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重香
(連云港贛榆區青口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江蘇·連云港 22212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速,我國農村經濟日月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目標。為了完成目標,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我們需要考慮到農村會計信息化的工作問題,建立具有信息化特色的農村會計系統,提高農村會計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減少管理漏洞,才能真正提高農村經濟的有效性。相比于過去的手工核算方式,農村會計信息化建設對于未來的農村發展來說是其必然的方向。目前我國的農村會計信息化已經初具規模,但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如在經濟不發達的貧困山村,在會計信息化方面還存在著設備不足,業務能力弱的情況。甚至有些地區還沒有解決網絡基礎設備的投入問題,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也亟待提升,這些都滿足不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影響了整體農村會計信息化的進程。
目前來說,由于在農村會計崗位的工作人員在財務會計處理方面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強,沒有經過專業的知識培訓,甚至只是老帶新,師傅帶徒弟一般地培訓出來的。在會計信息化方面,只會生搬硬套,不知道如何靈活運用。而在農村會計信息化的應用程度方面,只會基礎性的記賬與算賬,報賬方面只會按現有的模板復制。對于會計相關的理念不懂不了解的現狀,讓農村會計信息化無法及時對農村財務經營情況,會計信息變動做出及時的反饋。可以說,如果出現的新的業務需求,農村會計人員是不知道如何進行的,必須由上級部門再派人手把手教導才能進行。如此一來,要想利用農村會計信息化來幫助村集體管理資產的目標根本不可能達成。甚至有些地方的會計操作人員根本不會電算化操作,如果電腦一出現問題,就直接重啟,系統緩沖就機械性刷新,反而造成死機,會計信息保存失敗,會計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操作技術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經營成果,經營成本進行信息采集,信息分析的過程就是農村會計信息化。考慮到我國的經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全國各地的農村在選用計算機等硬件設施時,都會以自身的經濟情況出發。甚至有些地區依然沒有采購電腦,沒有經濟實力落實農村會計信息化建設。而有些山區地處偏遠,對于電腦維護與耗材采購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會計信息化基本上流于形式。再加上很多地區對于農村會計信息化認識不足,只是配合上級部門的要求進行。這也就發揮不出來財務信息及時上報,信息處理反饋及時傳達到村信息的會計信息化管理作用。這也就造成了現階段會計信息無法實時傳達,上級與村民之間存在著很長時間差的現狀。
農村會計信息化中,沒有硬件就無法談及管理,而在硬件之上,會計軟件就是其工作的核心。目前來說,農村會計信息化的軟件適用性不強,管理模塊不完善,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農村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與落實。由于農村會計信息化管理軟件單一,所以農村在會計信息化的落實中阻力重重,甚至有人認為會計信息化可有可無。這是由于當下的市場一般性財務軟件基本上都能滿足農村會計信息化的要求,所以都是利用市場上的企業財務軟件版本修改后進行運用。但由于軟件本身是為企業財務管理設置的,在經營核算方面與農村的實際情況不符,實用性弱,模板不完善,需要的管理模塊特別少,不需要的卻非常多。此時再讓操作能力低下的農村會計信息崗位人員操作時,難度更高,抵觸情緒更強。甚至反而拖慢了農村會計工作效率。另外,國家目前也沒有對農村財務核算軟件這一塊有所規定,也沒有專門性的研發團隊根據農村實際會計需求進行專項研發。這也就造成了當下我國農村會計信息化中使用的財務軟件混亂,沒有標準。如有一部分是由政府統一采購定置,很多都是軟件銷售人員上門推銷而使用的,甚至有些地區直接在市場上買盜版軟件。這些實用性不強的軟件,不僅無法實現財務資料信息的統一分析分享,甚至會導致與上級部門的會計處理系統不兼容。對于那些不正規渠道得到的軟件來說,售后與維護操作根本不存在,進一步加劇了農村會計信息化的弱化。
要想做好農村會計信息化建設,就要從會計信息化人才上入手。在農村會計崗位上,需要的是懂信息技術的人才,需要的是懂農業經濟的人才,需要的是懂財務管理的人才。基于此,第一要對各基層的村報賬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民主程序選拔出來的村報賬員進行技能培訓與考核,通過考核與測評后,再向農村會計代理服務機構報批備案。備案合格后的人才應定崗使用,不得隨意免除。當然,如果此人員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就必須及時更換。第二是對農村會計代理機構的人員進行有效的聘用管理。由于這個崗位對于會計業務能力要求高,所以必須要求其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農村財務管理經濟。一般來說,相比于農村會計機構人員,農村的會計代理機構負責人的要求更高。必須要有助理會計師以上的專業資質才可擔任。當然如果其從事了本職業三年以上也可以選用。第三就是對當下的農村會計信息化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分為崗前培訓與后期繼續教育。培訓的名單應包括各村報賬員,村員理財小組成員與代理會計和資金會計等人,以培養出一個會計電算化的專業團隊,做好整體會計信息水平的提升工作。
對于不同的農村地區來說,其經濟發展情況直接影響著其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情況。所以,不同經濟特點的農村地區應根據其自身的會計信息管理要求來購買與使用計算機硬件與網絡設施。以需定購,科學合理地達到最佳的性價比,避免資源閑置的同時,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當然,在農村財務管理方面,其會計項目應以農村當下的主體經濟為主,根據農村的意愿進行設計,以提高農村現代化發展為核心進行管理。在合理的范圍區間內選擇高性能的網絡服務器,重視硬件與軟件系統方面的售后與維護服務質量,要求系統具有安全性與兼容性,以此提高農村會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就目前來說,我國的農村財務管理軟件的操作不適應農村財務管理的需要。國家應根據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主流水平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范圍進行軟件開發。在開發應用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集體經濟的資金,財政預算撥款數額,以提高軟件的適用性。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集預算管理、財務核算與管理、上級撥款、收益分配、財務審批等功能模塊一體化的財務管理軟件。
我國農村會計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認知的缺乏、基層設施跟不上、管理軟件的不配套等,這需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以早日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推動農村會計信息化建設,促使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1]楊曉蓉.王文生.姜麗華.關于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農業網絡信息,2012,(8).
[2]李習文,張玉梅.信息化發展與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 —關于寧夏新農村信息化建設經驗的思考[J].情報資料工作,2013,(5).
[3]關玉榮.關于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