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吉林省通榆縣第一中學校)
·編輯 馬燕萍
高效課堂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也是語文學科價值得以最大化展示的保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進而,在為高考打好基礎的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進行概述。
在應試教育思想和高考的壓力下,語文教學的目標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基本知識灌輸,老師一味地課堂授課,學生按部就班地接受知識,課堂學習氛圍枯燥乏味,這也導致學生就像是考試的機器一樣存在于課堂當中。學生自身所具備的探究能動性以及學習的主動性不能被很好地激發出來。所以,在課程改革下,我們要認真學習,并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加強學生同老師之間的友好互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在自主的、活躍的課堂中找到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方法是影響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展現語文學科價值、鍛煉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方面。老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反思再創新,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要充分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以“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為例,在教學《故都的秋》時,為了能夠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也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文本中作者描述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2)文本中為什么兩次提到“南國的秋”?(3)文本中表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并引導學生在互相討論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進而也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各個方面的轉變工作,一定要切實落實課改理念,充分展現語文學科的魅力,老師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小主人這一角色,適時地對學生學習進行指導,使得學生都能自主地、心甘情愿地進行學習,在和諧的氛圍下更好地完成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進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最終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
李志強.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