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蘭
(延邊大學師范學院)
高等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擔負著重要使命。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該校的授課態度、授課質量、授課秩序和進修、校風的優劣。而且,高校學籍管理工作作為關心了解學生在校表現和各種基本情況的主要渠道,是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原則性的管理工作。伴隨擴招和專業數目的增添,也使得學籍管理工作愈來愈龐大、繁瑣,導致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劇增。但是無論高校怎樣發展變化,學籍管理工作容不得半點疏忽。
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是執行國家教育部門頒發的相關文件的管理工作。它包含著本科生從入學到畢業所有的個人和學習信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社會表現都有著詳細的記載,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對高校以后的學籍管理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隨著完全學分制以及彈性學分制的普及,高校學籍制度將嚴格規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求,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樹立良好的學風,同時作為一項必須實施的管理工作,學籍管理工作的強制性和原則性將會為學生指明明確的學習方向,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我國高校的學籍辦理工作是指按照國度對本科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請求,擬定相關規章制度,并采納科學的方式,對獲得入學資歷的本科生從入學注冊、成績考核與記錄,升、留(降)級、轉系(專業)與轉學,輟學、復學、退學、嘉獎與處罰,畢(結)業與畢(結)業資格審查等方面的管理。學籍工作主要內容有:對新生進行資格審查,符合錄取條件者給予學籍,其次是在學生選定專業后,根據不同專業培養要求,按課程考核情況給予相應的學分,再者就是對學生學業年限期間學習所取得的所有成績(公共課成績、專業課成績,國家對英語和計算機水平測試的成績以及課外培養學分等)以及在校期間的所有綜合表現進行審定該學生是否有資格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書。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籍管理工作一直貫穿始終,尤其是每學期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成績預警,通過這種方式會刺激學生的學習,檢測高校的教學效果,及時發現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高等學校學籍管理工作具有“大眾化”特點,未根據現代教育的要求進行更新,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接受教育需求,未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籍管理比較單一死板,不利于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問題如下:
我國高校學籍管理針對本科生的轉學、轉專業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和明確的界定。符合高校轉學、轉專業政策要求的學生會被批準去新的學校和專業繼續學習。但是,在實行了新的學分制后,有些學生缺乏對轉專業給他本人今后學習和畢業所帶來的影響和困擾的了解。因為各校教學要求不同,各專業對學分要求也不盡相同,會出現對學生在沒有發生學籍變動之前所取得的學分認定上的問題。很多學生在辦理轉學和換專業時都幾乎忘記了這個問題,直到畢業臨近時才發現,但那時已為時已晚,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還有可能使學生無法畢業。因此,在學生進行學籍變動的時候,就必須核查清楚新學校和新專業對學分的要求,及時完成新的教學要求,絕對不能因為學籍的異動影響正常的畢業。而由于學籍管理工作的相關管理人員疏忽,沒有做到及時通知學生或及時與學生溝通,提醒學生,而致使產生一些問題。
目前,我國眾多高校都是按學年制安排課程學習,按照班級上課,按專業的特色和教室的數量進行排課,本科生在規定年限完成學業方可畢(結)業。大量事實證明,雖然這種安排有利于部分學生,也符合學校師資力量的組合,但是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具有知識結構相通性,缺乏創新和個性,不利于有特殊才能的學生的個性和專長發展,畢業生大多數都不符合社會對多層次人才的需求。目前畢業生就業難、失業多,而眾多企業對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卻一直在增加,明顯看出學年制學籍管理制度也是造成就業壓力的一個原因。高校在認真執行彈性學分制的力度和規模上,有待于提高。實行彈性學分制會帶來一系列繁瑣的學籍手續辦理的麻煩,但是按照傳統的學年制學分進行管理,更造成了新學分制與舊的學年制學籍管理相互矛盾的問題。
很多學籍管理人員面對大量的學生學籍資料的收集、整合、分類分析工作,感到很麻煩、很頭疼,出錯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很多高校引進了微機化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了學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可是有一些高校根本沒有真正實行網上辦公或者因為管理人員技術能力低下,沒有辦法掌握計算機技術,所以學籍管理工作很多還是靠手工完成,工作效率依舊低下,質量得不到保證。又由于學年制與彈性學分制或完全學分制存在矛盾,也給學籍管理工作帶來了大量問題及難度。因此學籍管理需要提高服務意識,完善職能,提高效率。
學籍管理人員要提醒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對其所轉專業的培養方案及要求有所了解。根據所轉專業調整學習計劃。學籍管理人員按照學籍變更的環境,建立一套學籍異動的檔案,對本科生轉學、轉專業先后的成績和學分進行清晰的統計,仔細核對本科生各科成績和現實表現。統計出可認定的學分和不能認定的學分,及時告知學生,以免造成學生因為學分問題而無法正常畢業的情況。
對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允許輔修其他專業課程,成績合格者發放畢業證書。對超前修滿學分的學生在學生申請的情況下準許提前畢業。對因為身體條件或者存在家庭問題的學生,允許休學,待條件好轉后復學。對特長生,鼓勵他發揮自身長處,尋求創新發展。根據彈性學分制,要求認真做好管理工作,按彈性學分制和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做好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因地制宜,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采用本部門內部培訓與送出去外部培訓等多種方式對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招聘相關專業的人員開展工作,同時,作為教學管理一線的學籍工作人員,還要加強服務意識,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服務于學生,做好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做好高校的學籍管理工作。而在學籍管理手段上,一定要進一步完善科學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強高校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努力實現現代化辦公環境,保證工作質量。
高校的學籍管理工作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還事關高校教學質量及整體的發展。在以后的學籍管理工作中,作為一名學籍管理人員就必須做到動態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采用靈活性和原則性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真實施改革舊的學籍管理方式,創建科學化、人性化的學籍管理制度,以社會培養更多的具有專業知識及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1]王嘵兵.關于我校學籍管理的現狀與未來[J].邵通師專學報,1999(3):61-64.
[2]李棟,常思亮,陳卓.湖南高校學籍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5(5):21-23.
[3]岳新,畢玉建,王申廣.嚴格高校學籍管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5).
[4]余碧春.對高校學籍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
[5]鄭立.談推進全面學分制的學籍管理制度創新的原則[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