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蘭
(甘肅農業大學計劃財務處 甘肅·蘭州 730070)
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辦學資金籌資渠道日趨多元化以及貸款規模的不斷增大,高校面臨各種各樣財務風險,高校應高度重視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財務風險,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研究和控制,構建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從而有效保證高校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高校財務風險是指高校作為非營利的組織機構,在其運營過程中,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高校財務治理結構以及自身非營利性等方面影響,高校在財務資金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債務到期不能償還,甚至不能償還到期利息;無法及時結算工程款影響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學生相關經費不能及時或無法收回等各個方面的風險。高校的財務風險具有不同于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性,具體如下。
我國高等教育過去以培育社會精英人才為主,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其目標雖逐漸調整為提高國民素質教育,但針對整個社會高等教育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基礎設施的改善、科研經費及人員的投入等無法接受市場的監督和評價,因而高校運營質量的下降短期內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引起高校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帶來的財務風險具有高度的隱蔽性。
由于高校的大部分財務活動不以營利作為其管理的目標,因而不能像企業一樣用營利能力各項指標對長期、短期償債能力進行精確評價,只能采用反映財務支付能力的指標進行輔助評價,尤其對于受多方面不確定因素影響的長期償債能力,其財務評價困難更大,只能采取近似評價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評價。
高等教育對國家、社會、家庭以及個人的影響非常大,高校一旦陷入財務危機,產生的后果與企業財務風險相比具有更強的不良影響及破壞性。高校財務危機最直接的影響是高等教育質量的下降。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的下降不僅導致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影響國家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不利于我國人才戰略的實施及改革和綜合實力的提高。
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從財務活動的環節分析其形成的機制,主要包括由高校籌資和投資活動引發的財務風險、資金回收的財務風險以及由高校管理活動引發的管理類財務風險。
籌資風險是指高校在財務籌資環節存在的不能及時籌集資金、無法償還債務的風險。銀行貸款是高校一個重要的資金籌集渠道。如果銀行貸款到期無力償還,學校不僅由于高額的本金、利息負擔引發財務危機,更重要的是由于信用等級的降低影響高校將來的融資,給高校的再融資造成困難,籌資能力大大降低,這會給高校帶來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高校的投資活動風險主要包括基本建設項目投資風險、運營資產投資風險以及校辦產業投資的風險。基本建設項目投資風險主要指高校在基本建設項目立項時,由于缺乏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及論證,使得一些項目資金使用效益較低,造成資金的重大浪費。運營投資風險主要是高校對后勤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由于后勤業務情況復雜,社會化改革還不徹底,其經營模式、財務管理關系、服務水平等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便給高校財務管理增加了風險。校辦產業風險是由于校辦產業經營風險使高校承擔的相關連帶責任風險。
高校資金收入的來源主要包括政府投入、學生學費、社會捐贈等。在這三個收入來源中,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撥款遠遠不能滿足高校快速發展的要求,學生對學費的拖欠現象普遍存在,社會捐贈在時間和金額具有不確定性,這些都影響高校的資金周轉能力,造成高校資金回收風險。
管理類風險主要是指因學校財務管理方面的缺陷,如財務管理制度、監督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嚴謹等原因,造成學校出現投資失誤、管理失控、挪用貪污等可能情況,給高校發展帶來隱患,增加了財務風險。
“一體兩翼”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將風險管理理論作為整個體系的理論基礎,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貫穿高校整個運營過程,全方位構建適合高校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達到對高校財務風險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該體系以高校風險管理為基礎,以現代大學制度下的組織控制、財務全面預算及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制度控制和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控制為主體,風險分析處理機制與預警分析控制機制作為該體系的兩個輔助機制,共同作用,使該體系的組織、制度和文化控制更好的應用。該體系各組成部分形成一個嚴密體系,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從而實現對高校財務風險及時、有效的控制。
構建現代大學制度下的財務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關鍵是要實現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責任制,董事會作為現代大學的委托人,加強校外相關人員對學校治理的影響,主要由政府相關部門代表(教育部門、財政部門等主管部門)、校黨委書記、教授代表、社會工商界代表等組成。以“精簡高效、權力下放”作為學校內部治理的基本原則,以校長、財務管理委員會、財務處、二級財務管理部門的直線職能結構作為學校內部治理的基本流程。戰略及風險管理委員會對財務管理委員會的行為行使指導和監控職能,其下設的發展規劃處針對學校情況規劃各重大項目并對相應的財務行為行使監控職能。審計委員會協調組織學校風險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委員會工作行駛監督職能,下設的審計部主要是對財務處行使審計職能。
財務全面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主要目標是要實現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心前移,將財務工作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與事后考核結合起來,使學校資源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首先要在學校全體部門樹立“先算后用、算好再用”、“突出重點、講究效益”、“全員參與、共同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其次要建立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重點負責高校預算的編制和審定,并有效協調和監督預算的執行等;最后還需完善預算編制的程序方法,保證學校預算工作的實時性和有效性。
高校全面風險管理的整合型內部審計模式,以現代大學制度財務管理組織體系為基礎,開展持續的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審計委員會和戰略及風險管理委員會重點關注高校重大的財務戰略風險,組織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進行,監督指導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內部審計部門具體實施學校各項財務管理活動的審計工作,保證全面風險管理執行的有效性;其他職能部門須配合風險管理部門進行全面風險管理。
校園文化作為一個學校教風、學風以及工作作風和整體素質的集中體現,對廣大師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及價值觀念等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構建完整的高校風險管理活動文化體系應從精神、制度、行為、物質四個層面上共同建設。精神層面處于風險管理校園文化體系的最深層,作為靈魂和核心,是高校對風險的管理和防范中形成的,是風險管理物質、行為與制度三層面的總結與升華。校園精神文化的指導和調整作用,以高校制度層面的完善和有效性作為保障,通過對高校制度的嚴格執行,學校全體成員逐漸規范自身的各項行為,在長期的過程中,逐漸創造出相應的物質產品即物質文化。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和分析處理機制是高校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風險預警機制是高校財務風險管理部門通過對高校運行過程中相關經濟業務進行研究分析,對存在的將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提前向決策部門提出警報的一項財務管理活動,是為了防止高校偏離正常軌道而建立的報警系統。財務風險分析處理機制從對風險控制的組織、處理及責任機制三個方面來運行。嚴密的組織機制可以保障財務風險的監測和識別;有效的處理機制可以及時的控制和處理識別的財務風險;相對應的責任機制通過明確各方面的責任,責任與權力相統一,從而保證財務風險分析處理機制有效運行。
高校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可以保障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一體兩翼”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將風險管理的思想貫穿于學校運營過程始終,各組成部分共同作用,相互協調、制約,形成一個嚴密、有效的控制體系,希望能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1]唐伍.淺談高校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經濟師,2013,(1).
[2]汪小華,李托.高校財務風險的成因及控制[J].商業經濟,2014,(22).
[3]肖妍.高校財務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與完善[J].企業管理與改革,2014,(12).
[4]黃建新,樓燕芬,慕興宏.關于構建高校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經濟師,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