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昆明藝術職業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法探討
李海燕
(昆明藝術職業學院)
大學英語課程標準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新的任務和要求,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情景教學作為近年來大學英語課堂逐步興起的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興趣和學習能力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談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情景教學的優越性,并就如何通過教師、學生兩方面提升情景教學的教學質量提出一些看法和見解。
大學英語教學;情景教學法;有效應用
大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到大學英語的任務是:“經過三個學期的英語學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在各種環境下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為提升就業競爭力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作為近幾年剛引入我國的英語情景教學方法,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認知能力和外語學習規律,在課堂中引入情景教學內容,為大學生創設外語對話情景,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觀察認識、感知體驗,讓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感到親切、有趣,萌發自主去學習、探究、交流、應用的愿望,為提高學生的外語素質發揮較大的作用。
情景教學不同于傳統英語教學中只注重灌輸的教育模式,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
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看得到、摸得著”,通過充分感受外語場景,調動他們自身的各個感官進行外語知識的吸收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這樣做,猶如在學生和外語之間構建一座橋梁,讓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把課文內容和情景先連接起來,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認知和記憶。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興趣
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是語法和記憶的生硬組合,它本身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通過為學生創設豐富、生動、形象的情景,讓他們從真正意義上熱情地參與到情景互動會話中,從而鼓勵他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將母語思維轉變成英語語言思維。
3.有利于刺激學生的情感,從而活躍課堂氛圍
筆者認為,在教學上“沒有感情上的變化,就沒有認識上的變化”。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從心里接納教師,進而對英語這門學科認識更深入。
1.學校要為情景教學的開展提供平臺
情景教學現在已經成為大學外語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大學生外語素養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情景教學法的教授已經逐漸引起學校的重視,形成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各個學校可以積極地與周邊學校開展情景教學的交流活動,廣泛運用于周邊教學資源。
大學領導應該對情景教學的教師和科研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對大學英語課程標準關于活躍課堂的要求始終能夠予以持續關注。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將情景教學的課堂效果納入教師考核指標,從而形成長效化機制;(2)在教學資源投入上予以支持,為學校的情景教學課堂建設提供相應的物質保證;(3)提供情景教學科研平臺,在校內開展教師情景教學論文評選工作,搜集教師的情景教學教育敘事、教學反思等文章,廣泛開展經驗交流和研討活動,把情景教學教研活動落到實處。
2.教師要充分發揮情景教學課堂引導者的作用
處于求知欲望強烈階段的大學生,對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的知識本身存在排斥,如果仍要進行簡單粗暴的灌輸,會讓學生對英語教學更加畏難乃至于逆反厭惡。所以,情景教學可以依托故事,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英語教學專家認為:“通過結合課本知識點進行故事情景講述,讓學生在故事的各個情景中消化知識難點。”例如,教師在教授某些日常英語口語時,可以將自己身邊確實發生的故事,用簡潔的英語表述出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故事情景中,進行互動會話,鼓勵他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將母語思維轉變成英語語言思維。因為學生很熟悉這些故事,所以有意愿也感興趣想通過用英語來表述,課堂氛圍活躍的同時,學生也就記住了相關的英語知識點。
作為師者,“傳道授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學生“解惑”,即是解決學習之“惑”,讓他們在未知的未來都有一顆勇敢而睿智的心,無懼艱難險阻,無謂泥濘荊棘。如果教師對學生懷著冷漠的心,只知抱怨與責罰,那么永遠也不可能教好學生,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和反感。所以,每個教師首先要培養一顆關愛學生的心,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為基礎,走進學生,也讓學生走進來。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有自己的看法與主張,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們既要學會尊重,還要做好引導,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掘他們的潛質,不吝惜贊揚與鼓勵,以自己的人格感召來引導他們想學、愿學的熱情,在具有情感溫度的情景中讓學生更加愿意學習。
大學生英語教學在課堂上還有許多方式方法,需要我們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多觀察、多體會,必然能夠總結出更多、更完善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斷促進大學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1]王景和.英語教學名家談[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陳莎莎.談淺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3]祝輝.情境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