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妍
(盤錦市高級中學)
近年來,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人們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學習障礙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曾面對過或正在經歷著“數學難學”的問題。
數學,是貫穿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學科,它在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思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學好數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推動自身全面發展,適應快節奏的生活。但是目前“我國數學教學中長期存在著教學效率低、學生學數學難、學業成績低下、數學學習興趣下降等問題”,因此,數學障礙的研究對高中生甚至是一線教師都有重大的意義。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完善,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越來越多地貫穿到了日常教學中。這種理念,類似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提倡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地、有選擇地接受外來信息,而非單純的“填鴨式”教學。與此同時,布魯納的學習準備觀也強調了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方面的適應性。這些都對研究數學障礙,提出恰當的應對策略具有指導意義。
為了更好地認識數學障礙,我們將其分成兩部分:內因型數學學習障礙;外因型數學學習障礙。
內因型數學學習障礙,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生由于自身在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出現失常而引起的數學學習方面的障礙。經過調查發現,出現這方面問題的學困生大多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差,理解能力跟不上而且缺乏應用技能。而在情感意志方面也時常會出現厭學、焦慮等情緒,甚至對老師有對抗情緒。
外因型數學學習障礙,區別于內因型,它強調由于教學環境、師資水平、教育失誤等原因造成的數學學習方面的障礙。這類學困生一般都處于班風學風不正的環境下,由于環境中對數學抵觸情緒的蔓延導致大部分學生“望數學而生畏”,從而喪失不斷進取、攻克難題的斗志,最終導致數學差的現象。
建構觀旨在把學習者作為認知主體,教師從中起引導促進的作用。根據其適應性的原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采取實踐性的教學方法。利用教輔工具、多媒體等設施幫助學生理解,增加趣味性。例如,在講授概率與統計時,可以利用卡片進行隨機抽取并統計結果,從而把抽象的概率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傳達給學生。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查顯示,大部分學困生都曾表現出對數學課或對數學老師的厭惡感。這也就強調,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興趣所在。教師教學不應該只是單純地講知識,應注意教授的方法與難易程度,引導學生逐步去感受學習數學的興趣點,克服不良的學習態度。
作為學校、家庭兩方,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困生擺脫數學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個積極的、健康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相互之間形成良性競爭,進而不斷地提升自己。尤其是教師方面,應發揮其管理者的作用,打造氣氛活躍的數學課堂。
綜合來看,數學學習障礙的形成是學校、家庭、學生自身多重作用的結果,不斷地探索合適的策略幫助學生走出數學學習障礙是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各方面多重配合,探索創新才能最終實現學生輕松學數學,輕松出成績的目標。
李娜.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低的歸因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