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偉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其基于互聯網與智能移動終端完成了對傳統課堂的變革,翻轉課堂課程開展的始點就是學情調查,開展優秀高效學情調查需要從學情問卷層次、學情問卷設計、學情調查分析三個方面精心設計,方能做出精致的學情調查分析。
百度百科定義“學情分析”:指學生在階段性身心成長規律、學習中所呈現特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的現狀以及基于現狀的應對策略。基于翻轉課堂的學情分析是課程開發時的首要環節,迫切而必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突出以學生為本、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根據鄰近發展區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分析學生學法、興趣、能力結構、差異性,以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分層導學、分層測評,努力實現翻轉課堂的異步教學。以上將以學情調查為基礎。
翻轉課堂課程資源具有可重現和后續優化的特點,需基于三個層次進行學情調查。
原始學情調查即基于學生未接觸過化學教材之前時的學情調查,主要是化學涉及的概念知曉率、學法知曉率、信息來源渠道、學習預期、能力結構等。此學情問卷在八年級下和九年級下的假期用智能移動終端的線上完成。
初學學情調查即學生初讀教材后進行的學情調查,主要是對教材文本中陌生知識點、難于理解的句段、概念,閱讀后所產生的困惑進行學情問卷。完成問卷時間同前,區別在于自主閱讀教材后分課題進行。
反思學情調查,即學生完成九年級學習后的暑期再次通讀教材,對教材、教法、重難點突破、思維方法、學法等提出實施意見與建議。完成問卷時間為九年級暑期。
以上三種層次的學情問卷均基于互聯網和智能移動終端展開在線上完成,同時用專業問卷平臺問卷星進行自主統計分析,以便于后期分析處理。
科學的問卷基于科學的問卷設計,問題設計中可采用封閉式、半開放式、開放式三種問題結構而設計,組合使用,方能生成科學的學情數據。
學情數據分析應運用教育理論輔助分析得出專業分析報告,再將其呈現于課程資源開發之中指導設計與后續優化。
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