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林
(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 404000)
現階段部分高校領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比較淡薄,“重現金輕財物,重購置輕管理”現象普遍存在,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忽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而大多數員工認為關于管理、內控等都是領導考慮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不愿參與其中,或者被動地參與。
目前,固定資產按管理職能實行歸口管理,財務部門負責核算,資產部門負責實物管理,各系部、處室、院所使用,貌似各個部門都在管,但實際上,落實不了責任,導致權責不清,誰管不了,也沒法管。在固定資產購置、轉移、處置等環節部門間信息溝通不暢,容易導致賬務、管理、使用相互脫節,造成重復購置、賬賬不符、賬實不符。
在固定資產管理上缺乏系統觀念,預算偏離實際,對固定資產購置、維修等缺乏科學論證;核算不夠準確,對于同一批次購買的固定資產,常常簡單化以批量記賬,管理上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固定資產基礎工作不規范,缺乏風險意識,沒有建立相應的風險評估機制。
缺乏完善的固定資產內控監督評價指標體系,內部審計部門工作缺乏獨立性,對各業務環節中的缺陷沒有及時監督修正,致使對固定資產的監督管理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效果缺乏專業的評價體系。
1.高校領導要轉變觀念,明確自身職責
高校的領導要真正認識到實施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不僅是單純的監督控制,更是對整個學校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綜合提升;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明確自身職責,加強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建議的領導,建立固定資產管理的內控責任制,要全員參與,明確各方責任,分工到人,做到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
2.高校領導還要認識到資產管理人員素質對固定資產管理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需要一支責任心強,素質高的隊伍,這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還要進行理論學習,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向兄弟院校學習,對員工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訓,提升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促進資產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1.加強固定資產歸口管理
高校資產管理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資產管理責任,加強與資產歸口部門的聯系,明確資產使用和保管責任,落實使用人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各系部、處室、院所等使用部門負責固定資產實物保全管理,財務部門負責固定資產價值管理。
2.推進固定資產分級管理
學校資產管理部門為一級資產管理責任單位,負責管理全校資產。各處室、系部為二級資產管理責任單位,若有需要,還可以細分三級、四級資產管理責任單位。每一級資產管理責任單位對上一級資產管理責任單位負責。學校資產管理部門將資產落實到各處室、系部,各處室、系部的負責人就是資產管理的責任人,要明確資產具體使用和保管責任人,并落實資產使用人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層層細化。每一級資產管理責任單位要建立詳細的資產臺賬,加強資產實物管理求,定期清查盤點資產,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3.建立資產信息管理系統
做好資產的統計、報告、分析工作,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充分利用固定資產管理軟件系統,與各系部、部門密切配合,構建學校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及時更新資產變動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實現固定資產整個生命周期的動態管理。
1.樹立系統的管理觀念,從整體上把握固定資產管理
高校資產管理從縱向分析是對高校資產生命周期的動態管理過程。涉及到固定資產資產預算、請購、購置、驗收、使用、轉移、處置等各個方面的管理。從橫向分析是固定資產的分類管理,涉及到資產的多樣性、復雜性,選擇最適合的方法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特別要重視價值高,容易移動的固定資產的管理。
2.建立科學的預算體系,使預算更加貼近實際
單一的預算方法或者單一指標衡量已不適應高校較為復雜的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工作,因此要建立多指標、多維度的預算體系,以上一年度各項指標為基礎,結合學校發展,綜合考慮各部門信息,如學生人數、專業設置、科研項目等因數,對固定資產購置、維修等進行科學論證。
3.建立規范的核算體系,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資產管理制度
新購固定資產要根據分類登記資產管理系統和財務賬,對于同一批次購買的固定資產,若分開后就不能發揮其功能,以一批或者一套記賬,反之分別計入固定資產,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都需要登記明細臺賬,逐一貼標,以便在以后的盤點工作中逐項核對。如資產標號為TY2013000015的一套多媒體設備,包括臺式電腦、投影機、音箱、中控等9項內容,那就需打印9張標簽,分別手工在 TY2013000015標號后添置明細碼-1、-2、-3……同時在資產明細臺賬中登記。這樣既方便宏觀上的管理,又可從微觀上把握固定資產的構成。在固定資產入賬時間上,要嚴格遵循固定資產實際交付使用的時點作為入賬時間。在實際操作中,商家以實際結賬金額出票,往往出現票面金額小于合同金額的現象。財務部門以票面金額入賬,資產管理部門以合同金額資產的整體價值入賬,這樣與財務對賬就會出現一個缺口。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一般應在每年9、10月份進行清理,催促商家補齊發票金額,以便年終財務和資產的對賬工作。
4.建立資產管理風險評估機制
分析固定資產管理各環節的風險點,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強化對配置、使用和處置等關鍵環節的管控。配置環節,重在購置資產必要性的管控;使用環節,重在資產的安全性、效益性的管控;處置環節,重在將資產處置的論證和監管。總之,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嵌入固定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有重點的管控。
1.完善固定資產監督體系,杜絕固定資產流失
要堅持定期盤點制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各部門、系部資產管理員對資產使用人實施監督,學校資產管理部門對各部門、系部資產管理實施監督,學校內審機構對學校資產管理部門及整個資產管理流程進行監督。同時,要將監督時點前移,實施事前、事中監督,對高風險環節特別予以關注。這樣更能體現內部控制的管理職能,更有利于管理缺陷的及時修正。
2.構建固定資產評價體系,高效利用固定資產
遵循效益性原則,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進行考察,設立指標,如資產完好率、資產損失率、時間利用率等,盡量量化指標體系,用客觀數字衡量,建立固定資產使用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評價指標體系,并把該體系指標作為學校對部門、系部固定資產預算的重要依據。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專業設置,對購置大額固定資產要進行可行性論證,對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或者閑置資產較多的部門,實行資產調劑,并減少預算經費,真正做到把錢用在最急需的地方,提高整個學校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1]趙善慶.高校內部控制的系統治理[1].求實,2013,(2).
[2]吳海英.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內控缺陷及對策研究[J].新經濟,2014,(5).
[3]黃顯官,裴華.強化高校固定資產審計促進綜合效益提升[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6).
[4]袁燕.高校內部控制制度框架[J].財經界,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