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平
(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
隨著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今的社會需要的是既懂理論,又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而中職則需要響應時代的要求,大力培養“雙能”人才。“示例演練”教學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教師示范在先,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模仿,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方法不但增強了中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正確的教學理論是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原有知識和認知的基礎上,學生必須是學習的主角,具有主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示例演練”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中運用示例演練方法,為學生搭設認知的平臺,學生通過切身的觀察學習,以及自主探索、溝通交流等多種途徑,掌握科學技術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強調的是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探索。學生通過這樣的培養,能夠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示例演練”教學改變了原來的單一教學模式,活躍了中職課堂的教學氣氛,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示例演練”教學,強調學習順序以及學生在各個環節中的思考探索。其基本順序一般為:明確任務—自主思考—自主小結—溝通交流—鞏固練習—課堂總結。明確任務必須在先,學生只有在明確任務的前提下,才能夠更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了思考的過程,學生能更加透徹地理解教師的示例演練。
“示例演練”注重教學情境的預設,以增加學生的思考和參與度。中職教學目標不僅僅要完成教學目標,更需要考慮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示例演練”教學方法的設計很重要。教師需要創設有利于學生思考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有興趣思考,同時在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譬如,教師可以創設比賽型情境、游戲型情境,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更易自主學習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科書,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現、知識的發散,感受知識的強大魅力。譬如,在學習三角函數“誘導公式”時,教師可以避開直接從公式開始,以某一個例題或者案例開端,一步一步推導出“誘導公式”,讓學生體驗“誘導公式”的由來,充分感受發現和創造的樂趣,增強學習體驗。
根據上文提出的“示例演練”教學環節,在教師在每一個環節中需要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比較容易獲取知識和技能的精髓。
(1)明確任務。教師在備課之際,需要創設情境,此觀點上文已經提及。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之前,要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在不知不覺之中,便成了學習的主角。
(2)自主思考。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會積極主動思考解決辦法,不管能不能解決問題或者完成操作要求,均有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以及對學習的理解。如果學生能另辟蹊徑提出獨特的方法,后續的學習效果更好。
(3)自主小結。通過前面的思考和觀察,學生能夠明白案例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對難點和重點的自主小結,學生可以梳理案例的基本流程,初步完成操作任務。
(4)溝通交流。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疑問,可以在這個環節進行大討論。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問題,加以引導和歸納,特別是某些有獨特見解的思路,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必要時加以拓展和發散,舉行全班大討論,往往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學生的某些片面觀點以及錯誤觀點,需要給予糾正,但需要注意方式。
(5)鞏固學習。知識或技能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需要及時的總結和鞏固。鞏固的過程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深度,還能幫助教師把握學生的掌握程度,根據這些信息調整教學節奏和思路,從而獲取較好的課堂效果。
(6)課堂總結。在課堂結束之際的課堂總結往往能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學習時,一般都缺乏對知識的系統性領悟。教師在課堂總結時,可以系統性地、綜合性地給予總結,讓學生把知識連成串、結成網,幫助學生對知識間的內部聯系達到更深的理解。
“示例演練”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認知出發,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觀察、思考,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動腦,還需要動手實際操作,在自主思考和學習的同時,將新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框架之中。這種學習方法以學生為主角,利用特殊的情境去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領導者和組織者,需要有效引導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和技能。“示例演練”教學方法使課堂的教學由單一被動變成多向主動,中職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和技能,而且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1]于連艷.初中數學教改實驗:“示例演練”教學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2(1):101.
[2]劉國超.讓學生在示例演練過程中取得成功:談示例演練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