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堯
(廣東省興寧市司城中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能夠確保課堂效率實現最大化,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好課改下的轉變工作,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選擇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以促使學生在教師構建的輕松而高效的課堂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導入環節作為課堂授課的開端,該環節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直接影響著高效課堂能否順利實現。因此,教師要將多樣化的導入方式應用到化學課堂,以促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走進化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制取氧氣》時,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首先進行了“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實驗,直觀、形象的實驗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輕松地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我引導學生思考:(1)集氣瓶中的氣體是什么?(2)為什么帶火星的木條能夠復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進而為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基礎保障工作。
眾所周知,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學方法都是簡單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嚴重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以及學生全面的發展。因此,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確保化學價值得以最大化實現。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為了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沉悶氣氛,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本節課的時候,我選擇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接著,我引導每個小組借助“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鋁絲、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試管夾、試管架、試管、酒精燈”等實驗藥品和器材,自主設計對比實驗,同時,鼓勵學生試著寫出常見的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以及硫酸銅溶液等的反應方程式,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實驗中掌握基本的金屬性質,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又如,我們可以在習題講評的過程中采取“小老師制度”,目的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在講解中鞏固知識,掌握知識,同時,也為高效化學課堂的實現做好鋪墊工作。如,在講解“有一包白色固體粉末可能由 NH4Cl、Na2CO3、BaCl2、Cu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確定其組成,小東做了以下實驗:
(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缽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沒有聞到氨味;
(2)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適量的水中,出現白色渾濁,靜置后,上層清液無色;
(3)小心倒掉上層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
由以上實驗可推斷:①這包白色固體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②寫出(2)中出現白色渾濁的化學方程式。
在講解該題目時,我選擇的是小老師制度,首先,選擇一名學生當小老師,將自己的解題思路、解題過程以及該題的考察點等講述給其他學生,這樣不僅能夠幫助該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形式的變換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高效化學課堂的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思是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再思考,也是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進行反思,從學生的學習效率、興趣的調動、學科價值的實現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學方法選擇的是否恰當、導入方式是否合適等方面進行反思。而且,越全面的反思對高效課堂的實現越有利。當然,除了教師的反思之外,學生也需要進行反思,但所要反思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學生反思的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了,未能掌握的地方應該做何計劃,是通過做一些練習進行鞏固,還是向同學或者是教師請教等。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教師構建的輕松的課堂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促使學生在高效的化學課堂中提高能力,并逐步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以期為學生良好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仇傳銀.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