者提供準確的決策參考,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效果。
為了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必須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辦法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監督機制是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使高校資產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應建立由國資處、審計處、紀委、使用部門有關人員成立的檢查組,對照崗位職責,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的要求,監督、檢查各部門固定資產的具體使用和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按照檢查結果進行的獎懲,對丟失、損毀行為給予責任人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以使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真正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隨著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許多方面都將面臨著轉變。在新形勢下,高校要改變固定資產管理的頑疾,必須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抓住管理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同時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相關部門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密切配合、完善管理體制,規范管理流程,明確管理責任,以科學化信息化的資產管理平臺為手段,按照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對資產全過程實施精細化管理,并建立相關監督機制,保證資產管理工作的執行效果,讓固定資產在高校的教學科研生活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鄧小軍,杜永宏.強化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措施的思考(上) 基于武漢大學等十一所高校的調研報告.會計之友,2011(16).
2.鐘運桂.試析高校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策略.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6).
3.李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探討.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1).
4.王玉香.公立高校固定資產全程精細化管理.會計之友,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