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微
(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旋轉變換是平面到它自身的變換,使原點O 變換到它自身,其他任何點X 變到X′,使得:(1)OX′=OX;(2)∠XOX′=θ(定角),則稱這樣的變換為旋轉變換,O 稱為旋轉中心,旋轉變換后保持圖形不變,但圖形方位可能有變化(與旋轉角度有關)。學習旋轉變換過程中,可以先從中心對稱變換入手學習,中心對稱變換是旋轉變換的特例,可以更直觀地讓學生理解旋轉變換的概念,但是中心對稱變換又不同于軸對稱變換:中心對稱的對稱中心是一點,而軸對稱的對稱中心是一條直線,一個實現圖形的旋轉,一個實現圖形的翻轉,但是兩者的共同點是圖形都不變。在幾何解題中,旋轉的作用是使原有圖形的性質得以保持,但改變其位置,使能組合成新的有利論證的圖形。例如,△ABC 通過中心對稱變換,在同一平面上得到完全相同的△A′B′C′,只不過圖形發生了旋轉,角度是180°,方向有所改變。通過中心對稱變換,我們也可以設定一個角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操作來完成旋轉變換圖形。
翻折變換是平面到自身的變換,若存在一條直線l,使對于平面上的每一點P 及其對應點P′,其連線PP′都被定直線l 垂直平分,則稱這種變換為翻折變換,定直線l 稱為對稱軸。翻折變換有如下性質:
(1)把圖形變為與之全等的圖形。
(2)關于l 對稱的兩點連線被l 垂直平分。
例如:△ABC 通過軸稱變換,在同一平面上得到完全相同的△A′B′C′,只不過圖形發生了翻轉,得到的直線AA′,BB′,CC′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旋轉變換和翻轉變換的異同,可以針對同一個三角形在坐標軸中以y 軸做翻轉變換,以中心點O 做旋轉變換,通過在一個平面中進行比較分析,更能讓學生理解兩者的概念。進而通過將三角形換成其他不規則圖形,學生也知道該怎么變換而不能混淆兩者的概念。如果證題過程中使用翻轉變換,既可保留原有圖形的性質,又使原來分散條件相對集中,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并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思維。
通過下面兩個案例題對平面圖形變換進行分析:
【“軸對稱變換”教學片段】X、Y 分別為△ABC 的AB 邊和AC邊上的兩個定點,在BC 邊上,求作一點Z,使△XYZ 的周長最短。上述問題我們可以用“軸對稱”來解析,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變換的存在,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上面例題的演變,假設牧馬營地在P 處,每天牧馬人要趕著馬群先到草地吃草,再到河邊飲水(草地和河邊在營地的兩側),然后回到營地P 處,設計出牧馬人放牧最短的路線。
這個問題就也可以用“軸對稱”來完成,即“點到直線垂直距離最短”,讓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中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的給出,通過對平面變換的應用,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通過知識聯想,同一個知識點通過不同的方式得到練習與鞏固,并在此基礎上延伸到其他知識點的學習。
通過對平面幾何變換形式的介紹,由知識的延展性到知識的關聯性加強學生對幾何變換的理解,通過引用生活中的實例有助于解決學生對幾何變換理解困難的問題。
林靜.淺談幾何變換在初中平面幾何教學的探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3(04).