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西凱
(河北省清河縣孫洼中心校區)
著名學者秋風認為:語文課本需要回歸古典。被人們遺忘多年的國學,又一次走進了校園,也給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國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詩經》《論語》等這些古代典籍,不僅讓學生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對他們的文化學習和品行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國學教育呢?個人總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希望對廣大語文教師有所裨益。
語文課本是國學的載體之一,語文課堂是開展國學教育的重要陣地。古詩詞、文言文等國學優美篇章不僅蘊含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字里行間都透露著中華文化的文化氣息。小學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啟蒙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國學教育進行啟蒙,傳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寓教于樂、寓教于吟誦,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熱愛。
從《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讓學生明白珍惜時間的道理;從《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讓學生懂得愛國情操……在聲情并茂的經典學習中,讓學生懂得謙卑,懂得為人處世。語文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養成誦經讀典的習慣。在學習國學方面,很多前輩學者都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比如錢鐘書,5歲時錢鐘書的父親錢基博先生就開始教育錢鐘書學習國學經典,9歲時,錢鐘書已在放學后跟父親學古文。在父親的嚴厲要求下,錢鐘書的國學功底很好,考清華是就是因為國學功底好被破格錄取,最終成為一代國學大師。
散文大師朱自清先生曾說過:“我可還主張中學生應該誦讀相當分量的文言文。”即使是在今天,國學經典蘊含的“仁、義、禮、智、信”,仍然是可以傳授給下一代的經典,可以培養學生品行,開闊他們的視野,初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
語文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大責任,在國學教育方面不可等閑視之。語文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國學教育氛圍。
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墻壁摘抄故事、在黑板報上寫經典名句、課前活動背古詩等等,在教室中懸掛國學經典格言,張貼學生的國學書法作品、國畫作品等,使教室更具文化韻味,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對古典文學的興趣,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另外,還可以采取書法比賽、成語游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滲透經典國學的元素,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走近國學、了解國學、學習國學。
同時,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學習國學,積極為學生講解國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古詩文是中華古典文化的結晶,是美文中的美文,經典中的經典。如,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放一些古典音樂,并輔以古山水畫背景,讓學生在逼真的環境中學習知識,陶冶性情。學生會很容易記住這些古詩文,這種學習方式對小學生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有著重要的作用。
鑒于這一認識,語文教師還可以在古詩教學中采取課內拓展閱讀與課外拓展閱讀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古詩園”,讓教學更加充滿情趣。
另外,家校攜手也可營造國學教育的濃厚氛圍。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書法”主題家長會、國學經典體驗教育活動等,讓家長參與其中,宣傳國學的學習重要性,讓家長參與到營造國學教育濃厚氛圍中來。
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講”的層次,更重要的在于要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和發展,讓學生深刻體會并逐漸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進而實現語文教學在思想上的教育目標。語文教師可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教育活動,可以借助傳統節日這一平臺來弘揚國學。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本身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良好機會,節日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民族節日”開展中華傳統節日教育系列活動。我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關于這些節日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教育學生從善的經典范例。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等等,這些古詩詞不僅韻律優美,也飽含著中秋回家探望家人、重陽慰問老人等傳統“孝”的要義。在學生唱、說、學的過程中領會感悟,達成教育。
另外,還可以舉行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學學習活動,一是可以經常舉辦“讀、講、寫、畫”國學經典主題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國學的魅力,接受國學教育;二是舉行國學學習主題班會系列活動。如,圍繞“愛國、守法、理想、感恩”等主題對學生進行國學滲透教育,讓學生養成“學國學、愛國學”的良好習慣;三是組織學生深入社區開展弘揚民族傳統的宣傳活動。學生會還通過組織文化沙龍、學習報告會、背誦接龍、背誦古詩文比賽、古代文人故事會、國學演講比賽等活動找尋、體驗國學的精髓。
這些活動的開展會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國學的積極性,身體力行,讓他們從國學學習的淺階段進入深階段,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給學生的國學經典學習注入活力和動力。
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教學實踐中和學生互動、交流信息,在交流的過程發現國學學習的有效方法,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提升傳統文化素養,并最終促進國學教育水平的提高。
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努力的工作。只要每位語文老師努力探索,一定能讓國學教育在語文課堂中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