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舍
(集寧師范學院 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引言
媒介融合已經成為當前新聞傳播發展的趨勢,因此高校在進行新聞傳播教育時也要積極適應該趨勢,找到更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高校新聞傳播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求。但是當前我國許多高校新聞傳播教育中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夠及時解決,將不利于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
高校教師在進行新聞教育時應該要有科學的教學觀念,這樣才能夠滿足大學生的新聞學習需求,提升高校新聞傳播教學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媒介融合趨勢加強,高校教師原有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主要表現為:
第一,通識教育較差。在新聞傳播過程中需要新聞人員涉獵比較廣的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達到新聞傳播目標。然而許多大學生由于自身知識面較窄,如果進行新聞傳播將會降低新聞質量,不利于新聞行業的良好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也沒有給予學生通識知識教育的重視度,使得許多學生不注重對平時知識的積累。
第二,專業技能教育較弱。新聞傳播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生掌握全面的通識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把握專業傳播技巧,充分利用新媒介來提高新聞傳播速度,更好地實現新聞價值。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新聞教學教師對新媒體技術不夠了解,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今后實際工作所需知識出入較大,最終不利于新聞教學水平的提升。
高校在進行新聞傳播教育時,由于課程設置安排不科學,對新媒體技術講解不到位,使得高校新聞教學質量不高。雖然一些學校設置了網絡新聞專業以及課程,但是這些專業、課程依然圍繞著單個媒介來進行教學,沒有將不同媒介融合,學科交叉性較小,學生自身又無法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影響到高校今后新聞教學發展。比如在新聞專業必修課程中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等會涉及一些廣播電視知識,卻無法滿足媒體融合趨勢發展要求,再加上各個學科之間知識交叉較少,使得學生難以適應新聞傳播發展趨勢。
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教師需要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政治、經濟、管理、教育、哲學等,實現學生思想上的交融,能夠辨別信息,抓住新聞重點,使其更具有新聞價值和新聞意義。教師還要提高學生對新媒介的認識,掌握與新媒介有關的知識,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媒介提升新聞傳播速度,讓其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將新聞信息及時、準確地展現出來。除此之外,高校還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學資源,進行跨專業合作,讓新聞專業學生能夠學習到其他專業的知識,幫助他們實現知識的交融,讓他們對新聞專業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提高他們對社會新聞行業發展的適應性。尤其是要加強新聞專業與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的交流,讓學生既能夠掌握新聞專業知識,又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傳播新聞,從而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新聞傳播需要利用一定的媒介,如果采用單一新聞媒介,其新聞傳播效應有限,不利于新聞傳播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將媒介融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技術從而增強新聞傳播效率。因此高校在進行新聞傳播教育時也要順應媒介融合趨勢,制定出更加科學的課程體系,增強學生的專業水平,從而為社會提供優秀的新聞傳播人才。其課程體系在設置時要具有全面性,既能夠涵蓋新聞傳播專業知識,又包含各種媒介知識,實現兩者之間的融合,增強新聞的時效性。
新聞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和知識性較強的專業,高校要保證教師的專業性,拓寬他們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適應媒介融合發展趨勢。高校在進行師資管理時需要做好其培養計劃,整合新聞教師資源,讓教師可以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新聞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身邊資源,幫助學生去分析社會動態和社會問題,指導學生進行新聞編輯和采訪,提升學生的新聞實踐能力,并鼓勵學生運用融合媒介進行傳播報道,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新聞媒介融合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學校也要積極引進資深媒體人,讓他們直接參與新聞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和學習新聞知識,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新聞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1]張曉靜.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傳播教育[J].新聞愛好者,2010,20:73-74.
[2]李倩.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初探[J].科技傳播,2012,22:17-18.
[3]姚江龍.試論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改革[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5:61-63.
[4]宋枕濤.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攝影的多維框架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4,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