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渝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鋼琴集體課教學是專業教師針對一個班級講課,這種教學模式適用于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學內容的不斷重復,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學校所擁有的資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從而降低了培養人才的成本。
過去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主要由基本技術練習、練習曲、樂曲構成,而對于技能薄弱的學生教師會進行組織教學,而鋼琴集體課這種教學模式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嚴格組織好整個班級的學生,安排和控制好鋼琴演奏水平,并要將應演奏的曲目、難點和課堂內容熟記于心。長此以往,不但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師的組織能力、專業素質也能得到充分提升。
鋼琴集體課改變了過去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開始由學生作為整堂課的主體,使學生可以充分聆聽其他同學的演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鋼琴彈奏能力、音樂辨別能力、集體合作能力等,鋼琴集體課還為學生提供了許多過去教學課堂上沒有的齊奏、連彈以及伴奏等各種各樣的音樂學習形式。
在實際鋼琴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利用有計劃、有重點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理論進行詳細講解,并將有難點的樂曲給學生示范,務必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主要目標,從而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貫穿起來。鋼琴集體課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無論是課堂氛圍還是學習效率都有很大的改變,當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里就會逐漸克服面對教師的緊張心理,找回自信心,從而更快地讓自己融入鋼琴的學習中,所以鋼琴集體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還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進行鋼琴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鋼琴彈奏的基礎知識作為重點,這樣可以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多關注學生對于鋼琴彈奏的基本技能的練習,并加強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的練習。鋼琴集體課使教師可以將知識進行統一分析和講解,在節省時間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鋼琴彈奏坐姿或者身體與鋼琴之間應保持的距離的講解時,可以統一訓練學生,這樣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在鋼琴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不能因為過于注重學生在鋼琴彈奏的專業性,而減少基本知識的訓練機會。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的是擁有高素質的教育工作者,除此之外,在鋼琴課程中手型的訓練也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統一訓練,鋼琴課中手型的訓練也是基礎課中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姿勢。
現在的教學模式是由學生占據主導地位,所以在鋼琴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打開自己的心靈,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可以協調好師生關系,使教學成效事半功倍。所以,師生之間的信任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擁有積極的心態,還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記憶等產生有利影響。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問題法或者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進行鋼琴彈奏,并經常與學生一起探討鋼琴樂曲包含的意義,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想象。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但應具備基礎音樂理論知識,還應擁有一定的實際演奏經驗以及伴奏的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擁有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演奏相結合的能力,才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細致的指導,以幫助學生提高應變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具備正確的道德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全部的熱情投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以及培養高素質人才中去,學會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此外,教師還可將教學與德育進行良好融合,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也教育學生學會團結,從而共同進步。
在鋼琴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及時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首先,針對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要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其次,教師要按照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來選擇彈奏曲目的難度,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可以選擇難度稍高的曲目,而對于基礎較弱、無法消化學習內容的學生則要幫助他們找到問題所在并及時改正。再次,由于鋼琴集體課是學生統一進行學習,所以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針對大部分學生在彈奏過程中出現的共同問題,教師要及時找到解決方案,讓所有學生可以共同進步。也許因為學生的水平不一致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但是作為一名教師來說,必須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并學會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總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利用鋼琴集體課這種教學模式不但符合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之一,同時還是提高鋼琴學習效率的保證。作為音樂教師來說,應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分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要創造出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方式,為社會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1]牛冬陽.鋼琴集體課教學芻議[J].河南教學學院學報,2003(03).
[2]何艷,初益辰.論高職音樂教育中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