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守前
(江蘇省東海縣平明中學)
布盧姆認為:只要提供最適宜的教學條件、充足的學習時間,大部分學生才能掌握學習技能、完成學習目標、取得良好的成績。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數學教師用較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低投入、高效益就是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自信、數學基礎差;中職數學教學呈現低效教學。
由于初中畢業生人數減少以及中等職業學校的擴招等原因,導致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很多學生不僅缺乏基本的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學習習慣差。
目前,每個中職校都有一定量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但有的教師不會用或懶得用,致使教學手段上仍然采用“填鴨式”,尤其是數學課的教學更缺乏成人特色,缺乏活力。
目前,在中職校微課程使用并不廣泛,微課程資源相對較少,模仿中小學微課程的特征明顯。在微課制作和使用上至少還有兩個誤區。
(1)錯把CAI 課件當作微課
微課程和課件是兩碼事。前者是以教師為中心,把教學內容搬到屏幕上,輔助教師教學的;而后者則是以學生為中心,主要供學生自己學習用的。不少職校教師把微課程做成CAI 課件。
(2)錯把教學視頻切片(某教學片段)當微課
微課本身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設計,它不等于將優秀課程現場數字化,也不等同于課堂過程中的一個片段。在過去,中職學校做了太多的教學視頻錄像,所以不少教師早已形成思維定式,認為制作微課程就是將課堂錄像剪一段而已。
由于采用RS-485的硬件協議,上位機為主機,而單片機作為下位機也就是從機,從機不會主動向主機發送信息,在接收到主機的信息后作出響應,因此從機在空閑狀態時處于接收狀態。
微課教學一方面能使中職教師的課堂教學資源應用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既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個體學習,同時也可促進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還能強化訓練,鞏固提高。制作中職數學微課程時應注意:
教師在設計微課時要從基礎做起,針對個體差異,搞好預設,靈活多樣地給予點撥學習,必要時進行知識鏈接和回顧,幫助學生補齊知識上的空缺。
針對課前、課后制作不同類型的課件。在課前預習用微課,設計問題要新穎有趣,制作視頻要引人入勝,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課后用微課,突出個體,圍繞一條主線展開,簡明扼要地告知學生是什么,不是什么;應該如何做,怎么做是錯的。
微課講解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口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書面語的枯燥乏味;制作要關注小現象、開發小策略、積累小故事,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提高教學有效性。知識準確無誤;無論在文字、語言、圖片上均不能有科學性錯誤,解說也不能有誤導性。
(1)講解口語化。講解時,教師應用口語交流,語調快慢有度,有節奏感,適時看鏡頭,及時與學員進行視覺交流。
(2)時長不超5 分鐘。原因有三方面:年輕人喜歡速度快,高效率;學生的學習時間有限,課程多,如果微課時間過長,會導致他們學不完相關的微課內容;5 分鐘足夠講透徹一個微知識點,講多了太泛,不利于自學。
(4)多次播放巧重復,做到授業解惑。
中職學生大多無法在課堂上掌握全部的知識技能。而微課教學能實現一對一的教學和重復播放,將課堂上沒有掌握全部知識技能,讓學生自主地反復播放微課,可以重復地看、聽、做,直到弄懂為止,真正起到“解惑”“鞏固”的作用。
制作中職數學微課程不只是把數學教材有聲化,它首先應該記錄數學教師個體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其次是記錄教師對學情的認知,設計提煉的教育策略、教學方法以及與學生的情感活動過程。
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結合本校學生的基礎、教材重點、學習難點、升學考點,找出制作視頻的素材。初學者可從易錯點開始。
設計要強調創意和生動性,選擇典型例題或試題,選擇適合的表達方法編寫微教案、制作視頻。
制作主要是對基本素材和教學設計進行再開發,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視頻時長應盡量控制在5 分鐘以內。制作的PPT 要條理清新、圖文并茂、畫質清晰;字體、字號、顏色,微搭配適宜。字數少、要點精、聲音響、節奏強。
微課可比課堂教學新授課提前2~4 天發布,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方式均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在課外進行學習和交流;讓教師能較好地看到學生的自學反饋,實現有效指導,高效學習。
對微課使用效果的反饋: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
誠然,微課制作除了需要教師在平時加強積累外還需要提前一周備課,才可確保按時發布,讓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微課教學是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補充和發展,微課的應用必將豐富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模式和方法,使中職數學教學更有效。
劉廣軍.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性[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