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杰
(吉林省長白山管委會長白山職業教育中心)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規定》文件的頒布,職業教育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關注。 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條件、特色等都不盡相同,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學校的具體情況, 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當中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保證中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普通話的推廣是強化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為語文授課當中的主要教學語言,普通話不同于我國的一些方言,它是以漢語進行傳送的各種電視劇等當中必須用到的規范性語言。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必須從漢語的發音、拼寫等各方面來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口語指的是利用語音來對自己的相關情緒或情感進行表達,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時間影響,很多學生只重視書面表達能力,而在進行口語表達時不合邏輯且難以進行完整的表達, 教師在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訓練時,要遵循講與練相融合、由淺入深等教學方式, 同時可以通過對學生寫作手法的指導使學生在書面語的學習、模仿當中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作為語文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促使中職學生在參與過程當中獲得體驗與感悟。 教師可以在全體學生共同參加的條件下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布置一些小課題研究任務, 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分析與思考, 從而培養起學生自主發現、解決問題的良好素養。通常課外活動包括情景創設、體驗活動、表達交流三個環節,主要內容有課外閱讀、課外寫作、課外聽說、參觀訪問活動以及相關社會調查活動。 良好的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在開闊了學生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技能。
在人類的日常實踐活動當中慢慢形成了應用文, 應用文的出現給人們進行信息傳達、情感交流等提供了合理的工具,同時應用文還具有作為憑證的功能。隨著人們需要處理的事務的日漸繁雜,應用文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教師必須結合職業學生的具體特點,重視起對便條、啟事、書信、總結、說明書等應用文的寫作教學,為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學習奠定良好的應用文寫作基礎。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語文教學當中必須汲取先進、成功的相關教育經驗來發展職業教育的本校特色, 盡量選擇一些符合社會要求同時易于被學生接受的語文教學方法與內容, 從多個方面入手來提高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從而實現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
周國申.淺論增強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實用性[J].文教資料,2012(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