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是目前國內疾控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改革時代大潮中疾控領域的自然反應和延續。較之于疾控機構而言,其考核方式形態、特征等存在著特殊性,該種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影響程度。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內疾控機構績效考核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上述影響也逐漸凸顯出來,不僅就考核自身,而且也從各方面對疾控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任何一種形式的改革類似,該種改革也存在著一些瑕疵與不足。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能夠正確認知改革,對其影響進行客觀的評價,成為疾病控制工作的重大和難點。 根據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求,國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應當強化績效考核和管控,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加強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管理問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涉及到的目標數以及參數等非常的多,比如傳染病控制達標情況、跨部門指標、指令性認為完成情況以及傳染病監測完成率和預案體系完整率等指標。此外,還存在著和考核機制、具體工作沒有有效掛鉤等問題,在此過程中,不僅導致個別績效考核指標與具體情況不相宜,而且還未將各項指標考評作為疾控機構職責落實的目標。
疾病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的根本宗旨和目標是促進疾病控制工作的全面開展,提高疾控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在實施過程中,因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績效考核目標難以有效實現。
在績效考核、評價過程中,若用唯一的標準衡量,就會顯失公平。對于部分單位而言,其績效考核計分相對比較復雜一些,而且工作實績通過自評、復核等方式無法客觀反映出來,以致于評價、反饋等難以正常進行。同時,還存在著考核程序太過繁瑣等問題,比如一些單位考核時所設的項目繁多,而且指標之間存在著重疊問題,基本信息跨部門、跨行業。
在國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過程中,應當堅持基本的原則,比如全員參與性、公開公平性、客觀考核性以及依法實施和突出重點等,同時還要對其進行適度的優化和調整。上述基本原則,應當始終貫徹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全過程之中,各原則之間并非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對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而言,其所提供的服務類型繁多,而且所涉及的對象、形式等,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加之多部門之間需加強協作,因此在工作績效考核過程中需堅持基本的原則,以確保考核秩序。
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單位績效評價反饋機制,加強對考核各項結果的評估,對考核的各項指標進行橫向或者縱向的比較,對疾病預防控制考核工作的推進與完善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疾控中心建立健全考核反饋機制,對考核工作的進程、考核工作的突出部分、考核工作的進步之處以及考核工作的不足之處進行及時的總結,并對考核的結果進行及時的公布,可以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改革與完善形成非常重要的激勵作用。繁雜的考核標準和考核的程序不但不利于節約疾控考核的成本,也不利于提高疾控考核工作的效率。因此,要優化疾控工作考核的體系,簡化考核的標準和程序,以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標準。另外,適當增加標準的多樣性也非常關鍵,避免因為考核標準的過度量化和過度精確而影響考核工作的靈活性和公正性。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各環節,都存在互補性、排他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實施過程中,應當通過科學的實施程序來設定,從根本上保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能夠得到有效執行。當前國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執行過程中,從準備、實施以及反饋三個階段分步驟進行落實。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準備過程中,主要是確定考核方案、績效考核組織,同時還要收集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績效考核實施的主要環節有數據填報、質量管控以及驗證核實等內容;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反饋過程中,需對其綜合評價,持續改進和優化工作內容。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執行過程中,應當制定有效的制度實現規范化管理,以確保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的執行程序能夠發揮其最大作用。
關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一般省級每三年一次,市縣級每兩年一次,同時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安排績效考核。這樣可以從制度上、組織上保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的順利實施。同時,還應當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實施過程中,引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評價方法,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履行職能等全面客觀的反映。健全和完善考核管理系統,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績效考核評價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績效考核報告;提供即時服務、查詢功能,并確定指標平均數以及中位數等,為績效考核實施提供支撐。
從本質上來講,疾控機構績效考核應當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考核架構體系,在研究過程中不能將考核對象只是局限于疾控系統內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前國內疾病控制機構績效考核涉及的影響、部門以及意義等,基本上已經超出了疾病控制系統范疇。然而,在疾控機構績效考核未成為統一行為條件下,其仍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基于此,作為社會性非常強的一項工作,僅憑疾控機構是難以完成任務的,疾病控制工作應當積極爭取衛生部門、政府部門的支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疾控機構績效水平如何,最具發言權的是與疾控工作利益相關的廣大社會群體、公眾,而非疾病控制機構自身或者相關主管部門。與此同時,社會大眾的滿意度、以及服務對象調查等內容,也是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和指標,只有在具體落實工作中積極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舊的思想觀念,強化與利益群體之間互動,才能有效地解決資料可靠性、全面性等方面的問題,增強考核的準確性、客觀性。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是一個系統化、長期的工程,需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同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又是一個不斷完善、更新的動態過程,需各級政府部門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的組織安排績效考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國內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快速發展。
[1]王健龍,匡永軍,蔣媛,彭杰輝.在創新中推進縣級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J].實用預防醫學,2011,(6).
[2]李程躍,許駿,孫梅,于明珠等.研發我國疾病預防控制績效考核信息平臺[J].中國衛生資源,2012,(15).
[3]陳穎.淺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管理[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1,(4).
[4]劉艷慧,許信紅,陳思宇.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績效考核工作情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2,(12).
[5]李慶志.關于疾病預防控制單位績效考核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2).
[6]陳穎.淺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管理[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